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畸形的愛會壓垮壹個孩子。言語暴力真的能激勵他嗎?

畸形的愛會壓垮壹個孩子。言語暴力真的能激勵他嗎?

王蒙是北京大學的畢業生。他從小就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鄰居眼中的“天才”。他的學習成績壹直是拔尖的。高考理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後赴美讀研究生。前途是光明的。

王蒙似乎在學習的道路上“掛了”。很多人認為父母壹定很優秀,才能教出這麽優秀的孩子。沒想到,王蒙已經12年沒回過家,連父母的聯系方式都在6年前被他黑了,還寫了百萬字的書控訴父母。

父母當年對王蒙做了什麽,讓王蒙如此痛恨?在壹萬字的書中,王蒙回憶了那些年和父母在壹起發生的各種事情。比如他小時候因為不會剝雞蛋,被周圍的同學朋友嘲笑。這件事後來被親戚知道了,親戚們也開始嘲笑王蒙。王蒙覺得很受傷,但此時父母卻說“沒什麽大不了的”;五年級的時候,王蒙的文件夾被同學汙損銷毀。王蒙帶著壹肚子委屈回到了家,但他媽媽只是留下了壹句話:這會讓妳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正是這個詞,像壹把刀,割開了王蒙年輕時脆弱的心靈,留下了永久的後遺癥。他甚至去看了心理咨詢師,但還是沒有得到父母的重視。

壹、什麽是“語言暴力”?

王蒙被教育的方式和大部分家長還在用的壹樣。他用“言語暴力”代替其他形式的暴力,以為自己給了孩子更多的愛,其實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那麽,什麽是“語言暴力”呢?“言語暴力”也是言語暴力,不同於體罰。是以嘲諷、謾罵、鄙視的方式對他人進行言語攻擊,會在壹定程度上傷害人的心理和精神,影響人的生活。

在教育關系中,壹般情況下,父母是“施虐者”,孩子是“受害者”。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用挖苦、嘲笑、謾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想到了“挑釁”的作用。“妳研究了什麽?這麽簡單,妳都做不對。”“說我生了妳有什麽用?”“我不要妳,笨蛋”等等。這些都是父母經常對孩子說的話。這些經常使用“語言暴力”的父母,通常不會意識到這種方式對孩子有多殘忍。這種言語攻擊給孩子帶來的痛苦不亞於肢體暴力。

可能父母說這些話的時候,並沒有想太多。它們只是壹種情緒的表達,或者是壹種激勵的方法。他們希望他們的孩子將來做得更好。也就是說,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壹生的痛苦。

二、父母經常使用“語言暴力”,會給孩子帶來什麽傷害?

1,會讓孩子自卑敏感,性格會發生很大變化。

“語言暴力”聽起來很奇怪,但大多數孩子都遭受過“語言暴力”。比如,當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父母會說“妳每天都學些什麽”,看似隨口壹說,卻永遠回蕩在孩子的腦海裏。

當壹個人受到來自外界的“語言暴力”時,會產生與肉體痛苦非常相似的情感痛苦。這種痛苦是意識感受到的,是大腦產生的壹種感覺。所以父母用言語攻擊孩子,其實和體罰的性質是壹樣的,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是相等的。

經常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會對父母說的話產生壹定程度的恐懼,下意識地把所有的負面標簽都貼在自己身上,會變得脆弱敏感,認為自己是所有人討厭的對象。

除了敏感,經常受到父母“語言暴力”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征就是自卑。每當孩子拿到成績,家長的反應都是:瞎貓抓死耗子;每當孩子受挫時,家長的反應都是:這就是妳的真實水平。久而久之,面對父母的質疑和否定,孩子會逐漸否定和懷疑自己,認為自己沒有成功的能力,沒有面對困難的信心,沒有面對所有人的勇氣。

2.會傷害孩子的心理,導致抑郁。

前段時間在壹本書上看過壹個小故事。故事的大致內容是:壹位父親帶著兒子來到院子裏。父親指著壹面墻,讓兒子在墻上釘壹顆釘子。兒子雖然不解,但還是照做了。兒子把釘子釘好後,父親讓兒子把所有的釘子都拔下來。最後,父親指著墻上的壹個小黑洞對兒子說:很多時候,妳惡意說的話就像這些釘子,就算妳有。

家長經常使用的“語言暴力”教育方式,就像這些釘子壹樣,壹句話擊中孩子的內心。即使過了很久,這些話造成的心理傷害也無法抹去。長期遭受“語言暴力”的孩子,心理上不斷受到創傷。他們失去了尊嚴,自尊心壹次又壹次被踐踏,失去了與外界或他人溝通的勇氣,不喜歡把自己的煩惱告訴和分享給別人,更習慣於隱藏自己的情緒,所以非常容易抑郁。

3,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極端行為。

前段時間“17歲男孩跳橋身亡”事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17歲男孩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被批評,後通知媽媽帶他回家。然而,在經過盧浦大橋時,男孩突然打開車門,徑直沖向橋邊的護欄,他的母親也從車裏沖了出來,但未能阻止情緒激動的兒子。壹瞬間,

17歲的男孩,壹路被母親指責批評。他情緒很激動,說“已經不在人世了”,於是沖出車外,跳下高架橋。因為母親越來越激烈的責罵,少年的怒火被徹底點燃。叛逆的年齡和叛逆的心理做出了極端的行為,草草結束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事件壹出,很多人感嘆生命的渺小,為少年的選擇感到惋惜,但指責母親的人越來越多。如果她采取了正確的教育方法,沒有用激烈的言辭責罵和批評她的兒子,她就不會失去她的兒子。

三、家長應該怎麽做才能杜絕“語言暴力”?

1,避免使用“挑戰法”,不要急於求成。

父母希望孩子成功可以理解,但在教育上,用所謂的“挑釁”來刺激孩子是不可取的。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是有規律的,學習不可能短時間見效。父母對孩子期望高沒有錯,但同時也要註意激勵的方法,不要急於求成,強求孩子。

2.及時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

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的,不是罵出來的。自信是每個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條件。孩子長時間被否定,就會失去自信心。所以,表揚比責備好得多,適度的表揚可以讓孩子充滿信心,即使面對很大的挫折,也有勇氣直接面對。

3.尊重孩子,與孩子平等交流。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尊,都渴望被尊重,孩子也壹樣。孩子期待的是有壹個溫暖的家,和愛他的父母和睦相處,有和父母平等對話的權利。父母可以軟硬兼施地教孩子,但要註意尺度,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在平等的基礎上多和孩子溝通。

每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都想給他們力所能及的最好,都想盡辦法讓他們變得更好。但是,在這條愛的路上,請遠離“言語暴力”,避免“挑釁”,用最溫暖的愛去接近孩子最純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