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星宿:亢金龍、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鬥木獬、牛金牛、氐土貉、虛日鼠、危月燕、室火豬、壁水獝、奎木狼、婁金狗、胃土彘、昴日雞、畢月烏、觜火猴、參水猿、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馬、張月鹿、翼火蛇、軫水蚓。
古代漢族人民用二十八星宿來作為量度日月五位置和運動的標誌,因此古書上所說的「月離於畢」〔即月亮依附於畢宿〕,「熒惑守心」〔即火星居心宿〕,「太白食昴」〔即金星遮蔽住昴宿〕等關於天象的話就不難理解。
擴展資料:
二十八星宿的起源及作用:
二十八宿的起源很早,最初它們是古人用作觀測日、月、五星運行坐標的二十八組恒星(或稱星座)。古人覺得恒星相互間的位置恒久不變,可以利用它們做標誌來說明日、月、五星運行
所到的位置。
經過長期觀測,古人先後選擇了黃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個星宿作為坐標。因為它們環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棲宿的場所,所以稱作二十八宿。古人還把二十八宿分為東、南、西、北四宮,每宮七宿,各宮分別將所屬七宿連綴想象為壹種動物的形象,以為是“天之四靈,以正四方”。
東宮蒼龍所屬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箕;南宮朱雀所屬七宿是:井、鬼、柳、星、張、翼、軫;西宮白虎所屬七宿是:奎、婁、胃、昂、畢、觜、參;北宮玄武(龜蛇)所屬七宿是:鬥、牛、女、虛、危、室、壁。二十八宿不僅是觀察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標,其中有些星宿還是古人測定歲時、季節的觀測對象。如初昏時參宿在正南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就是夏季五月,等等。
二十八宿環繞在天體大氣象裏面,周而復始的運行不停,分別主掌東、西、南、北四方天象,以分晝夜、寒暑的交替和陰陽氣數的變化。久而久之,二十八星宿被賦予了不同內容的吉兇寓意,以附會民間,大千世界的風起雲湧,於是便成為古人擇日選時又壹重要理論依據。
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