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或簡答:中國詩歌學會
現代詩歌團體。1932於9月在上海成立,由左翼聯盟詩歌組組織,穆、楊騷、森保(任俊)、蒲風(黃埔方)等為發起人。中國詩歌學會的任務是“研究詩歌理論,創作詩歌作品,介紹和爭取詩歌的大眾化”。(中國詩歌學會成立)除上海總會外,中國詩歌學會還在北平、廣州、青島、東京設立了分會。1933年2月,社刊《新詩》創刊(後改為半月刊、月刊),大部分分社也有刊物,湧現出王亞平、劉文等壹批青年詩人。中國詩社詩人的共同特點是:堅持革命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堅定地“把握現實”,以詩歌為武器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在藝術形式上,大力倡導和實踐詩歌的大眾化,“使我們的詩歌成為流行的曲調”(《新詩?發表詩歌”)。他們希望“通過常見的歌曲、歌謠、時調等形式,接受其流行、通俗閱讀、諷刺朗誦的優勢,並將其引渡到未來的詩歌中”(《我們的話》)。《新詩》還出版了《歌謠特輯》,出版了大量以民歌、歌謠、小調、鼓樂、兒歌等形式寫成的新詩。中國詩社建設新詩的主張和行動得到了魯迅、郭沫若、茅盾的關註和支持。1935年,當“國防詩歌”作為“國防文學”的壹部分被提出時,中國詩社的同仁們滿腔熱情地投入到抗日救亡運動的洪流中,並在1937年出版了《國防詩歌叢書》。抗日戰爭前夕,該團體停止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