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在古代,人們通常只有在發生嚴重事故或戰爭時才會遷移。歷史上有哪些大遷徙?

在古代,人們通常只有在發生嚴重事故或戰爭時才會遷移。歷史上有哪些大遷徙?

如果追溯到族譜,中國人的遷徙史就像無數條縱橫交錯的河流,從壹個地方噴湧而出,奔流不息,然後在某個地方匯聚、發散,蔓延成支流、溝渠甚至溪流。在氣候、歷史、土地、食物、財富和各種偶然命運的驅使下,中國人走向荒野,並把它作為自己的家鄉。

“南渡”之後,形成了中國目前的經濟格局。

盡管有大量的歸屬、推測和偽造,但中國漢族的姓氏宗譜仍能大致勾勒出歷史上漢族的遷徙路線。

漢族的祖先生活在中原。他們因諸侯的封地而得姓,後遷居四方。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過三次由北向南的大規模遷徙浪潮。

第壹次叫“帶冠南渡”。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北方遊牧民族遷入內地,與漢族雜居。到西晉末年,北方漢族南下,遷到長江中下遊。據歷史學家考證,當時南遷的中原人有70多萬人;

第二次發生在8世紀的安史之亂,大批北方居民逃離戰亂南下。

第三次,12世紀,北宋末至南宋,隨著占據中北部的女真族建立金國,大批民眾隨戰敗的統治者遷往駢安以南。

三次北人南遷,江南取代中原,成為中國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地區。

與此同時,發生的是北方民族不斷進入華北、華中乃至江南作為歸化者或征服者。漢族民族國家的統治者不斷動員士兵和居民向值得開發的土地或需要守衛的邊疆遷移。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遷徙、開發、搬遷、遷移、現實、定居”這樣的字眼層出不窮。每壹次它們的出現,都意味著或大或小的正式遷徙。

問我祖上哪裏來,陜西洪通的槐樹。

三次由北向南的移民潮對今天的中國非常重要,但在葛和曹主編的《中國移民簡史》中,只有明初的章節稱之為“大移民”。

據官方史料記載,在這次移民之前,由於連年戰亂屠殺和北方人南遷,北方人口從占全國總戶數的40%減少到不足15%,數千裏沃土化為廢墟。中國北方經濟衰落,江南人滿為患。比如揚州,曾經是江北最繁華的城市,朱元璋的軍隊占領的時候只剩下18戶人家。

作為統治者,朱元璋不得不發動大規模移民,命令他的人民和士兵開墾和守衛人口稀少的地區。這次移民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據《中國移民簡史》記載,明初長江流域移民700萬,華北移民490萬,西北、東北、西南邊陲移民654.38+0.5萬,共計654.38+0.34萬,幾乎占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0%。

在北方民間,對這位偉大移民的象征性記憶是壹棵大槐樹。在山東、河南、河北,至今流傳著壹首民歌:“問我祖上何處來,山西洪洞槐樹。祖屋叫什麽,大槐樹上的老鸛巢。”這棵大槐樹,位於臨汾市洪洞縣北部,據說是漢代的古槐。

山西雖在北方,但地勢閉塞,戰亂少,人口遠比滿目瘡痍的華北平原密集。但是山西的土地不足以養活太多的人。明朝初年,山西人大量向河北、河南、山東、陜甘地區遷移,並盡可能向南到達淮河流域。來自山西南部的移民經常經過山西省洪洞縣,並在那裏做短暫停留。

據記載,明代洪通北部賈村西側有壹座廣濟寺,規模宏大,僧人眾多。寺旁有壹株漢代古樹,“樹圍數樹,蔭蓋數畝”,車馬之路穿蔭而過。成群的烏鴉在樹上築巢,點綴其間。明朝政府在廣濟寺設局集中移民,槐樹下成為移民聚集地。

如此雄偉的槐樹,成了移民們在跋涉中最深刻的記憶。這些移民到了新的定居地,就告訴後代自己是哪裏人,但時間久了,山西的村名在傳說中失傳了,後代也無法追溯到更早的家鄉,於是祖先的根壹度留在大槐樹下,成了祭祖的終點。

在遍布全國的移民中,不僅有壹棵大槐樹。雲南民間傳說祖先來自南京城劉陽巷,鎮守雲南的士兵實際上來自江西、浙江、湖南和河南。他們遷出的南京是指今天包括江蘇、安徽、上海在內的南京地區,而不僅僅是南京城。

皖鄂移民只記得江西瓦屑壩,而蘇北人經常聲稱自己的祖先來自蘇州長門。這麽小的地方,自然不可能養活這麽多人。它們只是他們祖先對途中某個聚集地的回憶,就像那棵大槐樹壹樣。

明初大移民後,華北、華中經濟有所恢復。在後來的記載中,經常可以看到“初國地廣人稀”,但到了永樂年間,土地逐漸被開墾。北京、開封、河間等城市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後來在京南之戰中,北方又經歷了壹次人口遷徙,以補充京冀人口。朱迪,明朝的建立者,把北京作為它的首都,北京是壹個全國性的大都市。大部分人口是移民,但只有十分之壹的土著人。

湖廣填四川,“填康乾盛世”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分久必合。”就壹句話,意思是“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康熙二年(1663),順天知府張德地升任四川巡撫。這個時候的川渝城市只有幾百個,縣縣往往只有幾十個甚至幾十個居民,有的甚至只有壹兩戶。地廣人稀,結果之壹就是四川老虎橫行。順治年間,南充縣招募500余人開墾定居,228人被老虎吃掉。面對如此亂局,上書要求移民四川:“自張之亂以來,四川地廣人稀,故請招人承接墾荒。”康熙七年(1668),移民再次被提及。

移民四川始於政府的鼓勵,回報相當誘人:移民入川五年不交土地稅。三藩之亂平息後,清政府宣布移民四川可以入籍,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壹對夫婦給30畝水田或者50畝旱地,如果有個兒子可以作為丁壯的勞動力,再分配四畝。每戶給十二兩銀子作為結算的購買費用。

於是移民蜂擁而至,那次巨大的移民被稱為“湖廣填四川”。湖北、湖南的居民沿河進入川東;廣東人大量進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把客家話帶到了四川。還有福建、江西、廣西的移民。以鄰居和親戚為紐帶,他們組成了壹個數百人的隊伍,跋涉到未知的地方。

與此同時,湖廣人繼續北上,進入與四川相鄰的陜西南部地區。到了乾隆後期,曾經雜草叢生的地區,壹個縣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上千甚至上千,山石深谷中也有居民。所謂“盛世”,某種程度上也是移民創造的盛世。

法國學者“幫助”中國人尋根

近代中國出現了三次移民潮,人們習慣稱之為“去東方”、“去西方”、“下南亞”。與“湖廣填四川”不同,這三次遷徙都是民眾自發的。

突破關東就是山海關;關東,也就是今天的東北三省。康熙年間,東北被封禁,漢人不得進入“龍興之地”墾荒開礦。然而,仍然很難禁止農民突破習俗,到禁區耕種土地。到鹹豐末年,長達200多年的封鎖政策解除,鼓勵移民開墾土地,關中移民開始大量進入東北。

民國以後,闖關東的移民潮越來越高漲,每年都有數十萬人移居關外。高峰時,每年有數百萬來自河北和山東的居民舉家遷往東北。

在整個東去大潮中,多達3700萬華北居民遷往東北,東北三省成為中國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區。

當華北人口渡過渤海,過山海關時,陜北居民受困於頻繁的幹旱和貧瘠的土地,被迫越過長城,向今天的內蒙古進發,尋找出路。而福建、廣東兩省的居民則分批漂洋過海,到東南亞謀生。

《瀛寰誌略》記載“閩廣民眾,造舟涉海,奔之。買田娶妻留守的有幾十萬,如呂宋、卡羅巴(爪哇)。”這些地區大致在今天菲律賓群島的北部。

這群探索海洋的移民也成為第壹批具有現代思維的中國人。晚清以來,南洋優秀華人反哺內地,創辦中國最早的民營企業,慷慨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貿易,許多南洋子弟回國投身革命和抗戰。抗戰時期,僅滇緬公路上服役的華僑就多達3000人,其中三分之壹死在那裏。

當中國人在東北、西北、南洋等地尋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時,章太炎、梁啟超、宋等人被壹位名叫拉克貝利的法國學者說服了。他說中國的黃帝是兩河流域的國王尼克黃特,他帶領巴庫人東進,經過昆侖山,到達中土。巴克是人,漢族的前身。這種說法在當時被廣泛宣傳和接受。1915年,袁世凱政府制定國歌,歌詞中有“華佗未曾登昆侖山”。梁啟超等人相信並宣揚這壹理論,是為了證明中國人並不低人壹等,而是與西方同源。尼克黃特的故事並不令人信服,但從人類物種繁衍遷徙的歷史來看,當大汶口和周口店的大火燃起時,中國最古老的居民也是移民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