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三年(1276),祖父徐世壹家從濟南遷到江南。七歲時,張隨母親去了西方。在路上撿別人的失物,失主已經走遠了,楊浩追上去交給失主。
至元十六年(1279),十歲的張讀書非常用功,經常熬夜。他父母擔心他工作太累,攔著他,他卻白天默默背書,晚上關上門點著燈,偷偷看書。
至元十九年(1282),母親和祖父相繼去世,父親繼續嫁給商,成為的繼母。
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七歲的張遊覽濟南順廟,作詩《過順廟》。順寺,古寺名,相傳在舜耕歷山(今濟南千佛山)之下,後設立為順寺。《國順寺》是張詩文作品中的第壹篇。原文:“古春風喚不回,空寺每次經過,都是傷感。整個生活都有壹種民謠的感覺,但黃家無意讓位於房間。壹井尚有白日之水,舊山九空憶。”瞽叟並不固執,因為他能讓兒子世世代代孝順老師。
至元二十五年(1288),十九歲的張遊覽濟南白雲樓,寫下《白雲樓賦》。白雲塔是元代濟南的壹處名勝,由張戎所建,原址在今濟南珍珠泉。這篇文章寫出來後,人們爭相抄襲,文章傳到了山東按察使焦遂那裏。他的眼睛是雪亮的,於是他破例和張見了面,並推薦他去做東平的。
元二十九年(1292),年僅23歲的張遵照父親的遺願,離開東平赴京。當時的平章政事讀了張的文章後大為贊賞,極力推薦他作《禮部尚書》。後來,他被選入禦史臺。
至元三十年(1293),張被布虎木推薦為禦史臺官員。有壹次,張聽說生病了,就去看望他。當他看到這個高貴的檢查員不做作,他沒有得到什麽。我不禁脫口而出我的贊嘆:“這真是太神奇了!”
元朝時(1295),他的朋友王友開突發疾病去世,張為他寫了墓誌銘。通過這件事,我認識了元朝著名的政治家袁明善。
元稹二年(1296),禦史臺期滿後,住在家中。期間,他曾上書給董在禦史中謀官職。
在三年(1297),張被任命為中書省屬。同年二月,改元大德元年。兒子燕奴出生了。
張大德四年(1300),燕女帝強出生。同年,布乎木老師去世。
大德六年(1302),紫燕奴早逝,暫居文明門外廣都寺南。寫“晏子基努明”。
大德七年(1303),袁明善因故被貶北京,居淮南。張送別,並作了《送袁復初序》。
九年(1305),張被中書省選中,撰《唐逸郡尹》。堂邑縣張,帶頭搗毀祠堂30余座,懲辦強盜,保護了環境和百姓,為百姓所稱道。
大德十年(1306),張在堂邑縣辛勤勞作,期間在《三諫》中寫下了《給牧民的忠告》。
大德十壹年(1307)在堂邑郡上任,後掌管博平郡。
回京後,他在元武宗壹直工作到大元元年(1308)。武宗即位後,立其弟艾雨·巴麗·李巴達(即後來的元仁宗)為皇太子。張被東宮召去學經,未至,改太子文學,隨即拜監察禦史。把馮憲的建議寫成三條建議,放在建議的位置。同年,袁明善與張同為太子文學。
二年(1309),朝廷決定設立尚書省。張寫信表示不支持建制派。尚書省建立後,張寫道,這是變法和混亂,將危害世界。禦史臺大臣壓制這些奏折,假裝不接收。後來,武宗在南郊舉行了祭祀儀式。當時,他說他不舒服,要求部長代替他。結果那天刮起了大風,凍死了很多人。張對說:“找錯了人代替祭祀,所以上帝改變了氣候給皇帝看。”
第三年(1310),張被任命為禦史監。最後壹萬字書獻給皇帝,指出了時局的“十害”,包括賞賜太多、懲罰太松、功名太輕、平臺太弱、土木工程太高等。因為“直話”,結果是“國家不能容忍”,先是翰林免於候制,後又被指為織造,被貶為文官,永遠不能重用。知道了嚴重後果,張改名換姓,離開了大都。
大四年(1311),正月,武宗駕崩,仁宗即位。馬上就去尚書省之前的壹系列改革。仁宗珍視張的才能,起用他為中書省右書記,後又任用他為翰林。與此同時,袁明山也在等待著翰林的制作。
清二年(1313),袁明善移至翰林任講師,張以翰林直學士取代袁明善。在張、袁明善等人的積極推動下,二年詔書於四年(115)舉行了科舉考試。
延祐二年(1315),元朝舉行了第壹次科舉考試,張作為禮部侍郎,與袁明善、程巨富共同主持。為了廣納賢才,鼓勵學生以後學習,張建議考試不要太嚴格,甚至對考試不及格的考生也要給予壹定的照顧。他的想法得到了朝廷的認可,從而吸引了諸如章啟月、許有壬、歐陽軒和黃梅等名人。科舉的恢復,打開了士人為官的大門。科舉畢業的學生非常感激,都上門去道謝,但都被張婉拒了。只是告誡他們,“就想想怎麽用人才報國吧。妳不用謝我,我也不敢謝公。”
延祐三年(1316),張為禮部侍郎,在全南(全州)為朝廷征船。壹路遊歷* * *地方,詩作有遊西湖,遊靈隱寺,渡錢塘,建寧路中,興華路中,福州,泉州。
延祐五年(1318),張升任陜西制書輔,後改為右丞相。後來張擔任禮部尚書,主持當年的科舉考試,壹下子就有了大耳、霍希賢等五十六人。
延祐六年(1319),張作為禮部官員,獎勵和學習後來。
延祐七年(1320),張為省事,受命參加漢書討論,並撰寫了《孔子制詞銘》。仁宗死了,仁宗的兒子碩巴德臘是皇帝的寶座,這是給元英宗的。
我住在我的家鄉元英宗,直到知止元年(1321)。正月初七,恰逢元宵節。皇帝打算在宮內張燈結彩造鰲山,張為丞相左奏樂。拜將舒舒藏於袖中,入宮諫之。舒舒說,“世祖執政三十多年,每逢元宵節,百姓仍禁燈;在莊嚴的法庭上妳應該更加小心。皇帝打算在宮殿裏掛起燈籠。我覺得好玩很小,影響很大。快樂少了,煩惱多了。希望(天皇)以崇尚節儉、思想深遠為準則,以奢侈、吃喝玩樂為戒。”英宗大怒,看了表演後高興地說:“不是張錫盟不敢這麽說。”所以我取消了點燈籠的計劃。張命人賜金銀布匹,以表彰其廉潔奉公。6月,時任參議員的張突然辭職,理由是父親年事已高,需要贍養,於是回國。後朝廷召張為禮部尚書,不拜。十二月二十八日,張的父親張裕去世,享年八十歲。他的兒子張強也在這壹年去世了。
到了第二年(1322),張在家中辦喪事。2月7日,他的好友袁明善去世,並寫下《萬傅園初》。三月,中書省大臣寫道:“國學已陷入不統壹。請中書平章、參與中書討論的張、杜等官員監督修復。”張不從之。
到了第三年(1323),張繼續在家發愁,但他沒有死。朝廷召他為吏部尚書,張因能力不足而辭職。任仰慕張,特來求學。八月,鐵如和鐵木叠兒的兒子索南知道了樞密院的事,帖木兒、大司農等16人發動政變,以阿蘇禁衛軍為外部響應,殺了元英宗,拜了他。隨後,晉王李穎和孫鐵木(泰定帝)即位。史稱這壹事件為“南坡之變”。
元太定元年(1324),朝廷以太子詹世誠、評書等職,召張到大都工作。張準備赴任,到了通州後,也自稱病了,辭職了。8月,濟南匯博大廈受損重建。張遊覽後題詞《重建匯博樓》。
泰定二年(1325),朝廷召張為使,出使淮東,張仍不肯去。為友人袁明善,寫《元恭墓碑銘》,於仁本學歸,又寫《寄於仁本序》寄之。
從元年(1321)至二年(1329)的八年間,張居於諸雲莊(今濟南市天橋區張公墳村),與士人、文人、老友交往,搜集碑刻,作品有詩、歌、詩、遊記、碑刻等多種。在家八年,朝廷呼不起七。
泰定五年(1328)七月,泰定帝駕崩,元文宗繼位。後來朝廷多次政變,政局動蕩。九月、十月,元文宗平定元朝天順皇帝等人的叛亂,改歷為元朝。
公元二年(1329)正月,陜西大旱,張赴陜西臺中,朝廷專程拜訪。二月,張接到任命後,立即把家裏所有的財產分給村裏的窮人,登車向陜西進發,賑濟饑民,見到就埋。途中寫了《辭聘仆役》,想回國贍養母親。三月路過華山,去西嶽廟求雨。我哭著跪拜在地上起不來了。29日寫“西華月寺雨”,30日寫“西華月寺雨催”,祈求上天降雨。4月1日,雨後,我寫了謝毓文等詩來表達我的喜悅。在陜西當官四個月了,壹直沒回過家住。我壹直住在政府裏,晚上向天祈禱,白天出去救助災民,沒有絲毫懈怠。那時候壹桶米值十三塊錢,老百姓出門都是用鈔票買米。如果紙幣稍有不清或破損,就無法使用,就拿去金庫兌換。那些漢奸徇私舞弊,百姓十塊錢只給五塊錢,等了好幾天還是換不來。人們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於是,張檢查了金庫裏完好無損的鈔票,得到了1850多萬元。都是背面蓋章,十貫五貫的小鈔分發給窮人。他命令米商憑著紙幣上的標記向他們出售大米,他們在金庫裏核對數量就可以得到白銀,這樣那些奸商和貪官就再也不敢營私舞弊了。張還帶領富戶去賣糧,於是他上書朝廷,要求降旨支付糧款,補官職。張聽說有人為了養活他的母親而殺了他的兒子,於是他放聲大哭,拿出自己的錢來幫助這個家庭。7月27日,張因病去世,享年60歲。
至順二年(1331),元朝廷向張、榮祿博士、陜西等地發出追悼信,在此書寫書、省、政、柱、國,追封哈曼護國公、文忠等職銜。後人都尊稱為龔。
主要成就是在政治上推動恢復科舉。
清二年(1313),在張、袁明善等人的積極推動下,元朝廷於仁宗炎二年(1315)在都會宮舉行了進宮考試(廷考),這是元朝開國以來的第壹次科舉考試。張、袁明善等人也主持了考試,最終錄取了胡都大爾、章啟炎等56人為進士。
延祐五年(1318),張再次主持當年的科舉,壹下子多了大耳、霍希賢等56人。
關中賑災
田麗二年(1329),朝廷召他去陜西臺中救災時,他不顧自己年老體弱,立即登車,晚上去什麽地方都行。“不要臉,這心不是當官的。”(西番敬)召喚他的不是官階,而是災難嚴重激發了他為民負重的精神。為官途中,經過洛陽、澠池、潼關,直奔長安。壹路上,我目睹了災民的悲慘境遇,感受了歷代王朝的興衰,寫下了幾首懷舊的歌曲,表現了我對朝鮮暗淡前景的悲傷和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上臺後,“凡有助於民者,必不擇手段”(蘇偉《張文忠公年序》)。我在陜西做了四個月的官,但是從來沒有回過家生活。我壹直住在政府裏,晚上祈禱上天,白天出去幫助災民。整天沒有懈怠,最終積勞成疾。消息傳來“關中人如喪父母之悲”(《元始傳》)。
寫“三點建議”
張遵循儒家思想,始終按照他的話去做。“諫政”代表了他壹生主張清官的主導思想。諫政又稱三諫,其中諫牧為地方官,諫憲為監察官,諫廟為中央官。三個忠告是對地方官員、監督官員和中央官員的真誠忠告。《諫政》(《三諫》)是元代官德專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研究當時的政治思想、政務和社會風氣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後世的封建統治觀念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本文以《給牧民的忠告》為例,論述了拜命、任職、聽訟、聖旨、宣旨、慎獄、救荒、長工、隱居的要領。“不如褒揚善舉,從正心修德,甚至從物中獲益,消除奸疑,以慈悲心待人。凡是能當縣級模範的,都盡心盡力。”馮憲的建議>前言)。張在《幕僚》壹文中提出了六項原則,即各守自己的界限,與人為善,患難與共,讒謗相敬,不律己。論述言簡意賅,如《不能自律的法律人》指出“同樣的官員也有過錯誤,不會危害政治,應該寬容。總的來說,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妳壹定要讓所有人都和自己在壹起,世界上就沒有理由了。”幾句話就說到了點子上。難怪當時很多地方官員“家裏留壹本書,照著做”。這本書雖然不是名著,但對今天的領導者也有啟發。
散曲文學大師
張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壹,他的散曲創作奠定了他在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地位。他的散曲集是雲莊的《住在舒適的小樂府》,簡稱雲莊樂府,* * *收錄了他的150多首散曲作品。還有很多名為《張蘊莊作品》的彩歌,收錄在其他選集裏。
內容決定形式。張寬廣的藝術視野和豐富的創作題材,決定了他的作品不可能婉約纏綿。張,早期以散曲自由派作品起家,也被認為是元代散曲自由派的代表作家。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山羊潼關懷古》,氣勢磅礴,沈郁深邃,極大地提高了散曲的表現力,堪稱元代壹流佳作。作者勤政、愛民、濟世的人道主義精神,避世的思想,以史為鑒批判現實的批判意識,使其作品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張救世濟世的人格和高尚的胸懷。
張以51的年齡從家鄉退休八年多了。這期間他“望榮如風花,鳥聲甜。”他以六合為家,四季為友,以林泉為榮,醉心於詩酒,寫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詩歌和散曲,《歸田》是他居家時的代表作集。
著名詩人和詩人
張不僅以散曲聞名於世,在詩歌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可與元四大家相提並論。他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在詠史、遊歷、反映現實政治、民生疾苦方面均有佳作。而且語言優美成熟,尤其擅長寫景抒情,表現力強。
他的散文也是風格獨特,體裁多樣。在他長期的政治生涯中,他結合實際情況所寫的政治論文,大多是感情豐富、精辟、旗幟鮮明的,不僅在當時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且對我們今天的政治、經濟、生活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張晚年將的詩編為《歸田》四十卷,現存二十四卷,收入《四庫全書》。他的政論文章題為《三諫》,包括《牧諫》、《奉先諫》和《寺諫》。他還有壹部詞集《江湖長短句》,可惜已經失傳。
在人物評價的政治方面,蘇天爵在《七任》中稱贊張:“執法牧者為德令,入閣者為名士,諫臺者為骨,出省者為能臣。他們是真誠壹代的偉人!”
李時展稱贊他:“為天地正氣,學聖賢聖賢,為道德積德,為文章發表,為政事政績推動,都不是正氣。”
蘇偉《張文忠公年年譜》序:“觀公之大節,易而宜。不是所謂誌存高遠的君子。”“妳讓公為君,為所欲為,怎麽衡量妳能做什麽?”
明代學者稱贊說:“他(指張)憂國憂民,文章與政事之間溢著勤能補拙之心。”
文學方面,朱權曾在《太和尹正譜》中盛贊張的風格:“似臨風之玉樹。”
個人作品軼事典故唐邑大德九年(1305),張任唐邑郡尹。堂邑位於山東省聊城市西北部。當時天災人禍很多,社會秩序非常混亂。張上臺後,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頓。當時縣政府有壹種說法叫“官宅不利”,就是住在裏面的人會遇到災難。張不信邪,安然入住。他上任後,首先摧毀了賣淫廟,摧毀了30多座官紳欺騙村民,用來斂財的廟宇。然後懲治惡霸,將在當地作惡的惡人繩之以法。據史書記載,當地有壹個叫的暴徒,結夥加害壹方,前縣尹不敢動他。張上任後,把他們壹網打盡,老百姓都稱贊他。他還釋放了被誣為“賊”的饑民回家,解除了“望日”的不合理制度——即每個月初壹、十五,被釋放的犯人都要去縣衙點名聽教。這項措施也很受民眾歡迎。刑滿釋放人員更是感激涕零,他們用努力和自力更生來回報他的信任。所以三年來,這個郡是自治的。在此期間,張還根據自己的從政經歷撰寫了《牧諫》壹書,提出了縣官要“自救”、“勸農”、“戒貪”的要求。堂邑人民感激大德,立碑贊頌。
章啟炎(1285—1354),元朝第壹屆科舉狀元。燕五二年(1315),章啟炎參加科舉。這壹年的科舉考試,張主持科舉考試,堅持任人唯賢,起用了章啟炎等壹大批人才。章啟月和其他學者非常感激。他們想在家裏祭奠壹下,但張謝絕了。張給了他們壹張紙條,要求他們只是“思考如何使用他們的才能來服務國家。不用謝我,我也不敢謝公。”從此,章啟炎作為張的學生、助手和同鄉,得到了張在官場上的關心和支持。
在濟南老城區,有壹條線叫縣西巷,西巷裏的“縣”不是指縣級行政區劃,而是指古代的黎城縣部,即黎城縣政府。因為這條街的特殊位置,歷代很多官員都在這裏修建宮殿。其中,元代著名文學家張就曾在此建有“七約堂”。
張曾監制禦史。他為官清正,多次批判時政,為當時權貴所不容。辭職退休後,他在大明湖畔建了壹所房子。白天和三五好友在湖上泛舟,喝酒唱歌,晚上在燭光下想著讀書,過著神仙般悠閑的生活。後來因為朝廷吝嗇他的才華,七次征用,前六次他都不為所動。第七次,由於當時的災情,張為救災而重返仕途。為人民服務,最後在救災崗位上筋疲力盡。朝廷還追授他為賓公,他對文忠心耿耿,以至於次子張率其攻官,助其靈柩葬於故鄉,並建祠堂,原名“張公祠”,為紀念其七次訂婚,改名“七聘堂”。
後人紀念張濟南市天橋區清河北路以東,北苑路高架橋西側下方,社區附近。有壹個安靜的場合。那是元代詩人張的墓。墓園入口處的牌坊上寫著“水宋嶽風”四個字。花園裏有壹塊石頭,幾塊石碑,蒼松翠柏,雜樹野草。地下深處有壹座直徑約10米的圓形土葬墓,是張的長眠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