俗語說“寒食三月明,閆妍滿棗樹”,意思是清明寒食前後,在陜北,寒食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要捏壹種用面粉做的食物——閆妍。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壹習俗逐漸被許多人遺忘。民俗專家說,閆妍象征著人們對老朋友的懷念,寄托著人們對春天和美好事物的熱愛和向往。
相傳寒食節是因為清明節要禁冷食禁火而產生的。在陜北,寒食節,家家戶戶都要捏壹種用面粉做的食物——燕燕。古代用面粉和棗泥做成,揉成燕子的形狀,用柳枝串起來插在門的上方,用來祭祀和召喚親人的靈魂。現在已經演變成用手工發酵面粉做成的各種人、動物、植物,再用全谷物作為點睛之筆蒸成面食。揉面“面花”需要的工具除了白面和水,還有砧板、碗、堿、刀、錐、剪刀、梳子、竹筷、火柴棍、紅、綠、黃、藍等各種食用色素,以及做眼睛用的麻子小米、紅辣椒、高粱稈等簡單道具。蒸好的“面花”用細繩與大紅棗、高粱稈(切成兩寸)交替串起,掛在門窗上,曬幹後存放。在很多地方,人們也稱之為“臉燕”、“臉花”。陜北最受歡迎的地區是綏德、米脂和子洲、子長、懷寧灣和走馬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