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詩歌語句鑒賞點滴尾批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詩人輕輕的來,似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來時的那種壹往情深、情意款款;詩人輕輕的走,也似乎讓我們感受到詩人離開時的那種深摯的眷戀不舍,深怕打攪了曾經久居的康橋。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作者對康橋的感情,是淡雅的,而正是這淡雅才來得綿長;彌淡愈深、愈綿長,正是深情的哲理。因為淡,因為不忍,所以,詩人時時處處在克制、在小心地疏導放流著內心的激情;可是,卻時不時又流露出那麽壹點激烈:原本是冷冷的河畔的金柳,卻在此時的作者的心裏幻化成夕陽中的新娘,原本是冷冷的河中的倒影,在此時也成了詩人心頭激情澎湃的由頭。金柳和倒影,是冷冷的,是客觀的,是僅僅可觀的;而新娘,卻是激情澎湃的,是溫潤可感的,可觸可摸可激情擁抱的。在這裏,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暗喻修辭,就讓我們體會到了作者“輕輕、悄悄、沈默”背後的那種激情和熱烈,體會到了深藏在詩人內心深處的眷戀。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壹條水草!”
在詩人的心頭,對康河的眷戀永遠是深情款款的,是柔情蜜意的。因此,對康河來說,其波是柔的,其泥是軟的;那麽,在康河中的青荇,伴著這“柔波”“軟泥”的自然也是“柔”“軟”的,“油油的”,既抓住了水草的自然物性,又讓我們觸摸到詩人的心靈,在這裏無論是物性還是情意,都是和全詩和諧統壹的。
康河、以及康河裏的壹切,既是承載著詩人情意的柔情萬種的,又是生氣勃勃的靈動的,妳看“青荇,在水底招搖”,如此柔情萬種而又機敏靈動的精靈,怎教人不迷戀,怎教人不甘心做那壹條水草呢?更何況,她生長在詩人時時眷念的康河!
“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的夢。”
眼神柔柔地觸摸著康橋康河邊的壹切,看過了金柳,覓過了青荇,眼神不經意中,又觸碰到了“那榆蔭下的壹潭”,哪裏“不是清泉”啊,分明是壹潭清泉:金柳的艷影,油油招搖的水草,康河豈是汙濁;輕輕悄悄的來,輕輕悄悄的走,哪裏容得這康河之情半點汙濁?可詩人偏要說這壹潭“不是清泉”,哦,原來,詩人看到了點點散綴的“浮藻”,由此詩人又仿佛看到了在康河邊往昔的點滴,仿若這往昔的點滴被揉碎了幻化成了這“浮藻”。於是,自然的,這壹個“清”字就無法容納進這豐富的蘊含,要知道,太“清”了就無需沈澱;而生活的意蘊、詩人對康河的眷戀,卻是需要吟味、沈澱壹輩子的,就如那彩虹,雖是短暫的,但卻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美麗和魅力。
“尋夢?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滿載壹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彩虹似的夢,即將隨著雨過已久而消散,不舍,於是也就想著去追尋;這熟悉的康河康橋,即將別離而去,眷念,對往昔的眷念,於是也少不了去追尋!“尋夢?”自然要尋的。“撐壹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慢溯”,可是,綿長的康河、青翠的水草,又哪裏有“青草更青處”呢?在詩人的眼裏,康河以及康河裏的壹切不都是那麽美好的麽?
果不其然,詩人要尋的哪裏是什麽“青草更青處”啊,他要做的僅僅是“慢溯”的過程,他要做的僅僅是“慢溯”中對康河畔往昔的回味。“慢溯”,“慢溯”,直至詩人的小船載滿了“星輝”;可即使是滿載著星輝,詩人依然在星輝的斑斕中看到在康河邊往昔的生活的斑斕多姿,於是,詩人由衷地想放歌,謳歌康河以及康河邊的那些令人難忘的往昔。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沒有節制的詩情,自然會讓詩歌顯得毫不含蓄蘊藉;沒有因理智而節制的情意,也自然會讓人感受到他的膚淺。
果然,像徐誌摩這樣才情兼備的詩人,豈容得他的詩歌的直白,豈容得他對康橋的情思的膚淺呢?於是,詩人沒有“放歌”。殊不知,正是這“悄悄”、“沈默”方顯得高妙和深沈來。顯然,詩人他是明白的:“悄悄是別離的笙簫”;當然,壹直以她的智慧和魅力浸潤著詩人的康河是有功的:夏蟲和康橋在啟迪著詩人,今晚最好的別離是沈默、是悄悄。
詩人的深沈、淡雅、而頗有哲性的才情和氣質,正是康河給予的。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
是的,該別離了。“放歌”,無疑是對康橋的打攪、甚至褻瀆;就是再多停佇片刻,也是對康橋的大不敬。於是,再回環照應到詩句的開頭,“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康河的雲彩,讓人眷戀,卻容不得人褻玩,哪怕是曾經凝視過她千百遍的如我般的學子。於是,“我揮壹揮衣袖,不帶走壹片雲彩。”康河的雲彩,永遠只能屬於詩人魂牽夢縈的地方,永遠只沈澱在詩人深摯綿長的記憶中。
另:
詩人在數年之後,來到康橋,依然能夠讓我們體會到他心中對康橋永遠不能淡忘的情懷,即使是“再別”!
全詩的感情基調:“輕輕的”、“悄悄的”,淡柔而綿長深摯的,有節制的,但時不時又激情噴薄的。
全詩的修辭手法也要註意壹下:比如兩個暗喻。
詩人為什麽要“輕輕的”、“悄悄的”,詩人為什麽要選擇“沈默”,這難道反映詩人對康橋的感情的不深,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麽,它們反映出詩人對康橋怎樣的感情呢?
抒情,離不開藝術手法。
潘林峰
2007-10-03
--------------------------------------------------------------------------------
尾批:其實,任何文學作品的鑒賞,都離不開語言的品鑒。詩歌就更是如此了:詩歌不同於壹些敘事性的作品,她的本質在於抒情,她的特點在於詩句的凝練。凝練的語句、深邃的情感,需要的就是細細的品味,而品味的切入口就只能是語言。當然,語言的品味鑒賞離不開想象和聯想,離不開喚醒自身的生活、情感的切身體驗。簡而言之,詩歌語言的鑒賞離不開點滴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