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橫(héng),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編輯本段譯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時,看見月光照進門窗,(於是我)高興地起床出門散步。想到沒有(可以與我)同遊的人,於是我就到承天寺去尋張懷民。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便壹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積水壹樣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錯縱橫,原來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哪壹個夜晚沒有月光?(又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們兩人這樣清閑的人罷了。 備註:由於文中說“如積水空明”,即“月光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並不是真的“水”,所以在翻譯時,“水中”要打引號
編輯本段註釋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縣城南。 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當時作者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經四年。 解:把系著的東西解開。 欲:想要 戶:壹說指堂屋的門,又壹說指窗戶,這裏指窗戶 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欣,高興,愉快。然,……的樣子。 行:散步 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同遊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無與樂者,沒有可以***同遊樂的人。 遂:於是,就。 至:到。 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 天寺。 寢:睡,臥。 相與步於中庭:壹同走到庭院中,相與,***同,壹同。中庭,庭院裏。 庭下如積水空明:意思是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充滿院落,清澈透明。 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裏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壹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空明:清澈透明。 交橫:交叉錯雜。 蓋:原來 也:是 但少閑人:只是缺少清閑的人。但,只是。 閑:清閑的人。 閑人:這裏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裏是壹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閑,自稱“閑人”。 耳:語氣詞, 相當於“而已”意思是“罷了”。
編輯本段文章結構
第壹部分(第壹自然段):首句點明夜遊的起因與時間,為美好的月色而心動,遂起夜遊之意。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運用比喻的方法描繪庭院月色。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兩個反問句令人深思。作者抒發面對月光發生的感觸。
編輯本段古文整理
壹詞多義
遂:遂至承天寺。(於是) 意將遂入以攻其後也。(打洞)《狼》 蓋:蓋竹柏影也。(原來)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原來是)《狼》 但: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 但聞屏障中撫尺壹下。(只) 《口技》 尋:尋張懷民。(尋找) 未果,尋病終。(不久)《桃花源記》
古今異義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 古義:只是;今義:但是,表轉折關系的連詞 耳: 古義:助詞,表示限制語氣,相當於“ 而已”“罷了”;今義:名詞,耳朵。 閑人: 古義: 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留連於光景之人;今義 與事無關的人 月色入戶 戶: 古義:多指門;今義:窗戶、人家 念無與為樂者 念: 古義:想到;今義:紀念,思念 ,讀
詞類活用
步:名詞作動詞,散步。例句:相與步於中庭。
倒裝句
相與步於中庭:壹起在院子裏散步。(狀語後置)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壹樣清閑的人罷了。(定語後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省略主語)
特殊句子
主旨句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林?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表達出作者孤寂淒涼,無所歸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誌的抑郁,以及他豁達的人生觀。
編輯本段思想感情
《記承天寺夜遊》表達的感情是微妙而復雜的,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時候,“月色入戶”,於是“欣然起行”,月光難得,不免讓人欣喜。可是沒有人和自己***同賞月,只好去找同樣被貶的張懷民,這裏面有多少貶謫的悲涼與人生的感慨呀!兩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閑的。自比“閑人”,則所有意味盡含其中。
編輯本段文言文賞析
賞析
讀後,仔細品味,眼前似有潺潺流水淌過卵石,彈出壹支清新的曲調,給人以無限美的享受。 回神凝思良久,才漸漸領悟。 這裏的“美”首先來自內容的“真”。東月朗照,激發了作者的遊興,想到沒有“與樂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尋伴,這時錯覺生趣,情感觸動,於是記下此景此情,順理成章,壹切是那麽的和諧自然,毫無雕飾造作之感。 這“美”來自語言的“純”。筆記如同拉家常,娓娓敘來。雖然沒有奇警之處,但卻不能增刪或改動什麽字眼兒。點明日期,是筆記體遊記所必須的,“月色入戶”與“欣然起行”互為因果,寥寥數字,何其洗練!寫庭下景色,用“空明”壹詞,不枝不蔓,體現出空靈、坦蕩的意境,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已然十分貼切,“交橫”壹詞更準確地表現了藻荇姿態,仿佛觸手可及。接著,作者筆鋒陡轉,連發二問,既親切自然,富於韻律,又拓展時空,發人思緒。 這“美”來自結尾的“精”。從文章結構看,結句屬“合”,就此打住。從語意上看,它包蘊豐富。“閑人”壹詞,表面上是自嘲地說自己和張懷民是清閑的人,閑來無事才出來賞月的,實際上卻為自己的行為而自豪——月夜處處都有,有了人的欣賞才有美,只有此時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運的,因為有情趣高雅的人來欣賞它。其次,“閑人”包含了作者不得誌的悲涼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遠大的抱負,但是卻壹貶再貶,在內心深處,他又何嘗願做壹個“閑人”呢?賞月“閑人”的自得只不過是被貶“閑人”的自慰罷了。 總之,遊記以真情實感為依托,信筆寫來,起於當起,止於當止,猶如行雲流水,於無技巧中見技巧,達到了“壹語天然萬古新,豪華落盡見真純”的境界。
分層賞析
全文分三層,第壹層敘事。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裏,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壹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壹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壹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尋友夜遊) 第二層寫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壹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象: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壹片清輝白茫茫壹片好似積水空潭壹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遊蕩,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壹般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更體現出了月光清涼明凈的特點。襯托出作者閑適的心境(庭中夜色) 第三層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可是有此閑情雅致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閑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簽書公事”,所擔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閑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壹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月下抒情)
寫作技巧
1.比喻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2.正面\側面描寫相結合: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3.抓住了瞬間的感受: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虛實(動靜)結合:把竹柏(實、靜)比作了水中的荇藻(虛、動)
細化賞析
“月色入戶”:寒夜寂寥,“解衣欲睡”,這當兒,月光悄悄地進了門。“入戶”二字,把月光擬人化。月光似乎懂得這位遷客的孤獨寂寞,主動來與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應;寫出他睡意頓消,披衣而起,見月光如見久違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壹個被朝廷所貶謫的“罪人”,我們可以想見他這時交遊斷絕、門庭冷落的境況;只有月光毫無勢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裏,依然來拜訪他。四字寫出了作者的喜悅和興奮。 “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作者與張懷民同是被貶之人,於是作者便想到了張懷民。 “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作者與張懷民心有靈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它包含著作者宦海沈浮的悲涼之感和由此領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後壹句至少有兩層意思:壹是對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趨炎附勢,奔走鉆營,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難以自拔,何曾得暇領略這清虛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現了作者安閑自適的心境,當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為朝廷盡忠的抱怨。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具體分析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積水空明”寫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寫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前者給人以壹池春水的靜謐之感,後者則具有水草搖曳的動態之美,整個意境靜中有動,動中愈見其靜,壹正寫,壹側寫,從而創造出壹個冰清玉潔的透明世界,也折射出作者光明磊落、胸無塵俗的襟懷。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壹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作者的心境
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閑,貶低的悲涼,人生的感慨,失意情懷自我排遣的曠達! ——本文體現二人友情的句子:念無與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唯張懷民可與同樂); 懷民亦未寢(兩人遭遇相同,心境也相同); 相與步於中庭(兩人親密無間); 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兩人遭遇相同,心境相同,誌趣也相同,是真正誌同道合的朋友)。 “水中藻、荇交橫”說明了當時月色之濃、清、亮。 閑人: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這裏指蘇軾本人和張懷民),並非簡單的清閑之人
文章特點
1、比喻、錯覺、聯想 2、動靜結合 “懷民亦未寢”中的“亦”說明他就像作者的知己壹樣
編輯本段入選語文教材
本文已選入: 人教版 八年級上 語文課本 第27課 課改版 八年級下 語文課本 蘇教版 八年級上 語文課本 第17課 上海二期課改教材 九年級下 語文課本 魯教版 七年級下冊 語文課本 第27課 北京課改版教材 八年級下 語文課本 第28課 吉林長春版教材 八年級下 語文課本 第18課 語文版 八年級上 語文課本 第22課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壹,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蘇軾與其弟蘇轍(1039~1112)和其父蘇洵(1009~1066)合稱為“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本文選自《東坡誌林》。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元佑更化時,蘇東坡認為新法並非完全不符合實際,故又反對徹底廢除新法。紹聖紹述時,蘇軾更被壹貶再貶,最後直到現在的海南省。蘇軾的失意與他的政治選擇有很大關聯。 他學識淵博,多 才 多 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他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他傑出的散文作品標誌著從西魏發端、歷經唐宋的古文運動的勝利結束,散文與歐陽修齊名,合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齊名,合稱“蘇黃”;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 派詞人。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是選自《東坡誌林》卷壹。蘇軾的著名詩還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定風波》等。蘇軾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嘉佑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宋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編輯本段寫作背景
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是選自《東坡誌林》卷壹。蘇軾的著名詩還有《江城子 密州出獵》,《定風波》等。蘇軾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嘉佑二年(1057)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宋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 本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年),當時,作者被貶低到黃州已經有四年了。元豐二年七月,歷史上著名的“烏臺詩案”,禦史李定等摘出蘇軾的有關新法的詩句,說他以詩訕謗,八月,將他逮捕入獄。經過長時間的審問折磨,差壹點被殺。十二月作者獲釋出獄,被貶謫到黃州任團練副使,但不得“簽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閑官。在這種情況下,作者寫了這篇短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的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壹個片段。也體現了他們二人的深厚友誼與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
編輯本段相關評論
說蘇軾《記承天寺夜遊》
(霍松林) 蘇軾自己評論他的文學創作,有壹段話很精辟: 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壹日千裏無難。及其與山石曲折,隨物賦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雖吾亦不能知也。(《文說》) 這段話,可與他的另壹段話相補充:“夫昔之為文者,非能為之為工,乃不能不為之為工也。山川之有雲霧,草木之有華實,充滿勃郁而見於外,夫雖欲無有,其可得耶?”(《江行唱和集序》) 這裏最重要的壹點是:文,是“充滿勃郁”於內而不得不表現於外的東西。胸有“萬斛泉源”,才能“不擇地皆可出”;胸中空無所有,光憑技巧,就寫不出好文章。蘇軾的確是胸有“萬斛泉源”的大作家。就其散文創作而言,那“萬斛泉源”溢為政論和史論,濤翻浪湧,汪洋浩瀚;溢為遊記、書劄、序跋等雜文,回旋激蕩,煙波生色。 《記承天寺夜遊》這篇文章只有85個字,從胸中自然流出,“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無從劃分段落。但它不是“在平地”直流的。只有幾十個字,如果“在平地”直流,壹瀉無余,還有什麽韻味?細讀此文,雖自然流行,卻“與山石曲折”,層次分明。“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這像是寫日記,老老實實地寫出年月日,又寫了個“夜”字,接下去就應該寫“夜”裏幹什麽。究竟幹什麽呢?“解衣欲睡”,沒有什麽可幹的。可就在“解衣”之時,看見“月色入戶”,就又感到有什麽可幹了,便“欣然起行”。幹什麽呢?尋“樂”。壹個人“行”了壹陣,不很“樂”,再有壹個人就好了;忽而想起壹個可以***“樂”的人,就去找他。這些思想和行動,是用“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幾句表現出來的。尋見張懷民了沒有,尋見後講了些什麽,約他尋什麽“樂”,他是否同意,在壹般人筆下,這都是要寫的。作者卻只寫了這麽兩句:“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接著便寫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步於中庭”的時候,目光為滿院月光所吸引,引起壹種錯覺:“積水空明”,空明得能夠看清橫斜交錯的各種水草。院子裏怎麽會有藻、荇之類的水草呢?擡頭壹看,看見了竹、柏,同時也看見了碧空的皓月,這才醒悟過來:原來不是“藻”、“荇”,而是月光照出的“竹”、“柏”影子!“月光如水”的比喻是常用的,但運用之妙,因人而異。不能說作者沒有用這個比喻,但他的用法卻和壹般人很不相同,所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很不相同。 文思如滔滔流水,“與山石曲折”,至此當“止於不可不止”了。“止”於什麽呢?因見“月色入戶”而“欣然起行”,當止於月;看見“藻荇交橫”,卻原來是“竹柏影也”,當止於“竹柏”;誰賞月?誰看竹柏?是他和張懷民,當止於他和張懷民。於是總括這壹切,寫了如下幾句,便悠然而止: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寥寥數筆,攝取了壹個生活片斷。敘事簡凈,寫景如繪,而抒情即寓於敘事、寫景之中。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於寫人;寫人,又突出壹點:“閑”。入“夜”即“解衣欲睡”,“閑”;見“月色入戶”,便“欣然起行”,“閑”;與張懷民“步於中庭”,連“竹柏影”都看得那麽仔細,那麽清楚,兩個人都很“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冬夜出遊賞月看竹柏的,卻只有“吾兩人”,因為別人是忙人,“吾兩人”是“閑人”。結尾的“閑人”是點睛之筆,以別人的不“閑”反襯“吾兩人”的“閑”。惟其“閑”,才能“夜遊”,才能欣賞月夜的美景。讀完全文,兩個“閑人”的身影、心情及其所觀賞的景色,都歷歷如見。 (選自《閱讀和欣賞》,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有刪節)
字唯期少意唯期多
——讀蘇軾的壹篇散文(吳功正) 該文所以能寫得字約義豐,關鍵在於作者抓住了特點,然後運用經過認真提煉的語言文字加以表達。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筆就扣住了“夜遊”的“夜”字,徑入題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戶。”作者正欲入睡,忽見月色清涼,窺入窗戶。這樣,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體化了。更重要的是,點出了“夜”的特點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風高。作者就抓住這個特點,鋪展文墨。“月色入戶”,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於是“欣然起行”。這壹行動的發因是循著“月色入戶”的夜景而來的。“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這裏,交代了夜遊的地點、同遊者等等。“至”“尋”“步”等詞,精約簡潔,把連貫性的過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壹次點題,但是,到承天寺的壹路經過,因與主題無關,就略而不提。“尋張懷民”是什麽情景,又因與主題不相關涉,也付之篇外。這樣,為“記遊”所必須交代的人、事,僅用最簡略、經濟的語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葉。尤其是夜遊的景色描繪,更富特色: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積水空明”,壹泓積水清澈透明,先寫了水色,繼寫水中諸物:“藻、荇交橫”,縱橫交錯,搖曳生姿。寫了庭下諸景後,跳出這樣壹句:“蓋竹柏影也。”文意陡然壹變,用語出奇制勝。作者初寫庭下積水、水中藻荇,都是為了寫竹柏投影,是用視覺的錯覺從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瀾、節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壹筆,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處。全句無壹字寫“月”,而又無壹字不在寫“月”。月光臨照,庭下如積水空明,可以推見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橫”,可以推見月光之清了。月光透過竹葉柏枝,投影地上,才會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積水空明和藻荇交橫,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遊的三分美景了。蘇軾在此文中處處扣住個“月”字寫夜遊,這是特點之壹。他寫月,不像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繁詞競采,而是輕點幾筆,則境界全出。這是特點之二。蘇軾寫月夜景,不是明寫,而是暗寫,別具匠心地從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見到月色清朗空明,這是特點之三。由於抓到了特點,整個描述就顯得精約而傳神了。 文學作品都蘊涵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僅僅滿足於寫景、敘事是不夠的,還須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才會余味無窮。這裏,壹方面要文辭所概括的客觀內容豐富;壹方面又要所表達的主觀內容,即作者的思想情感深遠。蘇軾這篇散文同樣提供了範例。 本文是寫景的,但景中有情。作者見“月色入戶”,則“欣然起行”,歡欣之情,溢於言表。“念無與為樂者”,是心理活動,含有知音稀少的憾意和淡微低沈的喟嘆,情緒因之蕩起微瀾。經過轉折,作者猛然想起張懷民。“遂”,似乎不假思索,但微露出只有張懷民才是賞月的相知好友之情。“尋”字又分明顯現出急切訪友的心意。“懷民亦未寢”的“亦”字顯示出“心有靈犀壹點通”,同好相知的喜悅。在月光傾瀉下,二人“相與步於中庭”,信步漫遊,其恬適的心緒又寄托在這相攜同步的輕快節奏之中。從“念無與為樂者”到“相與步於中庭”,作者的款款情思經歷了幾多轉折,終於穩定在平和容止的心境中了。作者尋友訪寺,寫月夜美景,然後將眼前即景推展開去,兼及身世:“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軾罹文字獄,貶為黃州團練副使,近乎流放,心情憂郁。但是,他仍然有進取之心,他月夜遊寺正是消釋抑郁的具體行為。在政治漩渦中損傷了的心靈只有在清涼的無所掛礙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復,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尋求精神的寄托。何夜無明月臨照,何處沒有竹枝柏影,卻很少有“如吾兩人者”。廣袤的時空對“吾兩人”的以大襯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見,情感深蓄在語詞之中。而這種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現為曠達。作者不是沈溺於感情的深淵中,而是尋求解脫。這種曠達情緒反映了這個時期蘇軾的思想狀況,也使這篇散文顯得瀟灑、雋雅。 (選自《古今名作鑒賞集粹》,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