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這是詩人寫出的意境,但也是壹幅迷人的山水畫。如果攝影師能捕捉到這樣壹個意味深長的鏡頭,那它壹定會成為壹件膾炙人口、耐人尋味的藝術作品。
壹想到炊煙,我就忍不住想起我的童年。
記得那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用土竈——燒木頭冒煙的那種土竈。壹大早壹個晚上,我們經常去山裏撿柴火,或者去田裏放牛。那時候沒錢買手表,炊煙卻成了我們的“作息鐘”,告訴我們回家的時間。當我們看到遠處的村子裏冒出乳白色或淡藍色的煙時,我們知道奶奶、外婆和阿姨們開始做飯了。直到煙霧聚成壹層,壹堆,由淡到濃,又由濃到淡,直到漸漸飄散,這時,我們估計各家各戶的飯菜都差不多做好了。於是,像條件反射壹樣,挑著柴火或騎著牛,壹路唱著悠揚清脆的童謠,回家去安慰饑餓的人。
回顧歷史的長河,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可以說廚房的炊煙貫穿始終。兩三百萬年前,自從告別了動物般的生活,人類就與炊煙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極其漫長的時間裏,炊煙完成了自己漫長的歷史畫卷,從野外篝火到溫室大棚,從農村到城鎮,從篝火到國家富強和人民安全...圍繞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主旋律,炊煙願意把自己襯托成壹首永恒的協奏曲,壹首融人與自然為壹體的生命贊歌。
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電、煤、液化石油氣、天然氣等能源的逐漸普及,炊煙的身影已經越來越少見了。這讓很多以前生活在農村的人搬到城市生活後感到無聊和壓抑,覺得離大自然越來越遠;與此同時,很多在城市裏長大的城裏人,暗地裏對炊煙抱有希望和白日夢。因此,他們往往會找機會離開熙熙攘攘、枯燥乏味的城市,到野外和鄉村野餐、燒烤,享受回歸自然、淳樸的舒適和樂趣。啊!這不就是廚煙有形無形的魅力嗎?
誠然,從“無炊煙”到“有炊煙”是人類歷史的進步,從“多炊煙”到“少炊煙”,也標誌著社會的發展。
希望炊煙伴隨著人類歷史進程中壹首永恒的協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