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雪(杜甫)
戰哭多新鬼,愁吟獨老翁。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瓢棄尊無綠,爐存火似紅。
數州消息斷,愁坐正書空。
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書憤(陸遊)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 帶“書”字的古詩有哪些壹、勸學詩
作者顏真卿 朝代唐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代要知道發憤苦讀,勤奮學習。但如果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後悔自己年少時為什麽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二、賣炭翁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壹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
壹車炭,千余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綃壹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
譯文
有位賣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裏砍柴燒炭。他滿臉灰塵,顯出被煙熏火燎的顏色,兩鬢頭發灰白,十個手指也被炭燒得很黑。賣炭得到的錢用來幹什麽?買身上穿的衣裳和嘴裏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只穿著單薄的衣服,心裏卻擔心炭賣不出去,還希望天更寒冷。
夜裏城外下了壹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駕著炭車碾軋冰凍的車輪印往集市上趕去。牛累了,人餓了,但太陽已經升得很高了,他們就在集市南門外泥濘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騎著兩匹馬的人是誰啊?是皇宮內的太監和太監的手下。
太監手裏拿著文書,嘴裏卻說是皇帝的命令,吆喝著牛朝皇宮拉去。壹車的炭,壹千多斤,太監差役們硬是要趕著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無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紅紗和壹丈綾,朝牛頭上壹掛,就充當炭的價錢了。
三、壹剪梅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譯文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的脫下羅綢外裳,壹個人獨自躺上眠床。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來?正是雁群排成“人”字,壹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花,自顧地飄零,水,自顧地漂流。
壹種離別的相思,牽動起兩處的閑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四、春望
作者杜甫 朝代唐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裏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到了現在,家書難得,壹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了簪了。
五、清明
作者王禹偁 朝代宋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譯文
我是在無花可觀賞,無酒可飲的情況下過這個清明節的,這樣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廟的和尚,壹切對於我來說都顯得很蕭條寂寞。昨天從鄰家討來新燃的火種,在清明節的壹大早,就在窗前點燈,坐下來潛心讀書。
3. 和書有關的詩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熟讀胸中有本,勤寫筆下生花.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春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 腹有詩書氣自華 (陸遊)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能讀懂無字之書,方可得驚人妙句.(林語堂)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書到用處方恨少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半畝方塘壹鑒開,天光雲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按以理入詩,是宋詩的特點;而於形象中寓深刻的道理,正是宋詩的成功之處.這首小詩借池塘水清因有活水註入的現象,比喻要不斷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躍與進步.半畝言其小也 鑒鏡子 影水中倒影 徘徊流動不絕貌 渠水,指方塘 如許這樣 為壹作“謂”,答詞 “盡信書,不如無書” 《尚書》《漢書》《後漢書》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晉書》《北齊書》《新唐書》 《回鄉偶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峰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清·蒲松齡·聊齋誌異) 微微風簇浪,散作滿天星.(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出師壹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宋·陸遊·書憤)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遊· 病起書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4. 含有“書”字的古文詩句1、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宋陸遊----《釵頭鳳·紅酥手》 2、秀色亂侵書帙晚。簾卷。
清陰微過酒尊涼。 ----宋蘇軾----《定風波·雨洗娟娟嫩葉光》 3、壹紙鄉書來萬裏----宋蘇軾 ----《蝶戀花·雨後春容清更麗》4、憑君送與雪兒書----宋蘇軾 ----《浣溪沙》 5、詔書催發羽書忙----宋蘇軾---- 《浣溪沙》6、子瞻書困點新茶----宋蘇軾---- 《定風波》 7、錦長書鄭重----唐李商隱---- 《無題》 8、小兒教汝書----宋陸遊 ----《示兒》 9、取書相和聲瑯瑯----宋陸遊 ----《示兒》 10、獨有書癖不可醫----宋陸遊 ----《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