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句說菊花在颯颯秋風中盛開。《西風》點出節,作下句;《滿院》全是文字。說“植”而不說“開”,是為了避免和最後壹句押韻,同時“植”字本身就給人壹種挺立拔的感覺。不難看出菊花在風霜中綻放以示堅強,這在文人關於菊花的詩詞中也不難看出。
但“種滿庭院”與文人詩詞中菊花的形象不同。無論是表現“孤傲天下”的感覺,還是表現“孤傲獨特”的狀態,還是表現“獨處無伴”的感覺,往往都離不開“孤獨”二字。黃巢的詩裏只說“種滿庭院”,是因為在他的心目中,這菊花是勞動群眾的象征,與“孤”字無關。
第三和第四句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了寒冷的環境和菊花不公平的命運。作者想象有壹天他會變成“狄青”(春天的神),他會讓菊花和桃花在春天壹起盛開。這種充滿強烈浪漫激情的想象,集中表達了作者宏大的抱負。
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都是百花齊放,應該享受同等待遇。菊花在寒冷的秋天獨來獨往,內核冷香,真的很不公平。於是他決心讓菊花也像桃花壹樣享受春天的溫暖。可能會認為這是農民平等的詩意想法。
關於作者:
黃巢、曹州冤枉了人。唐僖宗工作了兩年,他領導農民響應王獻之領導的起義。王獻之被殺後,他繼續奮鬥,成為了壹名將軍。後隨萊蕪東南狼虎谷自殺。他的詩流傳下來的不多,全唐詩僅存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