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宗室和滿族詩人入關後,與漢族詩人的交往越來越多,相互影響,形成了清代頗具特色的詩歌流派,即北方詩歌,清逸豪放。滿族詩人的參與對清代北方詩歌流派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壹些滿族詩人隨軍隊出征,參加了許多重大戰爭。他們用詩歌寫下自己的所見所感,他們的詩歌或優美或蒼勁,風格獨特。有的滿族詩人行軍到蒙古大漠、新疆、西藏,邊塞在他們的詩裏荒涼淒涼。
其中,禪代、古八代、法倫、阿貴、阿奇、河浦、鐵保、德令哈、伊芙娜等都有令人驚艷的作品。伊犁殉難、被雍正帝贊為“豪邁”的鄂榮安留下的詩,就屬於這種風格。
鐵保在《Xi朝雅頌》卷四十四中以“鄂榮安”為名引雲:鄂榮安,字秀如,字虛亭,滿族,鄂爾泰,大學士。雍正癸醜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官至兩江總督加太子少府。攻打三等伯爵,死於伊犁,死得“壯烈”,拜趙祠堂。
鄂榮安雖隨父征戰山海關,但多次回到家鄉盛京,寫下了許多關於遼沈的詩篇,如《壽山朝陽寺》、《嵩山路》、《崇肅廣寧易地藏寺》、《崇武魯豫山》等。其中“八月十壹日從沈陽赴京,仍住滿居集”和“沈陽滿居集唱佛手”是回盛京時多次住滿居集的詩句。
最後壹個是七韻,裏面全是詩-
羅浮樹下第壹露,雲夢枝未霜。
先來的是妙果,妳來禪堂陪我。
把月亮掛在空中不討厭,座位下的花也有自己的香味。
永遠是善良的雲遮三海,永遠不是南飛。
滿居集,遺址位於沈陽小西門外十字街,1989正式命名為“滿居集街”。該寺建於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佛教高僧胡風在這裏創立了慈慧寺,人們稱之為“譚佳庵”。清初重建時,改名為滿居集,是皇太極過生日的地方。由於是祭奠的聖地,康熙皇帝在東陵參觀時,也來到曼居吉朝貢。他還用禦筆書寫了壹幅卷軸《遼海慈雲》和壹幅匾額《慈妙雲》。因為滿居集位於小西門外,在盛京到北京的驛道上,所以也成為那些年來往於京城和北京之間的官員和文人的住宿之地。許多詩人和學者在這裏留下了詩歌,僅《Xi潮涯歌集》就收錄了許多詩歌,如金良的《與傅紅安在曼菊記旅行》、於恒的《九月壹日西郊日出至曼菊記》、範建中的《重登曼菊記》。
鄂榮安選擇了壹個新的視角來寫曼菊吉的詩《沈陽曼菊吉佛手頌》。“佛手”,即“佛手柑”,是壹種像佛手柑果實壹樣的常青樹,明黃色,下端有裂紋,像半握著的手,有香味,在佛寺中常作為水果供品。鄂榮安的主題是誦經佛手,所以第壹副對聯就寫了佛手的出處:是佛經中提到的“盧浮宮樹”最先接觸到佛祖灑下的雨露,雲夢澤從盧浮宮樹上摘下來的時候還沒有結霜。詩人在幾句話中問道:為什麽只有佛手首先成為“妙果”,並被選為禪堂的供品?三言兩語,作者自己回答:天上掛著月亮也沒什麽煩心的,蓮花座下的花自然也就好聞了。在對聯的最後,詩人引用禦書《遼海慈雲》總結說,滿居集的情況不錯。遼沈地區的慈雲籠罩,他又問,妳有沒有從南方得到慈航普渡?這裏的“航行”指的是佛經中所說的“仁者航行”。在這首詩中,作者巧妙地將佛手做為滿居吉的祭品,希望三海平安,表達了詩人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