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高峰,而明代是中國飲茶史上的又壹個高峰。紫砂壺始於北宋,盛於明清。北宋時期的詩人梅、歐陽修、蘇東坡等都曾寫過有關茶壺的詩。有關茶壺的最早文獻可以在北宋學者梅的《兩居詩》中找到。梅姚晨《易雲與杜相公謝蔡送茶》:“小石冷泉留初嘗,新紫泥泛春華”。詩中的“新紫泥”被認為是紫砂陶器到達陶器文化殿堂的最早記錄。梅大詩人蘇東坡流亡宜興時,親自設計了壹種帶提梁的紫砂茶壺。沏茶判斷味道,發現自己很安心,說“竹爐松風,水壺招手”,還有“飲茶三絕”。後人將這種樣式的吊梁壺命名為“東坡壺”,壹直沿用至今。
到了元代,紫砂壺的燒制技術發展到壹定程度,開始在紫砂壺上刻字。在元代,茶壺是用來泡茶的。
直到明代,紫砂壺才真正興盛起來,尤其是在宜興。紫砂壺也從日常用品進入了工藝美術領域。明代,宜興的紫砂工藝處於鼎盛時期,空前繁榮。明代紫砂壺興盛成熟,名人輩出。萬歷時期,著名的藝術家有韓東、趙亮、常遠和師鵬,被稱為“四大大師”。在“四大家”之後,還有李陽新,他也是萬歷著名的藝術家。他擅長制作小圓壺,古樸多彩,在世界上被稱為“名劇”。史大彬為明代之最,其作品古樸典雅,具有“砂粗、質古、質勻”的特點,標誌著紫砂壺藝術的成熟。
明末清初,壺藝的風格越來越傾向於精致靈動。到了清代,紫砂壺的款式多種多樣,新品種也越來越多。其中有借鑒花果造型和仿古青銅風格的茶壺,也有裝飾有各種粉彩山水和各種紫砂象形的茶壺。由於壺藝精湛,紫砂壺常被宮廷皇室選為貢品,遠銷歐洲、東南亞、南美等地。到了清代,紫砂壺的形制在縮小。
紫砂壺的產地在江蘇宜興,所以也叫宜興紫砂壺。茶壺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泡茶和喝茶的實用器具。紫砂茶壺以其悠久的制作歷史和簡潔精美的藝術造型成為壹種極具收藏和欣賞價值的藝術品。
燒制紫砂壺的原料是泥,分為紫泥、綠泥、紅泥三種。能用來燒制紫砂壺的泥料,壹般深埋在巖層之下,分布在釘泥的泥層之間,泥層厚度從幾十厘米到壹米不等。根據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相關巖相分析,紫砂黃泥屬於高鐵高嶺-應時-雲母型,含鐵量最高為8.83%。紫砂壺是在高氧高溫下燒制的。壹般采用平板煙花觸頭,燒成溫度在1100-1200℃之間,成品紫砂壺吸水率大於2%。
顯微鏡下的茶壺不僅是布滿氣孔的集合體;這些聚集體大多由應時、赤鐵礦和雲母等礦物組成,少數由高嶺石等單壹礦物組成。骨料內部是閉孔,而骨料周圍是開孔。紫砂陶器在燒制過程中,由於這種特殊結構骨料收縮較大,形成壹層斷續的開氣孔。據測試,紫砂陶器的氣孔率在5%左右。紫砂壺的氣孔率介於陶器和瓷器之間。正是因為其獨特的質感,使得紫砂壺非常適合泡茶。紫砂壺沖泡出來的茶色香味俱全,以其精致的藝術造型,使茶味達到了完美的境界。
據《陽仙瓷壺賦?6?1序言記載,紫砂壺的創始人是明代的龔淳,明代有三大制壺名家:史大彬、李重方、徐友泉。他們制作的各種名壺,風格典雅,造型靈活,藝術魅力精湛。清代著名制壺家有、惠、陳洪綬、和邵大亨。當代湧現出壹批制壺大師,如顧景舟,他的仿供春茶壺在國際市場上達到20萬港元。可想而知,真正的供春茶壺價格是天價!20世紀80年代中期,東南亞等地出現了收藏紫砂壺的熱潮。紫砂器皿市場異常火爆,價格壹路飆升。明清名家的作品漲到幾萬甚至幾十萬港幣。受海外市場影響,國內紫砂壺價格壹直比較堅挺,名壺壹般在65,438+0,000-80,000人民幣左右,珍品價格更高。由於名壺紫砂存世量有限,港臺及東南亞商人紛紛來大陸“淘金”。他們已經走遍全國,收集名家的老壺,然後開始訂購當代名家的新壺。紫砂收藏熱傳到內地,也促進了宜興紫砂企業的快速發展。
李申偉,五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