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元稹的寒露詩

元稹的寒露詩

元稹寒露詩:吟誦二十四首齊詩寒露九月節。

九月寒露節是唐代詩人元稹寫的壹首關於節氣寒露的詩。寒露驚起秋夜,菊花壹看就黃了。千風掃落葉,萬裏雁隨太陽。化蛤為悲鳥,收田畏初霜。因知松柏,冬夏皆灰。

寒露來了,我驚訝地發現時間已經到了深秋;早上第二次看到菊花變黃。在千家萬戶面前,風似乎在掃落葉。萬裏晴空上,大雁似隨太陽南飛。變成牡蠣,為鳥兒感到悲傷;收割農田,怕早霜。所以我們知道,松柏之誌,無論寒冬酷暑,都是陰郁的。

深秋時節,鳥兒無處可尋。這時,海邊突然多了很多蛤蜊。由於蛤蜊殼的顏色和紋路與鳥類相似,古人認為蛤蜊是鳥類改變的,所以稱之為“鳥入水蛤蜊”。融蜆收割田還有寒露獨有的特點,表示秋天不多,莊稼要快收了。

尾聯,因知松柏,冬夏皆灰。也就是說,我們知道松柏的誌向,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都是灰暗的,顏色是綠色的。這首詩風格很正,內容簡單,三筆寫得工整,與元稹的詩風頗為相似,應該是元稹二十四節氣詩中的佳作。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是在敦煌文獻中發現的,有兩篇手稿。其內容如出壹轍,只是名字為,壹首是呂相公的《二十四奇》詩,壹首是袁相公的詩。如果沒有敦煌文獻的整理和挖掘,這組大氣節氣詩早就和我們失之交臂了。

有人認為這首詩不是元稹任宰相時壹個人寫的,而是壹部高端的集體打磨之作,代表了唐代壹定時期的官詩水平。細讀下來,我覺得這首詩很符合元稹的詩風。寒露時節的秋色,有水墨畫的意味,如藍天,黃葉地,北飛,山冷現藍,千山,萬水,林盡染,草盡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