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知道廣東潮州?

誰知道廣東潮州?

【潮州的地理】

潮州是廣東省管轄的壹個城市。位於廣東省東部,漢江中下遊,西距省會廣州380公裏。在東經116 22′~ 117 11′和北緯23 26′~ 24 14′之間。東鄰福建省漳州市,南接汕頭市,西接揭陽市,北接梅州市。東西最大水平距離76.68公裏,南北最大垂直距離79.92公裏,總面積3613.9平方公裏,其中城市建成區15平方公裏。現轄潮安縣、饒平縣、湘橋區、楓溪區。總人口236萬,其中城鎮人口58.75萬。居民絕大多數為漢族,少數民族主要有畬族。境內山峰河流起伏,海拔1000m以上的山峰有9座。北部鳳凰山主峰鳥基是粵東最高峰,海拔1497.8米。東部海域蜿蜒曲折的海岸線長136公裏,與寶島臺灣省隔海相望。千裏之外的漢江,從西北向東南斜流,哺育著兩岸的平原。潮州地處低緯度,靠近南海,屬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長冬短,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65438±0.4℃,極端最高氣溫39.6℃,極端最低氣溫-0.5℃。年平均降雨量為1685.8毫米。

【德市特色】

潮州歷史悠久,山水秀麗,文物古跡眾多,文化底蘊豐厚,文化獨特。它與臺灣省和東南亞有著密切的聯系,也是著名的僑鄉。198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時代,人們就生活在緊密的社區中。從出土的石器、陶器、骨器和人骨化石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古代文明的輝煌。唐太宗參加科舉,潮州有秀才。韓愈的貶謫,鄉村學校的遷址,教師的延伸促學,使得潮州文風興起。宋代的潮州更是繁榮,“壹州二院,其他縣無”。南宋時,潮州主客人口為1.4萬余人,但端平以後,參加科舉的人數實際上是“壹萬余人”。宋朝末年,潮州進士多達1.72人,其中建言二年9人(1.1.28),轟動壹時。明朝有160個秀才,流傳著八俊同榜、兄弟連族、壹個三才的榮耀等故事。明代鄉試多達1088人。在歷代科舉考試中,湧現出了、、姚等人才。潮州古城的文化內涵更加深厚。依河而建的城市略顯狹長,北高南低,東西略傾斜。城北是衙門區,城南是住宅區,城東是商業區,城西是手工業和平民區。整個布局以易為基調,突出“北富東富西”的特點。太平路是壹條貫穿南北的大道,兩旁排列著40多座形態各異的石牌坊。這些建於明清時期的牌樓,就像壹部潮州的文明史,也成為潮州古城壹道獨特的文化景觀。白墻黛瓦、瓷雕木雕的潮州民居也頗有特色。無論是“四馬拖車”、“四分金”這樣的深院大宅,還是“拋獅”、“竹罐”這樣的平民民居,無不展現出深厚的潮州民俗,體現出精致典雅的文化內涵。潮州也有自己的方言、戲劇、音樂、工藝美術,馳名中外的潮州菜,聞名世界的工夫茶。這些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潮州文化,與臺灣省和東南亞有著深刻的影響和聯系。

【潮州歷史,文化名城】

潮州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壹。考古資料證實,潮州至少在5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古代,土著畬族的祖先創造了口頭文學——畬族歌子。

潮州人的祖先屬於古閩越族。秦漢以來,中原漢族後裔南遷潮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南越被平定;設象郡、桂林郡、南海郡,隸屬南海郡,開始有人管版圖。

西漢丁原六年(公元前111),潮屬南海縣揭陽縣。潮州最早的建制始於東晉六年(公元331年),東關郡位於南海郡東部。東晉藝兮九年(公元413年),東關縣設在依安。

這個伊安就是潮州話的前身。依安縣這個名稱已經沿用了260年。

文帝十年(公元590年),全國撤縣設州。依安縣屬於依安縣,遵循國家。2003年,依安縣升格為州.因靠近南海,故名“潮汕”,依安縣屬州治。後人也有詩:“潮洲,海在南方”。

“潮州”這個名字的正式出現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1400年後,基本上壹直用這個名字。

雖然潮州這個名字已經基本固定,但是歷史上潮州的名字發生了壹些變化。

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恢復州縣,潮州壹度改為朝陽縣。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第二次稱潮州。在唐代,潮州的疆域很大,可以說是東有泉州,北有江西,南有大海,西有徽州。

唐朝第二年(公元686年),從潮州到泉州,割出壹部分,設漳州。現在,潮州話可以通漳州,漳州下轄的小蕓、詔安、東山、漳浦、和平等縣市都有潮劇團,表演潮劇。可見兩地的歷史淵源是相通的。

於是,唐朝的潮州壹度與福建福州、江西前州接壤。漢江壹源是汀州長汀,壹源是河源紫金。可想而知,韓愈當時的漢江,完全是在潮州自己的區域內流行的。

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潮陽縣,甘棠元年(公元758年),恢復潮州。

在元代,潮州被稱為潮州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改道,建府制,稱潮州府。崇幀六年是潮州府轄縣最寬的壹年,包括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澄海、普寧、平原、程響、大埔、鎮平***11。

隋唐以後,隨著戰爭、邊防、流放和民族遷徙,大量中原漢人來到南方,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經過幾代宋明,人文逐漸興盛,名人輩出。朝軍被稱為“海濱鄒魯”。

到清末民初,潮州的概念已經基本定型,海內外潮州人對潮州的認識也基本在此基礎上定型。此時潮州共轄九縣:潮安(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惠來縣、普寧縣、澄海縣、饒平縣、豐順縣、大埔縣、汕頭港、南澳島。

這九縣也有汕頭、南澳人,歷史上統稱為潮州人。潮州人稱謂的定義是以上面提到的九縣和汕頭、南澳為依據的。後來豐順和大埔也被排除在外,但近代史上的壹些歷史名人,比如豐順的丁日昌,還是習慣把他當潮人看待。

20世紀初,汕頭港逐漸成為潮汕地區的沿海城鎮,工商業發達,並崛起為連接廣州、香港、上海和海外的新港。

1904年,梅縣松口人張玉南看到這裏發展潛力巨大,於是成立潮汕鐵路有限公司,修建從潮州府所在地到汕頭港的鐵路。

1906年,潮汕線鐵路建成,同時配備“潮汕”號機車車頭,接車。於是有了“潮汕”這個新名詞。

1907年5月22日,丁偉黃岡起義發生,這是孫中山親自領導的推翻清朝封建王朝的武裝起義。這次武裝起義意義重大,但《南洋總報》卻大肆指責孫中山勾結潮汕社會,策動黃岡起義。

“潮汕”這個名字逐漸在報紙上廣為人知。“潮汕”這塊土地逐漸引起了外界的關註。

1921年後,汕頭建立了市政廳,隸屬廣東省政府領導,成為繼潮州市之後粵東的又壹區域亮點。

這個地區叫“潮汕”的說法,是在官方文字中正式公布的。後來,汕頭逐漸成長為粵東新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這樣人們就習慣說潮汕平原,潮汕人之類的話。

到1949,潮州的版圖還是比較大的,包括汕頭市和揭陽市。從轄區來說,還包括梅州和汕尾。

中國解放後的第二次大規模領土調整,產生了“潮州”兩個概念,壹個是廣義的,壹個是狹義的。

廣義的潮州,即歷史上的潮州,包括現在的潮州、汕頭、揭陽。* * *與生活習慣,* *與民俗風情,* *與文化背景,* *與語言環境,* *與價值取向,* * *與潮州人的稱謂。

狹義的潮州是現在的潮州市,是199165438年2月對潮州原副地級市進行升級擴容。潮州作為地級市,現轄潮安縣、饒平縣、湘橋區、楓溪區。湘橋區又稱府城、潮州市。

但是,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對潮州的概念還是傾向於廣義,甚至是廣義的。可見歷史是不斷被封鎖的,不可替代的。

由於潮州已成為潮汕三大地級市之壹,當地人更註重區分潮汕與潮州,如“潮汕話”、“潮汕工夫茶”,而不是稱之為“潮州”。但海外潮人還是喜歡自稱潮州人,海外潮人俱樂部也叫“潮州會”,大概是習慣稱呼的延續。

【潮州民俗文化獨樹壹幟】

潮州民俗文化獨樹壹幟。潮州話、潮劇、潮州音樂、潮州鑼鼓、潮州菜、功夫茶、潮州民俗等。都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蘊含著濃郁的中世紀底蘊,因此潮州被漢學家譽為“中原文化的櫃子”。潮州手藝好極了。潮州古箏是中國六大流派之壹,潮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中粵繡的壹個重要分支,潮州木雕是中國兩大木雕體系之壹。潮州的工藝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細如絲、響如磬”而聞名,因此潮州成為中國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

【潮州景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潮州歷代為縣、郡、州、道、府治,地處粵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漫長的歷史中,長期的對外交流和中西文化的交融,使當地的本土文化與周邊文化、中原文化、海洋文化相互交流、相互滲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任潮文化,形成了地方特色鮮明、結構完整、門類齊全、品位較高的文化景觀。這裏有728處文物古跡、潮州菜、功夫茶、潮州鑼鼓、潮劇等眾多“潮州”品牌,構成了潮州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自古就有“去潮州就是浪費時間”的說法。

潮州有許多文物古跡。全市有文物古跡72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市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是粵東地區的文物聚集地。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包括建於南宋、中國四大古橋之壹的廣濟橋,被譽為世界上第壹座開合式石橋;徐福馬府,中國罕見的宋代建築大宅;開元寺,建於唐代,堪稱粵東佛教活動中心;潮州木雕的代表作黃公廟;以及筆架山宋窯遺址,反映了宋代潮州陶瓷業的繁榮。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中國現存歷史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宋代韓文公廟,全長2.6公裏、建於明代的古城墻,以及與廣州塔、越秀山、鎮海塔齊名的廣濟塔、阿明王朝建築等。此外還有中國建築面積最大的泰國佛寺,還有珍藏珍貴歷史文物的浮動文物研究所。“潮州八景”:鳳凰雨、湘橋春起、鱷魚渡秋風、米色佛燈、龍橋寶塔等景點,如串珠般散落在韓江兩岸,與古城內2.6公裏的古城墻、濱江長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群壹起,構成了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的壯麗景象。

潮州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古城內筆架山、金山、葫蘆山有牌坊保護,漢江繞古城而過,風光旖旎,水光瀲灩。北面的鳳凰山主峰海拔1.497米,是粵東最高峰。是中國烏龍茶之鄉,畬族的發祥地,民族風情濃郁。山上有宋代茶樹之王,高10余米,占地壹畝多。山頂上有壹個古火山口鳳凰天池,占地60余畝。稀有動物蠑螈,俗稱“四足魚”,在池中遊動。西有普桑山腳下豐富的溫泉和礦泉,美林湖附近的稻田裏有形態各異的古海蝕地貌,如山鷹、海狗、蟾蜍、求凰鳥,東有全國最大的近海網箱養殖基地柘林灣數萬只白鷺,還有碧水藍天的金石灣沙灘,都是觀光、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潮州旅遊設施。全市共有旅行社17家,其中國際社4家(境外旅遊團2家),國內社13家。通過國家考試的專職導遊近200人,潮菜廚師1000余人,涉外飯店18家,客房2000余間。汕汾高速公路、324國道和廣美至汕頭鐵路穿境而過,市內旅遊車、出租車和三輪車晝夜穿梭,提供全天候服務,交通便利。網球網、保齡球、高爾夫球等娛樂健身場所壹應俱全,滿足旅客的休閑娛樂需求。

【潮州特產】

鳳凰單叢產於潮安縣鳳凰鎮吳彤山。成品緊實厚重,茶湯金黃明澈,具有獨特的天然花香,口感醇厚,喉底回味甘甜,頗耐沖泡;飲後聞杯,余香留於底,有“繞鼻三日”之勢,堪稱“天、地、人”。

◇嶺頭單層產於潮州市饒平縣北部山區,采用20多年的高山單叢茶制作而成。形狀緊直,香氣獨特,滋味醇厚,“蜜韻重”,甜味濃,湯色金黃透亮。

◇石鼓坪五龍石鼓坪是潮州市潮安縣鳳凰鎮著名的畬族鄉,其烏龍茶最為著名。

蓬萊茶產於潮州市潮安縣赤峰鎮。由綠茶和烏龍茶混合而成的新品種,具有綠湯綠葉、醇香甜味和烏龍茶的自然花香特征。

楓溪陶瓷潮州在新石器時代就開始生產陶瓷;到了兩晉南北朝,逐漸成為瓷器。唐代,古城北郊有瓷窯;北宋時期,古城東郊筆架山出現了“白藥村”。到了明代,海陽縣的夏風逐漸成為新的陶瓷生產基地,饒平縣九村的陶瓷生產也有了壹定的規模。目前,潮州陶瓷的主要產地有楓溪、古鄉、馮唐、富陽瓷區和饒平三饒、信豐等地。

瓷器產品包括日用瓷、衛生瓷、工藝瓷等。潮州陶瓷的裝飾有潮彩、粉彩、釉下彩、貼花、印花、裝飾土等。

潮州陶瓷產品遠銷歐美和亞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瓷塑花和瓷花是最有特色的傳統工藝品,很受歡迎。1978 10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訪問朝鮮時,將壹個1.2米高的豐溪造鏤空“友誼”花瓶作為珍貴禮物送給金日成主席。

楓溪區建設的“南國瓷都展廳”集中了楓溪陶瓷的大部分精品,是楓溪陶瓷傳統藝術的縮影。國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前來參觀,對楓溪陶瓷給予高度評價。

潮繡潮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壹,是粵繡的壹個主要流派。它以構圖均衡、色彩強烈、裝飾豐富而聞名。潮繡有1000多年的歷史。主要品種有絨繡、釘繡、金絨混繡、線繡等。有1000多種針規如墊料、繡花、針跡、針跡等。潮繡表現出來的凸繡,使作品具有浮雕的藝術效果,風格獨特。潮繡題材廣泛。主要圖案有人物、龍鳳、動物、花卉、器皿等。主要產品有掛屏、條幅、屏風、床簾、彩眉、服飾、條幅、寶蓋。

◇刺繡潮繡是傳統潮繡與歐洲刺繡相結合的產物。已有百年歷史,因其工藝精湛、輕盈而被譽為“華南名花”。潮州抽紗的特點是按照壹定的圖案在布料上劃出壹些經緯線,用針線鎖緊抽紗,加上圖案刺繡。潮州抽紗通過400多種巧妙的針法和復雜精致的設計布局,變幻出各種圖案。潮繡的主要品種有毛巾、桌布、繡品、床罩、枕套、靠墊、餐具等。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家,許多產品多次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

金漆木雕潮州木雕萌芽於唐宋時期。潮州金漆木雕是在木雕作品上聚漆貼金,使其具有輝煌的藝術效果。潮州木雕作品風格多樣,有門窗、屏風、櫃子、幾床、橫額、香爐、神龕、燭臺、盒子、人物、花鳥等藝術品,木雕技法有浮雕、沈雕、鋸通雕、通雕、圓雕等。精美的木雕作品經過上漆鍍金後更加奢華。潮州金漆木雕遠銷德國、加拿大、美國、法國、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玉雕明代,潮州有制作玉器的作坊。潮州玉雕以南方碧玉為主要原料,近年來還使用了遼寧的秀玉、河南的都玉、加拿大的碧玉。產品古樸典雅,主要品種有首飾、人物、盆景、爐瓶、茶酒器皿、碗等。潮州玉雕產品深受港澳同胞和東南亞華僑的喜愛,也暢銷國內旅遊市場。

金銀首飾潮州金銀首飾技術始於清末。潮州金銀首飾種類繁多,有手鐲、手鏈、戒指、胸針、項鏈、耳環、繩結、發夾、發卡、吊墜等1000多個品種。除部分幾何圖形外,大部分造型以象征吉祥、和平、友誼為主題,構思獨特,造型新穎,豐富多彩。潮州金銀首飾暢銷歐洲、東南亞、中東、香港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部分在國內旅遊市場銷售。

◇香包香包是潮州特有的傳統工藝品。其制作方法是在緞或布上繡出各種花鳥走獸,用香料包裹。這種香囊外觀精美,氣味芳香。傳統香包有香包、餃子、針包、瓜子、雞肉、天鵝絨、繩結等。,外形美觀,品種多樣。香包主要用於佩戴或作為掛件。

◇麥稈畫潮州麥稈畫是壹種充滿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藝術,其制作方法是用刀將麥稈切片,粘貼成各種畫面。潮州草畫的創作始於20世紀40年代,品種有掛屏、日歷板、書簽、祝福語畫、仿古小圖、仿郵票等,還有立體首飾盒、茶盒、畫框、文房四寶、襯衫等的裝飾。稻草畫利用稻草的反光作用,產生壹種特殊的意境。麥稈畫空間豐富,構圖獨特,生動多彩。

◇竹制品潮州東北部山區盛產竹子,有毛竹、青竹、梅竹、桂竹等,為竹制品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料。潮州產的竹制品不僅有桌椅、飯碗、簸箕、竹籃、扁擔、籃子等家具和家具,還有窗簾、門簾、燈罩、扇子、吊籃、花籃、涼席等日用品和工藝品。潮州竹制品遠銷美國、加拿大、法國、挪威、意大利、德國、芬蘭、荷蘭、瑞典、比利時、日本、東南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茶潮州茶歷史悠久,品種繁多。目前,潮州茶有鳳凰水仙、福建水仙、烏龍、石鼓烏龍、梅展、明華、蘭琪、黃丹、鐵觀音、本山、大洪、金香、肉桂等10多個品種。其中鳳凰水仙是潮州最受歡迎的茶葉。據林業部門統計,全市有茶園85000多畝,中小型初、精制茶加工廠120家。潮州茶以其優良的品質享譽海內外,遠銷歐美和東南亞。這是這個城市重要的出口創匯商品。

鳳凰單叢是潮州著名的優質茶葉品種,以其外形美觀、色澤翠綠、香氣濃郁、滋味甜美而聞名。鳳凰郎菜、石鼓坪烏龍茶和嶺頭白燁單叢茶多次獲得國家和部級質量獎。名優品種有普普白燁、大山黃丹等。

◇水果涼果潮州是南方水果之鄉。時令水果很多,潮州橘子更是有名。各種水果跟隨季節變化陸續上市。春天有枇杷、楊梅、青梅、桃、李;夏天有荔枝、菠蘿、芒果、梨;秋天有桂圓、楊桃、柚子、柿子、番石榴;冬天有橄欖、橘子、橙子和香蕉。四季的水果令人垂涎三尺

全市有22個家庭種植果樹128個品種,其中名優珍稀水果有鸛巢柑、福中精選蕉柑、黔東新坡柑、鼓樓山黑葉荔枝、溪口香蕉、草埔龍眼、鳳來多龍眼、紅柿、紅甜楊桃、綠橄欖、單核黃皮、漁村楊梅、白米桃、紅肉。

各種用潮州水果做的果脯,內容和包裝都很有特色。皮橄欖和糖金桔榮獲優秀產品獎。此外,該市加工的果脯品種有甘草、橄欖、梅子、話梅、五香梅、糖楊桃、芒果、蜜芒果、桃條、桃條、橙餅、橘子、陳皮等50多個品種。

潮州柑橘潮州柑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種,春末夏初開白花,秋季結果,冬季收獲。

潮州柑橘有三個品種:蜜桔、香蕉柑、雪柑。橘子個頭大,朱紅黃色,皮脆凸,最容易剝皮。瓣脂汁富含種子,甜如蜜,有“蜜柑”之譽。香蕉橙的形狀略小,皮較厚較硬,粘在花瓣上。這種橙子比較不容易碰到桶橙,蜜餞橙餅就是用它做的。雪橙有點類似新會橙,汁多,但略酸,適合切吸汁。

潮州柑橘栽培歷史悠久。初唐丁儒在漳州寫的詩裏有“蜜取花中液,橘存樹上”的說法,講的就是潮州橘。潮州橘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明代有記載“潮州橘為第壹品,味甘香,肉肥石小……”。現在,潮州橘不僅在東南亞很有名,而且遠至美國和歐洲,其罐頭產品也銷往世界各地。

【潮州小吃】

潮州小吃起源於民間,是中國點心八大派之壹。潮州小吃以雜為主,葷素搭配,蒸、炒、烤、炸齊全,品種豐富,味道鮮美,用料考究,制作精細,地方風味濃郁。

據不完全統計,潮州小吃有230多種,而我整理出來的只有十幾二十種。主要烹飪方法有煮、煎、烤、烘、拌、燉、炸。就口味而言,酸、甜、鹹、辣,在市區乃至農村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而且價格便宜,符合大眾的消費水平,因此擁有廣泛的消費群體。

【今日潮州】

壹座兼具歷史文化特色和現代氣息的中等城市潮州已經形成。先後被評為廣東省衛生城市、文明城市,正在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市人民正在努力建設壹個文明、繁榮、富強的新潮州。

潮州是廣東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和“雙擁”模範城市。潮州市委市政府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把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發展地方特色文化,廣泛開展各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市精神文明建設呈現多層次、寬領域、整體推進的良好發展態勢,精神文明之花競相開放,碩果累累。

首先,這座城市日新月異。城市建成區從8平方公裏發展到31.4平方公裏,規劃合理,功能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城市環境整潔優美,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4.1%,美化、綠化、凈化、亮化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兼具古城風貌和現代氣息的中等城市框架。

二是科教衛生取得新進展。高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0.2%。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連續四年完成省下達的計劃生育控制目標。廣播電視事業發展迅速,廣播電視覆蓋率達98%以上,各類競技體育活動取得良好成績。

三是公民文明素質提高。自信、誠信務實、團結拼搏、敢為人先的潮州精神成為潮州人的精神動力,公民的城市意識、道德觀念、大局觀念、搶抓機遇觀念蔚然成風。四是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長效機制日臻完善,群防群治網絡建設不斷加強,“嚴打”整治鬥爭成效顯著,社會治安秩序良好。五是經濟發展取得新成就。“九五”期間,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1.7%,工業經濟規模繼續擴大,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湧現出壹批大型工業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