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作家沙拉是哪國人特別的狠心特別的愛

作家沙拉是哪國人特別的狠心特別的愛

妳好,瓦爾拉姆?吉洪諾維奇?沙拉莫夫(1907—1982)生於沃洛格達城的壹個牧師家庭,自幼深受父親進步思想的影響,渴望正義和自由,酷愛讀書。少年時立誌成為民意黨人,為反對專制而鬥爭。11歲那年,災難就走進了這個不幸的人的生活:父親病重,雙目失明、家貧、哥哥夭折,全家只靠母親維持。這壹切都在後來的中篇小說《第四個沃洛格達》中再現。1924年,17歲的沙拉莫夫只身來到莫斯科,為養家他不得不在壹家皮革廠幹了兩年制皮工。1926年他考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 ,壹心打算將來從政。可是,1929年2月他因參加莫斯科大學托洛茨基派的地下活動,宣傳“列寧遺囑”而被捕。

3年後,他回到莫斯科改而從事文學。這期間,他積極參加文學小組和詩歌朗誦會,迷戀勃洛克,崇拜未來派和“列夫”派的作家,並開始寫詩。也就是在此時,他結識了俄國“事實文學”大師C?特列季亞科夫,後者對他後來的“文獻小說”產生了巨大影響。1936年沙拉莫夫發表他的小說《阿烏斯基諾的三次死亡》。可是,次年1月,沙拉莫夫又因參加“托派反革命活動”再次被捕,且被判5年徒刑,從此去了科雷馬集中營,輾轉幾處,被罰苦役。刑期剛滿,又因稱蒲寧是“俄羅斯偉大作家”被判10年徒刑,剝奪公民權利5年。這樣,他在科雷馬集中營度過後15年的苦役生活。

1946年沙拉莫夫在科雷馬有幸結識犯人醫院的醫生A?潘丘霍夫,在他的幫助下去了中心醫院學習醫士課程,結業後在那裏從醫。盡管在醫院沒有任何行動自由,但這裏的生存條件要遠比井下好。俄羅斯文學應當感謝這位好心的醫生,他不但挽救了這位俄羅斯集中營文學的又壹拓荒者,而且還把他送上了文學道路。正是在這裏,沙拉莫夫開始偷偷地寫他的《科雷馬詩抄》。

1953年冬天,沙拉莫夫獲釋回到莫斯科。但妻子與女兒已無法接納他,同時,莫斯科也不能接受他,他只好獨自去了加裏寧州的壹個小鎮住下。次年春天,在那裏他動手寫《故事》和詩集。1956年沙拉莫夫被平反,定居莫斯科,同年,與奧爾加?謝爾蓋耶夫娜?涅克留多娃成家。1957年他擔任《莫斯科》雜誌的記者,開始發表詩歌。壹年後他病重住院,並因殘疾而退休。1961年他的第壹個詩集《火鐮集》問世,其後他繼續創作《故事》、《左岸》、《鐵鏟藝人》。1964年詩集《樹葉的絮語》出版。

1967 年他的詩集《道路與命運》出版,同時開始撰寫自傳中篇《第四個沃洛格達》、《松樹的復活》和《維舍拉的別裁小說》以及《手套》(又名《科雷馬故事之二》)。這時,命運之神又接二連三地打擊他。他雙目漸漸失明,身軀日益行動不便。他再壹次與命運之神抗爭,在孤獨和病重中加緊創作,並先後於1972年和1977年出版最後兩部詩集《莫斯科的雲》和《沸點集》。但長期以來,讓沙拉莫夫最為痛苦的是,他的科雷馬系列故事因“缺乏勞動熱情”以及充滿“抽象的人道主義”而壹直未被允許出版。1978年,英國首次公開出版俄文版《科雷馬故事》,此後這部小說又分別在巴黎和紐約問世。1980年法國授予沙拉莫夫文學“自由獎”,此時,他已住進老年殘疾人醫院,雙目完全失明,沒有任何行動能力。但就是在生命的盡頭,他依然堅持口授創作。1982年1月17日沙拉莫夫終於走完了他那艱難的壹生,永遠安息在莫斯科特羅耶古羅夫斯基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