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南宋文學家沈約生平事跡的墓在哪裏?

南宋文學家沈約生平事跡的墓在哪裏?

《沈約傳》沈約是南北朝武康人,著有《晉書》、《宋書》等多部史書,開創了史書“家傳”的先河,是南北朝時期壹位有成就的史學家。沈約也是壹位著名的詩人,他開創的“永明體”為中國詩歌向現代詩歌的轉變做出了貢獻。沈約的生平事跡在《沈約傳》中有清晰的記載。

沈約的《宋書》

家庭出身

南朝講究門第,士族子弟享有特權,朝中官職由士族子弟壟斷。沈約出身江南,當時有“江東為英雄,莫強州與沈”之說,可見沈氏宗族的地位高於壹般士族。沈約的父親和祖先是南宋的大臣,他的祖父是宋朝的壹位將軍,他的父親是壹位太守,他因犯罪而被殺害。因此,盡管沈約的家庭背景顯赫,但他從小孤獨而貧窮。

沈約和梁武帝。

梁武帝·蕭炎在稱帝前也喜歡附庸風雅,並經常與壹群文士交往。當時南齊的竟陵王喜歡招徠名士,、、謝壹等八人經常出入竟陵王宓,被稱為“竟陵八友”。沈約和梁武帝關系密切。後來,蕭炎取代南齊皇帝成為皇帝,據說是沈約和“竟陵八友”的另壹位名人範蠡“勸說”的結果。可以說,在梁武帝稱帝之前,沈約和梁武帝既是朋友,又是“戰友”,關系非同壹般。

沈約之死。

沈約出身高貴,才華出眾。後人總喜歡把沈約想象成壹個英俊瀟灑的美男子,總喜歡從史書中尋找蛛絲馬跡來證明他的魅力。事實上,沈約很有才華,但他只是壹個普通人。所以,當他不再被梁武帝信任,被《布衣》中的官僚排擠時,他病了,瘦了,很快就在恐懼中死去,結束了他傳奇的壹生。

沈約墓513年,偉大作家沈約逝世,享年72歲。謚號“隱”,被稱為“梁隱侯”。那麽,沈約死後的靈魂在哪裏,沈約的墓在哪裏呢?

沈約的肖像

據清代史料記載,沈約墓位於德清縣武康鎮。據《德清縣誌》記載,沈約的墓地與戰國時期著名人物藺相如的祠廟在同壹個地方,即武康鎮林村。林村是著名的藺相如廟和沈約墓遺址。近年來,隨著各地“文化節”的興起,林村也開始舉辦文化節,為了向古代名人致敬,讓原本安靜的村莊名聲大噪,吸引了大量遊客。也有許多考古專家和文化名人聚集在這裏,希望找到他們想要的遺物或靈感,許多沈約的後裔也來這裏尋根。

當時,作為“竟陵八友”之壹的沈約,文采斐然,其詩歌和史書都有所創新,直接影響了後世的史書和詩歌創作。然而,沈約不僅是壹個抄寫員,也是壹個政治家。他的政治地位隨著梁武帝的登基而上升,他最終成為了壹名文學官員。然而,自古以來,沈約與梁武帝關系密切,但壹旦蕭炎稱帝,他們的身份就不壹樣了。

蕭炎自負而出名,但實際上他的智力造詣遠不及沈約,所以他嫉妒沈約。再加上沈約對門閥地位的重視,壹再強調門閥的優越性,讓不如沈約的梁武帝對老友的忠誠產生了懷疑。沈約知道梁武帝詭計多端,所以他很擔心。雖然梁武帝沒有直接殺死沈約,但沈約心臟病發作,不久就去世了。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沈約墓。

沈約的細腰“沈約的細腰”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浪漫奇聞。不知道來歷的人往往認為主角沈約是壹個風流瀟灑的人物,就像後人因為《唐伯虎點秋香》這部劇而誤以為唐寅是壹個“風流”才子壹樣。事實上,沈約細腰的由來與“浪漫”壹詞無關。反之,則暗示病體偏瘦。

後人想象中的沈約形象。

“沈約細腰”的典故出自《沈約傳》,見於《梁書》、《南史》。原文大意如下:沈約想當宰相,大家都覺得合適,但梁武帝壹直不允許。因此,沈約要求轉移註意力,梁武帝拒絕了。沈約很沮喪,他想退休回家,但他擔心皇帝會不滿意,所以他寫了壹封信給與他交朋友的徐勉。信中說我年老多病,每個月腰圍會減半分,經常勒緊褲帶,希望退休回老家。

沈約之後,關於沈約細腰的說法開始流傳,並被賦予了其他含義。在詩歌中,“細腰”多是描寫壹個人的身體因悲傷而變瘦,有時也用來形容壹個人苗條的身材,贊美他的外貌。同時,也有人借用“細腰”這個詞來形容細長的物體,比如人的腰帶。此外,“沈約的細腰”被後世的戲曲和* * *廣泛引用,用以指代男女相思病,形容日漸消瘦。不勝枚舉等等,往往因為作者的不同意圖而衍生出不同的含義。

歷史上,除了廣為人知的沈約瘦腰的典故外,還有很多其他因病致瘦的記載,尤其是南梁。如《沈約昭明太子傳》說:“身強,帶十,故斬二分。”。南梁簡文帝蕭綱寫了壹首題為《贈宜禮》的詩:“欲知之,必恨之,故可使衣闊矣”。可見當時很流行用“瘦腰”來形容病體變瘦。

沈約致力於學習,南朝文風鼎盛。不僅士大夫以詩為時尚,而且出現了“竟陵八友”這樣的浪漫文人,其中沈約是最成功的作家之壹。沈約才華橫溢的文采為後人所推崇,但這並非與生俱來,而是與沈約專心致誌的學習分不開的。

沈約雕像

沈約出生在南方的壹個貴族家庭,但他早年喪父,所以他“孤獨而貧窮”。然而,沒有受到父親管教的沈約沒有像其他世家子弟那樣做任何事情,也沒有放棄自己。他喜歡讀書,每天都熬夜。沈的母親擔心兒子會積勞成疾,經常勸他早點休息,但愛不釋手,仍然通宵看書。雖然給了媽媽更多的零食,但沈約的辛苦沒有白費,她經常在晚上背誦白天看的書。

沈約喜歡寫詩,尤其對歷史有濃厚的興趣。他壹生的著作包括《晉書》、《詩經》等多部歷史著作。遺憾的是,除了《詩經》之外,沈約的大部分歷史著作都沒有流傳到後世。《宋書》文風清麗,除史料價值外,還有很高的文學價值。由於沈約本人在宋齊梁為官,而《詩經》是在宋齊梁時期分階段完成的,所以書中有很多地方是“尊者諱”的,後來的學者評論《詩經》是“諱”的。

除了在史學方面的成就,沈約在詩歌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沈約開創的“永恒風格”使中國詩歌由古典詩歌向現代詩歌轉變。他自己寫的《悼亡詩》是中國詩歌史上四大悼亡詩之壹。

悼亡詩沈約的悼亡詩是中國古代常見的詩歌體裁之壹,原意是“悼念死者”。自從潘嶽的悼亡詩在晉代廣為流傳以來,它就成了丈夫悼念亡妻的壹種別稱。歷代文士寫的悼亡詩很多,南梁的沈約也寫過壹首《悼亡詩》紀念亡妻。那麽,沈約悼亡詩的內容是什麽呢?沈約的悼念詩如下:

沈約雕像

悼亡詩?沈月

三五月份去了秋天,這個秋天我依然光彩照人。如今,蘭花和草在春天生長,然後它們會在春天飄香。可悲的是,人性不同,壹旦感謝,就永遠死去。由於簾屏被破壞,簾席更加開闊。塵蓋空席,孤帳蓋空床。壹切都是無止境的,它傷害了幸存者。

全詩只有幾個十字,卻表達了沈約對亡妻的思念。詩的前四句,表現了大自然四季的永恒,第五句,筆鋒突然壹轉,感嘆人生無常,壹去不復返。詩的後半部分著重描寫妻子去世後的悲傷情境,通過景物抒發情感,通過“空座”“空床”表達物是人非的悲傷。沈約詩歌的特色在於“清怨”二字,意為悲傷和苦澀。在沈約之前,悼亡詩大多哀而不傷,但自沈約悼亡詩流傳後,悼亡詩開始向“既哀又傷”的境界轉變。可見,沈氏的悼亡詩對後世是有壹定影響的。

繼沈約之後,唐代元稹、宋代蘇軾、明代吳、清代納蘭性德等也都寫過著名的悼亡詩。其中以蘇軾的《江城子》最為著名。“十年生死無涯,想都沒想就忘了。”“小軒窗在梳妝,無話相顧,唯有淚千行。”可以說字字屬實,句句催人淚下,是繼沈約之後悼亡詩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