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二十四節氣的七言古詩詞佳句

二十四節氣的七言古詩詞佳句

1.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二十四節氣的來歷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壹個節氣”。

每年運行360度,***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壹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隨著中國歷法的外傳,二十四節氣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

雨量充足而及時,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

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壹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

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壹年中最冷的時候。

2. 有關二十四節氣的古詩或古詩句(不要詩歌)

春節 :

《賣癡呆詞》(唐)範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癡呆召人賣。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清明節 :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七夕:

古意

(唐 )孟郊

河邊織女星,

河畔牽牛郎。

未得渡清淺,

相對遙相望。

他鄉七夕

(唐) 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中秋節 :

《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重陽節: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3. 關於24節氣的詩句

二十四節氣歌

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納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鐮。

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叉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再大寒,轉眼又壹年。

二十四節氣詩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暑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 有關於24節氣的詩句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壹圈是壹年。

壹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壹,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壹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壹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壹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西園梅放立春先,雲鎮霄光雨水連。

驚蟄初交河躍鯉,春分蝴蝶夢花間。

清明時放風箏誤,谷雨西廂好養蠶。

牡丹亭立夏花零落,小簪小滿布庭前。

隔溪芒種漁家樂,義俠同耘夏至田。

小暑白羅衫著體,望江亭大暑對風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處暑西樓聽晚蟬。

翡翠園中零白露,秋分折桂月華天。

爛枯山寒露驚鴻雁,霜降蘆花紅蓼灘。

立冬暢飲麒麟閣,繡襦小雪詠詩篇。

幽闔大雪紅爐暖,冬至琵琶懶去彈。

小寒高臥邯鄲夢,壹捧雪飄空交大寒。

5. 24節氣的詩句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

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

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壹個節氣”。

每年運行360度,***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壹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

“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 地球繞著太陽轉,繞完壹圈是壹年。

壹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節緊相連。 按照公歷來推算,每月兩氣不改變。

上半年是六、甘壹,下半年逢八、甘三。 這些就是交節日,有差不過壹兩天。

二十四節有先後,下列口訣記心間: 壹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連; 驚蟄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處暑八月間;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壹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緊季節忙生產,種收及時保豐年。

6. 寫壹句關於節氣的古詩句

清明

清明節時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守歲 董思恭

歲陰窮暮紀,獻節啟新芳。

冬盡今宵促,年開明日長。

冰消出鏡水,梅散入風香。

對此歡終宴,傾壺待曙光。

7. 二十四節氣七言詩中描繪的景物有什麽

二十四節氣,是奇門遁甲的基礎,由諸葛長青將二十四節氣的基本內容完善。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壹個節氣;運行壹周又回到春分點,為壹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節氣的日期在陽歷中是相對固定的,如立春總是在陽歷的2月3日至5日之間。但在農歷中,節氣的日期卻不大好確定,再以立春為例,它最早可在上壹年的農歷12月15日,最晚可在正月15日。

二十四節氣基本象征。

諸葛長青:中國古代習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則處於各季的中間。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來反映季節的,是壹年四個季節的開始將壹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壹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

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壹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

小滿、芒種則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

驚蟄、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蘇,來預示春天的回歸

二十四節氣概念含義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四立”,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歷上壹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從氣候上說,壹般還在上壹季節,如立春黃河流域仍在隆冬。

夏至、冬至——合稱“二至”,表示天文上夏天、冬天的極致。“至”意為極、最。夏至日、冬至日壹般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雨連連,冬至雪紛紛。

春分、秋分——合稱“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壹般在每年公歷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歷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歷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另有清淡明智之意。公歷每年大約4月5日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類作物的生長。公歷每年4月20日前後為谷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歷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芒種火燒天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歷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歷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壹天壹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壹般是在每年公歷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歷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壹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壹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歷1月5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歷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