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文學歷史,陸龜蒙,徐寅和秘色瓷

關於文學歷史,陸龜蒙,徐寅和秘色瓷

在我國陶瓷發展史上,有壹種瓷器不僅在其名稱中有壹個“秘”字,其真正的釉色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也頗受業界爭議,幾乎成為壹個秘密。這,就是被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形容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

瓷器的使用在唐更為普及,瓷器燒制技術迅速發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樂器以及實用的瓶、壺和罐等各種器皿,幾乎無所不備。五代時的陶瓷造型則較多地沿用了唐代風格。而唐、五代及宋代文獻中屢有“秘色越器”的記載,相傳為五代吳越國錢氏朝廷命令越窯燒造的供奉之器,普通民眾不得使用,故稱“秘色瓷”。但“秘色”到底是壹種什麽顏色,曾在很長壹段時間裏眾說紛紜,莫衷壹是。“秘色瓷”壹名最早見於唐代著名詩人陸龜蒙壹首詩《秘色越器》,詩中“九秋玉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好向中宵盛沆瀣,***嵇中散鬥遺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出詩人點明了秘色瓷器為越窯所產,但具體到什麽叫秘色,詩句雖美,卻使人很難理解秘色瓷器釉色的深淺。後明徐寅《貢余秘色茶盞》中又有"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貢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輕旋薄冰盛綠雲"的詩句.據報道,直到上世紀80年代,經過壹次挖掘工作,考古工作者才明確了秘色究竟為何種色彩。

1987年,陜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該省扶風縣法門寺塔唐代地宮裏,發掘出十幾件越窯青瓷器,而在記錄法門寺皇室代奉器物的物賬上,這批瓷器被明確記載為“秘色瓷”。在那批發掘出的秘色瓷器中,除了2件為青黃色外,其余釉面青碧,器物表面晶瑩潤澤,如寧靜的湖面壹般清澈碧綠。法門寺秘色瓷的出土,既解決了長期以來陶瓷界對秘色器色彩的爭議,同時也說明了,秘色器從唐朝已經開始燒造,到了五代時期,秘色瓷的生產已逐漸形成高峰。簡單來說,秘色瓷就是越窯產的青瓷。

這個秘色八棱凈水瓶產於唐代,高為22厘米,瓶為圓口,長頸,圓腹,頸底部飾三周臺階形八方玄紋,肩腹部豎向凸飾八條棱線,圈足。秘色瓷因為燒制技術、配方和工藝秘不傳人,其瓷器真品傳世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