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源於文字,情源於故鄉。
師界弘老師說:“我的作品大部分素材來自寫生——只有長期在全國各地的山川河流、風景名勝寫生,積累大量的創作素材,才能不斷創作出新的作品。物質的積累是壹種生活和情感的體驗,通過藝術手段升華。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因為藝術本身就是生活的體驗,審美是藝術的體驗,是藝術情感的體驗。這種升華磨煉了我的心靈和筆墨,所以我必須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活,體驗真理,向古人學習,向自然學習,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當我們走過山山水水,領略了人間的各種滋味,我們的作品就會變得立體而生動。
“藝術家的每壹件作品都包含了作者的心血,融入了藝術家的情感。壹個好的藝術家必須有自己的藝術個性和風格。藝術人格大多受到人的生活背景、心理特征、身體素質、個性愛好等先天因素的影響。後天的社會環境,以及生活條件、教育水平、學習訓練、藝術環境的影響,也是藝術家形成自己的藝術個性、創作藝術作品的重要環節。個人藝術風格的形成主要受藝術家自身的思想特點和藝術特征的影響。壹件好的藝術作品包含了藝術家的個人氣度、涵養、學識、情感和優雅。”
師界弘老師的黑白灰水墨畫風格是她獨特藝術風格的標誌,這種風格源於她對家鄉的記憶和她對古宅的獨特感情。她坦言:“我的創作面貌從寫實到寫意,進而衍生出我自己的面貌,這與我長期的寫生和生活經歷密切相關。我的作品反映了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傳達了我對這個社會的責任和擔當,而這些精神內容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創作。我的家鄉是安徽,但我出生在中原。南北方的文化差異和氣候差異對我選擇和探索的繪畫語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記事起,我就對古民居這種奇特的建築非常感興趣,壹直有種特別的感覺。在我的記憶中,那是壹種黑、白、灰的空間。這青磚黑瓦白墻的記憶,仿佛是壹個虛擬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黑、白、灰的。南方經常下雨,大部分時間都是霧蒙蒙的。我的心情也會受到影響,會莫名其妙地感到有點難過。這種悲傷壹直縈繞在我的畫面裏。”
畫中的意義在心中神聖的地方。
藝術素描的積累,藝術個性和藝術風格的養成,為師界弘老師塑造“聖域”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石老師說:“我的寫生足跡遍布香格裏拉、麗江、束河古鎮、鳳凰古鎮、安徽宏村、西遞、婺源、江西等地,描繪秀美山川和麗水,領略異域風情,體驗‘衣不蔽體’的境界。我所到之處,靈魂都受到了洗禮,壹片凈土演變成了伊甸園的藝術理想。每次寫生回來,我都會對自己的筆墨和語言進行提煉,反復完善,通過壹次又壹次的實驗找到自己的感覺。所以這麽多年來,我給自己定位,我的畫壹定要取名為“聖域”,因為無論是山川河流、普通的老房子、寺廟,還是國外的壹些特殊建築,我的心靈都經過了壹次又壹次的洗禮,我的創作都是按照我心中的這些“聖域”來塑造的。”
“我用率真、直白來表現我的內心,在畫面上垂直書寫,讓觀眾感受到大自然對我心靈的洗禮,包括對雪山、草原、建築、寺廟、僧人的理解,用我選擇加工過的藝術語言來詮釋,傳達我對藝術人生的體驗和生命情感。就《聖域》的創作而言,我認為包括三個方面:壹方面,題材的選擇要“純”。幹凈優雅的山水,就像壹瓶經過幾年飄香的好酒,讓人聞了就醉。這個氣味的記憶,是我內心向往的壹個優雅安靜的理想環境。有了這種感覺,民居、別墅、僧人居住的寺廟,或者現代的、外國的建築,都可以成為我創作中的重要元素。”
所謂“環境由心生”,所以我們所有的作品都是以心為基礎的。追求無憂無慮,樂觀無憂無慮的生活,是生活在這樣壹個躁動不安的時代的人的想法。所以《聖域》境界的創造離不開技能的提升,這也是《聖域》創造的第二個方面,也是技能提煉中的神聖。“在水墨畫技法上強調線條的獨立和完美,追求水墨的流暢和飽和度。只有了解“畫受墨影響,墨受筆影響,筆受腕部影響,腕部受心部影響”的影響,山水畫才有壹種平實、開闊、酣暢淋漓的功力。通過繪畫技巧的提煉,表現出清麗雅致、清麗幹凈、清麗流光的‘聖域’景象。”
“第三個方面在於心智培養的取向。心靈的神聖和理想的純潔都是按照神聖領域的邊界創造的。當今社會,如何修煉和錘煉自己的心境,值得我們思考。其中,先有心境,再有情境,再有覺悟。這是壹種遞進關系。還有壹種‘精神境界’,是藝術家個人氣場的體現。人生要創造壹種境界,壹種氣,壹種精神境界。這幾年我壹直在不斷的學習和提高,也壹直在不斷的要求自己,無論做什麽事,都要有決心,要安身立命,要有智慧,要有自己的智慧。”
走出水墨風,探索新變化
“我從事水墨畫這麽多年,壹直在探索自己對水墨畫的把握和駕馭。畫面壹直處於黑白灰的狀態,很多人看到我的畫都很難過,所以希望通過更多的色彩給大家帶來快樂。尤其是看到國外很多色彩斑斕的建築,發現房子上可以出現各種顏色,我開始思考他們的色彩是怎麽處理的這麽漂亮,這麽飽和的。所以我也希望用更多的色彩來豐富我的畫面,讓我的畫面立體生動,讓觀者看到壹種陽光和希望。這種創新的畫面,大部分都處於壹種空、融、包、混的狀態。這種創新讓我突破了以往固有的思維模式中的自我,顛覆了以往的想象空間,也讓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飛躍得更高。在保持風格和個性的前提下,藝術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這幾年,我壹直在思考,試圖發掘能讓我的藝術更瑰麗、更有激情、更有爆發力的原始力量,讓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奔向更廣闊的避難所。作為壹個藝術家,不應該有固定的藝術思維和創作模式。我覺得藝術也應該不斷創新,發現生活中越來越多美好的東西。將素描與傳統繪畫相結合,在環境的創造中尋找新的元素,從而創作出新的作品。所以現在作品的出發點更註重意境的營造、心靈的凈化、情感狀態和美化文化精神的傳達,同時具有時代精神。”這也是師界弘老師求道創新的最好體現。
在意境創造和創新上,老師的畫面除了會加入壹些現代元素,還會營造出畫面外的壹種聲音,而在如畫的民居畫面中卻很少有人出現。石老師解釋說:“我的作品大多有建築、房屋、樹木、橋梁等活物和景物,包括很多對聯和門貼。這些東西足以表達這裏有人生活在這裏,有他們世代生活在這裏的痕跡,而這種痕跡不用畫人也能表現出來。這幅畫就像齊白石先生的壹幅畫,它的意境取自清代詩人查的詩《月上二真君溪行》。兩山之間有山泉流出,水裏有很多小蝌蚪。妳可以透過小蝌蚪想象青蛙的聲音,這就是魏“詩中有畫,詩中有畫”的意境。中國畫需要這種意境,創造這種畫外音,既能增加想象空間,又能豐富畫面的意義。”
壹個優秀的藝術家不僅要從生活中尋求藝術,創作出有生命有靈魂的作品,而且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創作出充滿人文關懷和時代意義的作品。師界弘老師遵循創新之路,塑造了她心中的藝術世界,以獨特的藝術特色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山水畫的深邃意境,同時讓每壹個進入“聖地”的人都受到了靈魂的洗禮。
?▲聖域——多雲轉晴?200cm×200cm 2014年
?▲心靈漫遊空境196cm×98cm
▲土地幹凈不幹凈?200cm×200cm 2015年
▲古鎮馨子136cm×68cm 2015。
▲聖地之夢220cm×200cm紙墨
?▲ 30個彩色的夢,50cm×50cm紙墨2015
▲二十四色夢幻50cm×50cm紙墨2015
▲禪城系列V 130cm×60cm 2015
?▲漢官196cm×98cm 2017年。
▲宇易68cm×150cm 2017年
?▲大玄清音110cm×150cm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