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關於春節勞動的詩句

關於春節勞動的詩句

1.關於勞動的詩句

1、《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3、《歸園田居》 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4、《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2.關於勞動的詩句

1、鋤禾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漁者北宋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3、蠶婦北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4、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5、憫農唐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3.勞動節的詩句

1、鄉村四月宋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2、貧女唐秦韜玉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3、農家望晴唐雍裕之

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

白發老農如鶴立,麥場高處望雲開。

4、蠶婦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5、江上漁者宋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沒風波裏。

6、《觀刈麥》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7、《憫農》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五壹勞動節的古詩

五壹勞動節的古詩如下:1、《憫農》唐·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2、《江上漁者》宋·範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入風波裏。3、《采蓮曲》唐·王昌齡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4、《歸園田居》晉·陶淵明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5、《鄉村四月》宋·翁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6、《田家》宋·範成大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5.關於勞動的古詩名句

蠶 婦

張俞 昨日入城市, 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 不是養蠶人。

憫 農 李 紳 春種壹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閑田,

農夫猶餓死。 江上漁者 範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 出入風波裏。

觀刈麥 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6.關於勞動節的詩

關於勞動的詩 1、《歸園田居》 晉·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2、《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3、《四時田園雜興》 宋·範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4、《觀刈麥》 唐·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

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簟食,童稚攜壺漿。

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

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 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5、《勞動者》 勞動者! 天下最容易接近的是泥土 以及和泥土相依為命的男人和女人 他們以勞動的方式 同這個世界真情對話 他們漂泊過的所有地方 都生長發展史和進化論 蘊含豐富且平易自然 6、《勞動最光榮》 太陽光金亮亮 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 鳥兒忙梳妝 小喜鵲造新房 小蜜蜂采蜜忙 幸福的生活從哪裏來 要靠勞動來創造 青青的葉兒紅紅的花 小蝴蝶貪玩耍 不愛勞動不學習 我們大家不學它 要學喜鵲造新房 要學蜜蜂采蜜糖 勞動的快樂說不盡 勞動的創造最光榮 7、《五月》 大地的五月, 禾苗的青春期; 冬小麥抽穗灌漿, 桃李杏掛果壓枝。 壹幅幅勞動的油畫, 展現著萬物的勃勃生機; 滿目綠色為天地打氣, 熱烈的五月容不得半點消極! 五月,勞動的盛日, 春勤的光彩壹切都那麽現實; 迎新春的壯誌,在五月 都長成花花綠綠的詩句。

除舊歲那陳腐往事, 早已被春雨刷洗; 五月,人生將迎接 更加壯觀的更加紅火的夏季。 五月, 看著自己的雙手是多麽有力; 五月, 看著自己的雙腳該走出怎樣的奇跡。

五月的大地與時俱進, 秋天才會有金色的果實; 五月的人生紮紮實實, 就經得起酷暑天的狂風暴雨。 五月 檢驗勞動盛日; 財富是勞動, 勞動是財富。

不勞而獲, 永遠都該予以鄙視, 讓五月變成歌頌勞動的警句, 會促使億萬心靈變的美麗! 8、《工人》 工人, 我以為是財富之神; 壹磚壹瓦蓋高樓, 壹鎬壹鏟挖金銀; 壹經壹緯織錦段, 壹錘壹斧造巨輪。 開火車,開汽車, 煉鋼,煉鐵,煉黃金。

沒有工人修大道, 怎麽高速通往幸福門。 工人,別人該尊重, 工人,自己該自信! 社會分工當工人, 就把自己當成神。

9、《工程師》 火箭上天要設計, 摩天大樓要設計; 高速鐵路要設計, 爐竈,餐桌要設計。 精密的計算, 完美的想象力; 工程師的大腦, 要勝過壹百臺計算機。

有了工程師的智慧, 才會有現代生活的美麗! 10、《五壹黃金周即將》 風暖了 雨也柔了 陽光壹露 我們心情無比的燦爛 五壹黃金周即將 我為誰安排 誰安排了我 我又將在堵塞的海陸空路面 氣喘噓噓的 把人民幣整百整百地數去 景點中每壹張怡人的笑臉 就是壹張驚人的門票 我在娛樂中把心擱淺 我在為誰買單 房子?車子?還是心情 全國的跑,滿世界地飛 抓緊時間把這七天消費 腿酸了 心也倦了 生命中卻憾留下壹絲無以言說的無奈 誠然誠然 我變成金錢的主宰 金錢又何嘗不奴役了我 五壹黃金周即將 壹路讓人留戀忘返的風景 十分溫馨的服務 在陽光燦爛的五月是否 又將被多少虛偽與虛榮腐蝕 11、《為五壹勞動節作詩》 在那個久遠的年代 1886年的5月1日 壹群樸素的勞動者 為了爭取應有的權益 走上街頭 從此後 人們記住了這個日子 從此後 勞動者的聲音 變得愈加雄壯渾厚 我們不會忘記 當侵略者的鐵蹄 踏破我美麗山河的時刻 無數勞動者 拿起了刀槍 用他們血肉之軀 譜寫出壹曲曲 抗擊侵略 還我山河的壯歌 我們不會忘記 在那個烽煙四起的年代 無數勞動者 聚攏於正義的紅旗下 為了國家的解放事業 拋頭顱灑熱血 演繹出壹幕幕 鐵骨忠魂的歷史巨篇 我們不會忘記 在新中國百廢待興的那段艱難歲月 還是我們的勞動者 硬是用他們的雙手 用他們不畏艱辛的意誌 用他們報效祖國的忠貞 從壹片廢墟瓦礫中 托起了壹個富強美麗的華夏民族 今天 我們更不能忘記 那壹座座新式的廠房裏 那壹個個熱火朝天的工地上 我們的勞動者們 依然在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 用他們對國家 對民族最樸素的信仰 夜以繼日任勞任怨 今天 當拿起筆的時候 我的心中開始熱血沸騰 因為我在驕傲 因為我也是勞動者 因為我也在為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 而默默工作 今天 我想大聲的喊出我心中的激動 勞動者我們也是最可愛的人 12、 站在紅五月首端 深入勞動者中間 感悟陽光裏那跳躍的音符 壹不小心 滴落下來 打動了無聲的果林 沈寂的大地上 頓時響起勞動的那支勁歌 回蕩在億萬勞動者心中 回蕩在藍天白雲之間 震落滿樹鳥聲鋪紅掛彩的早晨 情不自禁陽光雨露春風 催開著城市的文明之花 催長著鄉村的勞動之果 滿眼的美景在飄飛的音符下 歡快傳唱著勞動之歌勞動之歌 帶來春播的佳音 捎去夏耘的希冀 令大地充滿詩情 任金秋點染畫意 勞動之歌永唱不衰 音符般自地底不斷拱出 豐碩的果實味美香甜。

7.關於春節的古詩

關於春節的古詩,現代中國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聲中壹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寫得熱鬧生動,有新年的歡樂氣息,也有清新的涵義,因此在民間廣為傳頌,歷經數代而難被人遺忘。王安石這首詩中,出現三個和春節有關的具體意象:爆竹、屠蘇和桃符,這是中國人過年的習俗。爆竹,是發明了火藥的中國人的壹個創造,過年放爆竹的習俗,千百年來延續至今,是中國人除舊迎新的特殊方式。

除夕夜,新年鐘聲敲響時,中國大地上四面八方響起的鞭炮,也許是地球上最熱鬧的聲音。春節早晨起來,地上到處可見鞭炮的殘屑。記得很多年前,我曾為《文匯報》的春節畫刊題詩,其中有幅版畫,畫面無人,只有農家院門,門上貼著紅春聯,門前壹地鞭炮的碎屑。我的詩句寫些什麽已經淡忘,但那畫面還清晰地記得,這畫面的涵義,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壹看就知道是過春節。這幅畫的情景,其實可以用古人的詩句來描繪:“新歷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這是唐代詩人來鵠的詩句。元代大書畫家趙子昂也有壹首七絕寫春節放爆竹,寫得比王安石熱鬧得多:“紛紛燦爛如星隕,霍霍喧逐似火攻。”

關於爆竹,範成大的《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如果用來描繪現代人迎新春時的喧鬧景象和內心祈禱,也無不可:

食殘豆粥掃塵罷,

截筒五尺煨以薪,

節間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將仍疾走。

兒童卻立避其鋒,

當階擊地雷霆吼。

壹聲兩聲百鬼驚,

三聲四聲鬼巢傾。

十聲連百神道寧,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卻拾焦頭疊床底,

猶有余威可驅癘。

範成大詩中的爆竹,是將竹竿在火中烤熱後擊地爆炸,發出“雷霆吼”,這是真正的爆竹。用紙和火藥制鞭炮,大概是後來的事情了。

王安石《元日》詩中寫到的“屠蘇”,壹說是指酒。屠蘇酒,據說是用壹種叫屠蘇的草浸泡的酒,只是現在無人知曉屠蘇草為何物,有人認為這就是江南壹帶的茅草。也有另壹種說法,屠蘇,是壹座草庵名,有人在庵中浸泡成藥酒,能健身強骨,此酒便被稱為屠蘇酒。古時風俗,正月初壹全家老小要聚在壹起喝屠蘇酒,先幼後長,輪流敬酒,最老的長輩總是最後喝。蘇子由晚年詩中曾寫道:“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余”,描寫的就是這種習俗。

“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是桃符。桃符,是畫著神像、寫有神像名字的桃木板,也就是門神。正月初壹清晨,將桃符掛在門上迎新避邪,這也是古代民間的壹種習俗。到後來,其實是用寫在紅紙上的春聯替代了古時的桃符。王安石這句詩,近代很多人有想象力豐富的解讀,說這是指新生事物總是要取代沒落事物,表現了詩人鼓吹改革的新進思想。這樣的解讀,聯系王安石的身世經歷,不算牽強,不過,我還是在這首詩中更多感受到迎接新春的歡悅。

陸遊的七絕《除夜雪》,寫的也是除夕夜守歲迎春節:

北風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歲除。

半盞屠蘇猶未舉,

燈前小草寫桃符。

詩中所涉,正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屠蘇和桃符。窗外大雪紛飛,詩人獨自在屋裏喝酒寫春聯,迎接新年來臨。這首詩,雖沒有《元日》的歡慶氣氛,卻是過年時壹個寂寞文人形象的生動寫照。

趙麗宏

8.新年節勞動節中秋節各有什麽古詩

有關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春節的婉約派古詩詞:

1、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端 午

(唐)文 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水調歌頭》

(宋)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4、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9.五壹勞動節詩句

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裏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田家晝出耘田夜織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1、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3、晨星裏荒匯。戴月荷鋤歸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5、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6、刺繡五彩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李紳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觀刈麥白居易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

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作者: 杜甫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壹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誌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取笑同學甕,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誌,瀟灑送日月;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以茲誤生理,獨恥事幹謁。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沈飲聊自適,放歌破愁絕。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霜嚴衣帶斷,指直不能結。

淩晨過驪山,禦榻在嵽躡。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中堂舞神仙,煙霧蒙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群水從西下,極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撐聲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老妻既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饑渴。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吾寧舍壹哀,裏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豈知秋禾登,貧窮有倉卒。

生當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鴻洞不可掇。

張俞蠶 婦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敢將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

(秦韜玉《貧女》)古風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江上漁者範仲淹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壹葉舟,出入風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