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曾說:中國文化史上,幾個時代從來都是拿來比較的,文學說?唐宋?,畫是說?宋元?,學術思想是說?韓松?都可以算宋代的。啟蒙思想家嚴復說:?如果研究人們的思想和政治習俗的變化,趙宋史是最合適的。今天成為現象的中國,沒有以德報怨的理論,是宋人創造的,1989年就可以斷言。?陳寅恪先生說:?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了幾千年,在趙宋時期達到頂峰。逐漸下降後,最終會恢復。?
宋代歷史上有很多看似矛盾的現象,有廣闊的理解空間。例如,在中國主要朝代的企業家君主中,只有趙匡胤是職業軍人出身。但趙宋時期對外軍事作戰以缺乏競爭著稱。趙宋王朝趨於務實,卻塑造了許多或嚴謹或浪漫、多才多藝、善於思辨的傑出歷史人物。對於當時政局的特點,有的學者批評是君主專制,有的則認為是中國君主專制時期?最自由的思想?句號。
占主導地位的領土與季風區壹致
在中國歷史上,如果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勢力相對平衡,農耕民族就不容易把統治觸角伸向草原地區和遊牧地區,反之亦然。
宋朝(包括北宋、南宋)統治的疆域,遠非漢唐可比。(歷史新知)但是北宋繼承的五代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分裂最徹底的時代。北方連續五個朝代,周圍分布著十個割據政權。北宋結束了這種重疊的分裂,其統治的深度是前朝無法比擬的。
如果將北宋的疆域與自然地理區域進行疊加,我們會看到其疆域與東部季風區邊緣高度重合。東部季風區是傳統農耕區,而幹旱的西北地區是遊牧民族較為活躍的地區。在中國歷史上,如果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的勢力相對平衡,農耕民族就不容易把統治觸角伸向草原地區和遊牧地區,反之亦然。古人是怎麽想的?中國?其實就是壹個訂單模式的核心,輻射到邊緣。袁庚聯盟?在宋和廖的誓言中,我們看到了嗎?保持妳的界限?說,?邊框?* * *內的意識更加鮮明和強烈。
我們的教科書壹直說宋朝是壹個?貧窮和虛弱?句號。?貧窮?指國力和財政的貧困和窘迫;?軟弱?指在對外競爭中,特別是軍事競爭中實力較弱。
但美國學者費正清認為,北宋和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說。每當人們查閱中國文獻中任何壹部具體的科技史料時,往往會發現其主要著眼點都在宋代,無論是應用科學還是純科學。?被馬克思稱為?預言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指南針和印刷術,其關鍵改進期、應用普及期和向外傳播期都在宋代。
理性務實的執政理念
宋太祖看到了大門上的題詞?朱雀門?。於是我問隨行的趙普,中間加壹個?什麽?文字有什麽用?趙普回答,是嗎?語言幫助?。毛笑著說,有什麽事嗎??
五代四君八姓,壹* * *只維持了53年。趙匡胤穿著壹件黃色的長袍。大多數人大概認為這只是曇花壹現的第六代。但是這個王朝已經穩定了。法寶是什麽?反欺詐政策?其核心精神是防微杜漸。宋太宗把守律法概括為?什麽是預防,什麽是制造?。壹切都要提前防範;用深思熟慮的方式限制它。
我們以科舉制度為例,看看宋朝發生了什麽。李繼剛?用什麽?呼籲和平?相輔相成的具體做法。?李繼剛(提綱)?就是建立壹個體系。?呼籲和平?指的是能啟發天地,使萬物充滿和諧的天然氣。
唐代考生往往在考前將作品送給達官貴人甚至考官。被推薦和賞識的考生被錄取的機會更多。到了宋代,科舉發展出了篆刻(貼名)、臨摹等技術操作方法,使得考官即使管了也很難操作。蘇軾當考官的時候,剛好他的壹個學生考了科舉,大家都覺得是天賜良機。但是,說到拆單,被保護人在名單上就不得而知了。
歐陽修稱宋代科舉制度?無情如自然,公平如平衡?。身居官職者,不保證世代傳承;而缺少家庭背景的平民,如果能脫穎而出,就能進入仕途。歐陽修4歲喪父,買不起紙筆。他用蘆葦桿在地上畫漢字。範仲淹也畫粥,堅持學業。根據保祐四年入學考試記錄,考上該系的有601人,其中官僚184人,平民417人。
士大夫政治:敢為天下事
他們認為?世界?誰,是中國的天下,諸侯的天下,天下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為了這個?世界?學者們有壹種深切的關註和由衷的責任感。
在中國歷史上,雖然儒家文化壹直占主導地位,但儒家的繼承者們作為壹個群體,在政治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直到北宋時期才出現的現象。士大夫政治。
公元1004年,遼軍在益州作戰,有大臣建議退守四川。丞相寇準挺身而出,建議用親征。皇帝很不情願地去了北方,但他不想再去北方了。他覺得黃河至少有壹道天然屏障。殿前,高瓊在寇準的支援下指揮。我急著讓禁衛軍上戰車,就僥幸去了北城。。前面的軍士看到龍旗歡呼起來。當時遼國大將蕭塔瀾被宋射殺,影響士氣。雙方都決定講和。
真宗的底線是不放棄祖上留下的土地,銀絲數量限定在654.38+0萬兩。寇準下令曹利用不得超過三十萬。曹利用?如果妳用30萬還合同?。這個數額對宋朝的財政有什麽影響?河北在和平時期開設宋遼交易會,官方營業稅通常達到40萬兩。
範仲淹認為,凡事為天下、為國、為國考慮,而不僅僅是諾諾對皇帝的服從,這叫大忠。?世界?誰,是中國的天下,諸侯的天下,天下的天下,不是皇帝的天下。為了這個?世界?學者們有壹種深切的關註和由衷的責任感。他們中的許多人不僅是政治家,還是學者、作家和實幹家。他們的追求概括為?內聖外王?心靈要達到聖賢道德修養的境界;在世界社會中建立王道秩序。當時的士大夫?張口時事,談何爭光?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說,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自由的時期之壹。
宋神宗很大程度上依靠王安石來推行新法。王安石意誌堅強,經常用刺耳的話和表達,但皇帝改變了主意。王安石和朋友相處,也是遵守原則的。他和司馬光曾經是摯友,但隨著新法的實施,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最終分道揚鑣。王安石有深厚的文學造詣。蘇軾在道觀西太乙宮看到墻上有王安石的詩。柳葉青黑,荷花夕陽紅,美不勝收。三十六陂春水,白石想看江南。三十年前在這裏,我的父親和哥哥拿著我的東西。今天,我再次回到白壽,如果我想找到過去,我會迷失。?沒辦法?關註很久?,說:?這只老野狐也沒事。?
?天氣不足以懼,祖宗不足,人言不足。?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範仲淹、王安石革新政治的野心沒有得到根本實現;但是他們的做人和學習精神,最近壹直影響著中國。1972年,* *在會見日本首相田中角榮時提到王安石?三缺?;08年,* * *還在發布會上談到王安石?三缺?。
古今社會的變遷
如果把宋代放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可以看到它經歷了壹個重要的社會變革過程,逐漸走向了大眾化、世俗化和人文化。
錢穆先生曾說:論中國古今社會的變遷,最重要的是宋朝。宋代以前,壹般稱為古中國;宋朝以後,中國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對後代來說都是不變的。?日本學者佐佐木康彥將其概括為社會結構的變化,中國從以農村為導向轉變為以城市為導向;也是文化狀態的變化,從濃厚的宗教氛圍到壹個蓬勃學習的時代。
壹是經濟運行方式發生變化。宋代沒有國家分配土地的制度,土地交易頻繁。政府熱衷於審查土地買賣合同和租賃合同是否完整。財富流動迅速而頻繁。便宜不壹定要便宜,窮不壹定要有錢?。
自古以來,農耕就被認為?本。宋人提出士農工商皆商。165438+20世紀初,非農稅收比重首次超過農業稅。法國漢學家謝赫奈說,在精英和大眾群體之間出現了壹個非常活躍的階層,即商人。它們不僅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繁榮,也將商業的觸角延伸到了農村。唐天寶統治時期,每年鑄錢約32萬元,到宋神宗時已達500萬元。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出現在北宋。
美國學者郝若蓓有壹篇關於宋神宗時期的文章,中國的鐵產量是7。5萬噸到654.38+0.50萬噸之間,相當於654.38+0.640年英國鐵產量的2%。五倍到五倍,可以和18世紀初歐洲的鐵產量相比。5萬噸到654.38+0.8萬噸。
第二,教化民眾的教育,唐朝的學生可能因為父輩和祖輩的地位不同而進入不同的學校。宋代官學充分淡化了學生的身份背景。即使是掙紮著謀生的下層階級的人,也不得不每天省下壹兩個便士,讓他們的兒子將來有機會入學。宋代書院是官學的補充,提倡獨立於選取士的教育理念、學術思想和人生價值。到了宋代,科舉落第的人,要麽招集弟子講學,要麽影響公共事務。蒙學不僅僅是教孩子讀書,最重要的是把儒家的思想、價值觀、核心理念變成現實的社會規範,傳播到民間。
三、城市景觀的變化唐代長安城格局井然,尊卑分明。而開封和臨安,卻沒有整齊劃壹的廣場和市場,而是壹個官、私、商混雜的市場狀態。開封河流眾多,市內有各種宗教活動場所。群眾喜聞樂見的戲劇、曲藝表演等大眾文化,在瓦房(瓦房)、勾欄中顯示出雛形。
如果把宋朝放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可以看到從唐朝到宋朝發生了壹次重要的社會變革。如果言簡意賅地概括清楚,可能概括為大眾化、世俗化、人文化。它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卓越成就,它在制度方面的獨特成就,它對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和影響,使它不愧為歷史上文明繁榮的光輝舞臺。
(本文是作者為部級領導幹部做的歷史文化講座,有刪節。)
?
作者簡介:鄧曉楠,1950,北京人。1978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史專業,1985獲得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7月1997聘為教授,1998任博士生導師。主要著作有《宋代文官選拔制度的各個方面》、《學績?資歷?唐宋文官考試制度側記及北宋初期政治述略。現任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中國歷史學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