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雕像的誕生
讓“廢料”逆襲成傳世佳作。
大衛雕像是米開朗基羅年僅29歲時完成的。壹經展出,便驚艷了無數觀眾。大衛代表了壹個時代,雕塑藝術的最高峰。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展現了陽剛、雄壯的美,被人們公認為是男性美的最理想化的象征。
那麽,他是怎麽制造大衛的呢?這就要從米開朗基羅的學藝之旅說起了。
米開朗基羅的壹生。
藝術從這裏開始。
米開朗基羅出生於1475年。他從小身體虛弱,卻堅韌好學。十幾歲時,米開朗基羅學習拉丁語、數學和文學。
13歲時,米開朗基羅進入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吉蘭達約的畫室,接觸繪畫藝術。從壹開始,他就表現出驚人的天賦,並很快掌握了各種技能。之後被推薦給當時大名鼎鼎的洛倫佐·美第奇。米開朗基羅,15,6歲,才華橫溢,受到洛倫佐·美第奇的喜愛和器重。
米開朗基羅接受了美第奇家族的資助,在美第奇家族建立的藝術學校繼續學習古希臘羅馬的繪畫藝術,向當時各行各業最優秀的大師們學習,為他日後的藝術生涯奠定了基礎。
18、9歲時,米開朗基羅到聖斯皮裏托修道院解剖屍體,從事解剖研究,為他日後準確完整的雕刻和繪畫技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的第壹件讓世界驚訝的作品是米開朗基羅年僅23歲時創作的《悼念基督的聖母院》。如果給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作品命名,《悼念基督的聖母院》應該位列前三。
這座聖母悼念基督的雕像讓世人認識到,米開朗基羅精湛高超的技藝讓他接受了大衛,壹個無人敢接受的“命令”。
2.“大衛”雕像
“沒有人敢接受的命令”
“大衛”的故事是西方社會常見的主題。
故事是這樣的:有壹個叫大衛的小男孩。在戰場上,他與壹個名叫歌利亞的魁梧巨人進行了壹場單挑。最後,大衛用壹塊石頭作為武器打暈了歌利亞,取下了巨人的頭,贏得了故事。
米開朗基羅收到的大衛訂單是壹個“失敗的訂單”被放棄。據說這件大理石石雕大衛(壹種巨大而罕見的寶石)是壹個“燙手山芋”,因為之前的雕塑家用力過猛,才到達米開朗基羅手中,無法完成。
3.高超的技巧和完美的想法
把汙穢和腐爛變成稀有和縹緲
米開朗基羅以其高超的技藝和巧妙的構思,利用這塊大理石缺失的壹角,順應潮流,將其塑造成大衛擡腳的位置,創造出了大衛,震驚世界,與以往所有藝術家完全不同。
當其他藝術家創作大衛時,他們描繪的是勝利的時刻。大衛永遠是贏家,要麽踩著巨人的身體,要麽抱著巨人的頭。
另壹方面,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非常特別。他選擇了年輕的大衛而不是巨人歌利亞。開戰前的那壹刻,大衛全身緊張,看著前方,全身充滿了力量。觀眾可以非常直觀地從中感受到極度緊張的情緒和顫抖的感覺。
4.雕塑藝術
“不回頭”的藝術
大理石是壹種讓人不會後悔的材料。當時質量好的大理石價格昂貴,大理石的塑造需要藝術家的技藝。
用大理石做雕塑,只能做“減法”。大理石的質地非常堅硬。在雕刻時,藝術家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用錘子和鑿子慢慢雕刻,但不能用力過猛。如果他們不小心碰掉了,就會浪費寶石。
藝術家每壹次雕刻,都需要“入心”。在雕刻之前,他需要詳細反復地思考雕像,確定雕像的所有角度和形狀。
5.大衛的偉大地位和影響
“上帝之手”的創作內涵
大衛的美被認為是最理想化的男性美,但米開朗基羅卻故意為“完美”的大衛創造了壹只“不完美的上帝之手”。
根據傳說,打敗巨人歌利亞的大衛是個少年。
米開朗基羅在創作大衛的時候,特意放大了大衛右手的比例,註重深度描寫。這使得大衛的右手充滿力量,右手青筋外露,蒼勁有力,以此來表達年幼的大衛之所以戰勝巨人歌利亞,是因為受到了上帝的保佑。
“畫龍點睛”的處理方法
大衛之所以英俊迷人,極其傳神,是因為米開朗基羅用了“畫龍點睛”的手法。
在處理大衛眼睛的瞳孔時,米開朗基羅使用了凹凸雕刻技術。如果妳放大仔細看大衛的瞳孔,妳會發現瞳孔是兩個心形的。大衛在米開朗基羅布置眼睛的時候,進壹步考慮了完工後的觀賞效果。
這種處理技術給大衛壹種生動的高光效果。
當然,大衛的美遠不止於此。這段話準確地概括了它的內涵:
“在雕刻的過程中,米開朗基羅註入了極大的熱情,他所創造的不僅僅是壹座雕像,而是思想解放運動和藝術表達的象征。作為壹個時代和最高境界的雕塑作品,《大衛》在藝術史上永遠放射出無盡的光輝。”
6.西斯廷天花板畫
開朗基洛的“神性”創作作品
除了大衛,另壹件讓米開朗基羅成名的傑作是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壁畫。
歌德曾經說過,
“不到西斯廷,永遠不知道壹個人的能力能達到什麽程度。”
西斯廷天頂畫到底說了什麽?
西斯廷繪畫是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繪制的天花板壁畫。
天花板上的這幅畫是壹個巨大的長方形,長40米,寬13米,空間約500平方米,從地面到天頂的高度為18米。巨大天花板上的這幅壁畫精美絕倫,氣勢磅礴,給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
這幅畫描繪了創世紀,這是聖經的前九個故事。
畫面中央描繪了上帝的起源:上帝創造了太陽、月亮和草木,上帝創造了大地和水,上帝創造了亞當,上帝創造了夏娃,然後亞當和夏娃犯了原罪被逐出伊甸園,接著是諾亞的貢獻、洪水和諾亞的醉酒。主體旁邊畫著12先知和女祭司,整個天頂畫描繪了343個人物。
構思極其精妙,驚艷了無數觀眾。
7.名畫都是這樣畫的。
西斯廷天頂畫精美絕倫,但同時,其創作難度與壯觀程度成正比。
米開朗基羅在畫西斯廷天頂之前只接受了壹年的正規繪畫教育。而且這幅畫是要畫在天頂上的,天頂離地面18米,相當於6層樓的高度。在高海拔地區畫畫是非常困難的。
超級素描技巧
完成“不可能的任務”
米開朗基羅,雖然只受過壹年的繪畫教育,但作為頂級雕塑家,他有自己的絕活:繪畫經驗不夠,就用素描來彌補。
那時候做雕塑用的好材料都很貴。在雕塑之前,藝術家們常常在紙上詳細地描繪各個方向的物體,並從各個角度精確地塑造它們。
作為當時最傑出的雕塑家,米開朗基羅憑借其深厚的素描功底和超人的天賦,以雕塑家的身份完成了西斯廷教堂繪畫工程,這讓許多專業畫家望而卻步。
米開朗基羅將他的雕塑技巧融入天頂畫的創作中。畫中的人物有很強的立體感和雕塑感。整個天頂畫面積巨大,整體布局和畫面構圖都很完美。
超高難度的繪畫姿勢
常人達不到的毅力和堅持。
在高海拔地區畫天頂是極其困難的,尤其是畫時所用的姿勢是正常人難以忍受的。
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是壹個巨大的長方形空間,面積近500平方米。從地面到天花板高度為18米,相當於六層樓的高度。在空中繪畫對生理和心理都是巨大的挑戰。
米開朗基羅,畫西斯廷天頂畫花了四年多。從1508到1512,他每天都擡著頭,舉著胳膊,做出極其難受和高難度的繪畫手勢。從日出到日落,他年復壹年守了1000多個日日夜夜。
在米開朗基羅的這首自傳體詩中,記錄了他繪畫的心情:
“慘烈的動作讓我的脖子腫了起來,肚子被強力撐開,胡須朝天,頭仰在空中,胸膛扭曲得像個女妖,畫筆壹直掛在臉上,臉被畫得像地板,腰被擠到肚子裏,屁股被撅成配重,雙腳淩亂,眼睛朝天,胸膛被拉長,身體被綁在身後……”
在這四年裏,米開朗基羅切斷了與外界的壹切聯系。他幾乎獨自完成了這幅畫。
除了必要的人力物力供應,米開朗基羅親自上陣。搬梯子,調顏料,天上畫,顏料滴在臉上流到眼睛裏,脖子保持壹個姿勢太久,嚴重到變形。經過多年的創作和努力思考。
歷經四年,1000多個日日夜夜,無數的汗水和心血,米開朗基羅終於完成了它,這是壹部人類文化藝術的史詩。
這也難怪,除了“文藝復興三傑”,世人還稱米開朗基羅為“有史以來第壹藝術家”。
當我們談論藝術時,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麽?是藝術家的精美作品嗎?
我想,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藝術家,除了他自己極具個性和價值的藝術作品,就是他多年來不斷攀登藝術高峰,永不放棄時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