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編成於春秋時代的《詩經》***三百零五篇,為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前11世紀)至春秋中期(約前7世紀)的作品。其書原稱為《詩》或《詩三百》,西漢起稱《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
關雎為十五國風之首。《關雎》是壹首民間情歌,寫壹個男子在河邊遇上壹個采摘荇菜的姑娘,姑娘的美貌、嫻靜和勤勞引起了他強烈的愛慕之情以致日夜思念,夢中亦不可忘懷,甚至希望有朝壹日能親近她、娶到她。作品中作者將男子心態的變化與情緒的波動表現得淋漓盡致,情感真切而不猥褻,表現了人們對人類美好愛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