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唐朝:杜牧
zhéjǐchén shātiwèI Xiāo,zì jiāng mó xǐ rèn qián cháo?
壹把殘破的鐵戟沈入沙底,不翼而飛,磨洗之後才發現這是赤壁之戰的殘跡。
唐·馮·布·yǔ
如果東風不給周瑜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勝利,二喬被關在銅雀臺。
翻譯
在赤壁的泥沙中,有壹把斷戟,還沒有完全生銹。磨洗後發現是當年赤壁之戰遺留下來的。要不是周瑜方便借東風,恐怕曹操會贏,二喬會被關進銅雀臺。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詩人經過著名的赤壁古戰場,感受三國時期英雄的成敗而寫的。詩人認為歷史人物的成敗是偶然的。杜牧的絕句掀起了詩人詩歌的討論。“赤壁”,山名,位於湖北省浦陰縣西北,長江南岸,對岸是武林。相傳是孫權、劉備、曹操大軍決戰之地。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周瑜指揮吳軍,作為主力,用火攻擊敗了曹操的80萬大軍,成為歷史上的英雄。詩人看著古戰場的遺跡,想到自己的經歷,他有所感悟。
做出贊賞的評論
“鐵不賣,洗之則認。”斷戟埋在沙裏,指出這裏的歷史情況。戰戟的碎沙沒有被侵蝕,暗示著時過境遷,物是人非的感覺,為下面的表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東風不與周郎,銅雀春鎖二喬。”這是壹個爭論。周瑜用火戰勝了遠超自己的敵人,卻能以火攻之,是因為決戰時刻發生了強烈的東風,所以詩人評論了這場戰爭失敗的原因。它間接地描寫了兩位著名美女的命運,暗示了勝利後和孫、劉失敗後的情況。
百度百科-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