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交響詩與交響曲有何不同

交響詩與交響曲有何不同

交響詩(symphonic poem),壹種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脫胎於19世紀(1850年)的音樂會序曲,強調詩意和哲理的表現。交響詩的形式不拘壹格,常根據奏鳴曲式的原則自由發揮。 交響詩是壹種自由形式的單樂章的標題交響音樂,它的前身是音樂會序曲。交響詩在構思上,或體現壹個哲學思想,或體現壹種詩的意境,或和壹定的文學題材相聯系。交響詩創始於十九世紀中葉,創始者是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 交響詩的名稱為F.李斯特所創,他認為“標題能夠賦予器樂以各種各樣性格上的細微色彩,這種種色彩幾乎就和各種不同的詩歌形式所表現的壹樣”(《柏遼茲和他的哈羅爾德交響曲》),因此他把標題交響音樂和詩聯系起來稱交響詩。其所作十三首交響詩以詩歌、戲劇、繪畫以及歷史事跡等為題材,廣泛采用主題變形的手法,塑造出特定標題內容的藝術形象。 交響曲是器樂體裁的壹種,是管弦樂隊演奏的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奏鳴曲型)套曲。源於意大利歌劇序曲,海頓時定型。基本特點為:第壹樂章快板,采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速度徐緩,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樂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為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又稱"終樂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鳴曲式等。“Symphony”壹詞源於古希臘,原義為“***響”。至中世紀,指兩音諧和地結合,有時亦指某種樂器意大利作曲家G,加布裏埃利首先用之為曲名,稱其聲樂與器樂合演的聖樂曲為《神聖交響曲》(1597)。此後,乃泛指聲樂與器樂合演的樂曲。1607年,A,班基那裏及S.羅西各自出版壹部純器樂的交響曲。1619年,M。普雷托裏烏斯在壹部論述近代曲式的著作中提出:交響曲應為不含任何聲樂聲部的純器樂合奏的作品。從此,交響曲開始擺脫聲樂,轉為器樂的作品,標誌了交響曲的壹個重要轉折。此後,很多器樂作品如:歌劇、清唱劇等的器樂引子、序曲或前奏曲;J.巴赫的3部創意曲和帕蒂塔的開始樂章;J.海頓的某些四重奏等,統稱交響曲。20世紀,I.F.斯特拉文斯基刻意仿古,還寫了《管樂器交響曲》(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