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國古代對於狻猊的描述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對於狻猊的描述是怎樣的

狻猊本是獅子的別名。傳說中龍生九子之壹,排行老五,是壹種猛獸。形如獅,喜煙好坐,佛主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壹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相關記載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唐朝牛上士在《獅子賦》寫道:

窮汗漫之大荒,當昆侖之南軸。

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

陸容《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花蕊夫人《宮詞》:“夜色樓臺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棱。”觚棱,堂殿上最高轉角處。

《穆天子傳》:“狻猊野馬,走五百裏。”《註》:“狻猊,師子,亦食虎豹。”

龍生九子 的幾種版本

壹說:囚牛 | 睚眥 | 嘲風 | 蒲牢 | 狻猊 | 赑屃 | 狴犴 | 負屃 | 螭吻

另說:赑屃 | 螭吻 | 蒲牢 | 狴犴 | 饕餮 | 蚣蝮 | 睚眥 | 狻猊 | 椒圖

其他:螭 | 麒麟 | 犼 | 貔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