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抑後揚 癩蛤蟆 600字以上
壹直以來,我懼怕許多動物。其中就有癩蛤蟆。我怕癩蛤蟆,首先是因為癩蛤蟆的外表非常醜陋:扁平的頭部長著兩只渾濁的眼睛;肥短的身體上,滿布著凹凸不平的“癩疙瘩”,渾身似乎都是粘嘰嘰的,讓人壹看就唯恐避之不及,急忙跳開。癩蛤蟆雖然和青蛙是近親,外表也有點兒相似,但哪裏像青蛙般地討人喜歡——青蛙有瘦長苗條的身材,翠綠的背上還長著三道白色條紋,長長的後腿彈跳力極強,伸出長舌吞蚊子和蹲在荷葉上萌萌噠的形象,曾經被許多名畫家載入畫冊;甚至連青蛙的叫聲都被斯文地稱為“蛙鳴”,進入過許多古代詩人的名詩歌賦中。而民間的許多俗話,卻都是貶低癩蛤蟆的。如:“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是說那些自己長得非常醜,卻還想追求漂亮姑娘的人;“癩蛤蟆跳到腳背上,不咬人但膈應人”,是形容某件事物像癩蛤蟆壹樣,讓自己惡心......等等等等,不壹而足,可見癩蛤蟆確實是不討人喜歡的動物。但自從我看過壹些科普讀物後,就改變了對癩蛤蟆的看法:癩蛤蟆學名叫蟾蜍,既是比青蛙還有能耐、每日能吞吃蚊子無數,具有“消滅蚊子冠軍”之稱的動物,也是非常有經濟價值的動物——癩蛤蟆的“癩疙瘩”裏提煉的粘液,經過加工,是中藥裏的名貴藥材蟾酥;癩蛤蟆的頜下有壹小塊蛋白質含量非常豐富的物體,叫蛤蚧油,也是名貴的保健品......總之,癩蛤蟆全身都是寶,人們真不應當那樣鄙視癩蛤蟆,厭惡癩蛤蟆。雖然今後,我不會因此而不再懼怕癩蛤蟆了,更不會因此敢跟癩蛤蟆近距離親近了,但我會放棄對癩蛤蟆的偏見,並且向同學們宣傳有關癩蛤蟆的科普知識(哎呀!應當改稱它為蟾蜍了),認可它對人們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