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永別了,武器》的小說主題探析永別了,武器主題

《永別了,武器》的小說主題探析永別了,武器主題

作為1953年普利策文學獎和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厄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 被公認為20世紀美國最優秀的作家之壹。他的傑出之處在於通過簡潔的電報體文風表現深刻的主題,並且創建了獨特的海明威風格。筆者將以語言學作為研究手段,通過具體話語剖析《永別了,武器》中蘊涵的欲、戰、殤主題。旨在剖析小說各行各業角色的話語,對比源語言在不同語境下的變化來揭示小說的反戰主題。

壹、通過引用詩歌與《聖經》表達厭戰主題

海明威對詞語選擇的用心考究,從他對小說《永別了,武器》的題目推敲中可見壹斑。在放棄了32個擬定的題目之後,海明威從喬治·皮爾的詩歌標題中找到了小說題目——《永別了,武器》。與喬治·皮爾探索愛情的主題不同,海明威的小說標題采用語意雙關的修辭手法揭示戰場上沒有所謂光榮與榮譽,愛情終將消亡的事實。小說題目既可以理解為“永別了,武器”,也可以理解為“永別了,愛情”,小說題目讓小說戰爭與欲望的主題躍然紙上。美國小說家菲茨傑拉爾德曾說:“作家的文風往往表現在他喜歡使用的語法句型和詞語的選擇上,二者同樣重要。遣詞是壹種更深刻的語言視角,既能深化已有的觀點,還能提供新視點。”遣詞與造句相輔相成,使文學作品煥發出新的光彩。

海明威在1939年寫給俄國文學評論家伊凡·卡什金的信中說:“我們都知道戰爭很糟糕,然而有時人們必須戰鬥。但戰爭是可怕的,任何否認這壹點的人都是在撒謊。”在《永別了,武器》小說中,主人公對戰爭的看法是逐步從壹位旁觀者轉變為逃避者和反對者,這種轉變可以從海明威精準的用詞、詩歌和《聖經》引用中得以證實。

以小說主人公弗雷德裏克·亨利(下文簡稱亨利)為例,起初他對於壹戰還心存幻想,認為戰爭和死亡離他很遙遠。亨利在1917年春天對戰爭的印象是模糊的,更像是個旁觀者。海明威在獨白中三次使用 “也許” 虛擬語氣來描繪亨利對於戰爭和死亡的不確定。

亨利在前線受傷後,住在米蘭的療養院接受康復治療,傷愈後不得不返回前線。就在出發前往火車站之前,他對情人凱瑟琳感慨道:

我總能聽見從身後傳來

時光馬車匆匆而至的聲音

(《永別了,武器》,第158頁)

海明威通過引用詩人安德魯·馬維爾在《致狡猾的情人》中的詩句形象地描繪出亨利對凱瑟琳的依依惜別之情。顯而易見,亨利對戰爭的態度已經從之前的冷漠轉變成厭惡。戰爭不再是壹件與他無關的事,而是將他與情人分隔開的殘忍折磨。他對於重返部隊的勉強暗示了他在愛情與戰爭之間的兩難抉擇。

凱瑟琳開亨利玩笑時,也引用了文學作品。她笑話亨利是 “失業的奧賽羅”。(《永別了,武器》,第260頁)當亨利看透戰爭的殘酷本質逃離軍隊時,他發現自己壹無所有:軍銜、收入都因為遠離戰爭而失去。《奧賽羅》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壹,海明威通過凱瑟琳的臺詞,類比預示了《永別了,武器》的悲劇結局,譴責戰爭對人性的摧殘。

除了引用詩歌與文學作品,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中還大量引用《聖經》典故來反思戰爭對人類靈魂的摧殘。意大利軍醫雷納迪,亨利的室友,通過酗酒和尋歡作樂來宣泄做太多手術的壓力。以下是雷納迪與牧師之間的爭執:

“妳為什麽吃肉?難道不知道今天周五應該齋戒?”雷納迪對牧師說。

“今天是周四。”牧師回答道。

“妳撒謊,今天星期五。妳在吃耶穌的屍體,上帝的肉。我知道,這是奧地利士兵的肉,妳吃的就是這個。”

(《永別了,武器》,第176頁)

眾所周知,意大利是信奉羅馬天主教的國家,羅馬天主教徒周五應該吃齋。盡管牧師辯解“今天星期四”,可是雷納迪依然尋釁滋事。由此可見,戰爭讓樂觀幽默的醫生墮落成攻擊弱勢同胞取樂的紙老虎。

《聖經》新約第26章記錄了門徒彼得在花園裏試圖把耶穌從羅馬人手中救出卻被耶穌拒絕的故事。亨利的無神論與牧師的羅馬天主教宿命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牧師把希望寄托在上帝身上,希望上帝保佑意大利獲勝。亨利則認為不應該消極接受命運的安排,而要為了更好的生活奮起反抗。海明威熱愛閱讀《聖經》,在寫作中經常引用《聖經》典故。董衡巽認為,“海明威借鑒了《聖經》的寫作特點:表述直截了當、樸實無華;少用形容詞、副詞修飾;句子結構簡單;用具體生動的詞,不用抽象的詞。”

總之,海明威在《永別了,武器》中引用詩歌、文學作品與《聖經》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增加小說文采,而是通過詞語甄選加強對戰爭摧殘人性的譴責。

二、通過專業術語揭示戰爭的殘酷本質

作為壹部優秀的戰爭題材小說,《永別了,武器》包含許多與武器、軍銜、急救、醫療有關的專業術語。小說中出現的軍事術語有助於讀者真切感受到硝煙彌漫的戰場,更好地審視戰爭的血腥本質。

在亨利受傷之前,他在戰壕裏與四位機械師討論炮彈的規格:

“420直徑迫擊炮。”賈伍茲說道。

“山區沒有420直徑迫擊炮。”我說。

“敵軍有大型斯柯達機槍,我見過彈孔。”

“305直徑。”

(《永別了,武器》,第58-59頁)

如果不查專業字典,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迫擊炮”是德語單詞拼寫。“斯柯達”是壹戰期間捷克壹家兵工廠的名字,戰後改造成汽車制造廠。“420” 和“305”描述的是炮彈直徑。海明威使用精確客觀的軍事術語旨在為讀者營造壹種身臨其境的氣氛,與主人公壹起體驗緊張的戰爭環境,產生***鳴。這種寫作手法也被運用在描寫卡普熱圖大撤退的章節中。由於戰敗撤退的描寫太過逼真壓抑,二戰時期意大利法西斯政府甚至禁止《永別了,武器》小說發行,這也是海明威對戰爭場面刻畫的精準拿捏取得完美效果的又壹例證。

作為戰爭的產物,受傷、手術與死亡在所難免,戰爭的殘酷通過主人公在戰地醫院接受手術時醫生說的醫療術語表現得淋漓盡致。

“左大腿、右大腿、左膝、右膝、右腳多處表皮擦傷。右膝和右腳受重傷。頭皮撕裂……頭骨可能骨折。請註射破傷風疫苗,在雙腿做十字標記。謝謝。我先清理傷口表面,然後沖洗,接著包紮傷口。妳傷口的痂結得不錯。最好別喝太多白蘭地。如果骨折,沒人希望傷口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