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詩歌中獲得的營養比繪畫理論書還多。
畫畫是天生的,但真正思考的時間來自於廣泛的閱讀。
文筆很重要,不管是中國人寫的還是翻譯的,文筆好我才會看。
我甚至不想和不能從這些書中獲得快感的人交往。"
——何多苓談讀書。
閱讀和娛樂
“徐小虎的7年‘逼問’總結了中國的文人畫,王的《中國的書》水墨畫是我想研究的課題。”
閱讀與影響
“王小波的小說對我的繪畫沒有直接影響,但對我對藝術的理解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閱讀習慣
“我的讀物裏面包含了很多當代的詩歌,科學讀物《天涯》也是我的床頭書。我不太喜歡看經典的專業作品。”
何多苓是中國當代抒情現實主義油畫的代表畫家,是“傷痕藝術”的代表人物。這位成都畫家大師現在在看什麽書?什麽樣的讀物對他影響最深?他對閱讀有什麽偏好?帶著諸多好奇和疑問,成都晚報記者走進了何多苓的畫室,聽大師講故事。
是《聽王談中國畫筆墨》
何多苓的工作室位於三聖鄉荷花池藍頂藝術區。壹棟兩層小樓,綠蔭環繞。通過入口的小路,妳可以看到他的工作室,壹個簡單明亮的水泥房間,他的畫架在前面和中間,他的作品正在這裏創作。穿過畫室,就是自習室。巨型書架占據了前墻,陳列著各種繪本。高大的何多苓喜歡運動,書架腳邊散落著球衣和襪子...
匆匆泡好壹杯咖啡,何多苓招呼記者坐下。整個下午,話題都圍繞著他的閱讀興趣。他說讀書是工作之余的壹大樂趣,他笑稱讀書有點務實。“就專業書而言,我肯定會看。”擅長油畫的何多苓和記者聊起了壹本國畫書——《畫語錄:聽王談中國書畫》作者是藝術史學家許小虎,這是何多苓最近在看的新書。
王是誰?美國當代最著名的收藏家和鑒賞家。作者是著名的中德混血背景的藝術史學家許小虎。從1971到1978,徐小虎與王先生就中國書畫進行了壹場馬拉松式的訪談。在徐小虎的巧妙追問下,王極力解釋中國傳統書畫中“唯意不言”的大問題。兩人以犀利風趣的問答,對中國古代書畫的時代風格、筆墨特點、筆法技法、構圖布局等提出了各種精辟的見解,進而編成《繪畫語錄:聽王談中國書畫的筆墨》,被業界譽為“中國文人繪畫筆墨的偉大總結”。
說起王,何多苓高度贊揚了他。“首先,他在中國畫方面有很高的造詣。而且他對國畫有很深的研究,甚至對每壹筆每壹筆都很有研究。所以他是中國畫鑒賞的權威,也是中國畫技法的權威。”筆墨體現了壹個藝術家的個性和可識別性。王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能僅從筆墨來鑒別藝術家的作品。“他非常熟悉宋元明清以來大家的筆墨。他在這本書裏詳細講了它們的構成和表現手法。最近還看了唐寅在臺灣省的個展,覺得王先生在書中的分析很準。”該書以對話的形式展開,這是壹種西方的研究方法。提問者徐小虎用了7年時間“壓”王。“問題直截了當,王的回答也直截了當,這是我最喜歡的方式。”
這本書對何多苓的創作也有很多啟發。“這幾年我壹直在研究中國傳統筆墨與油畫的結合,需要將中國傳統筆墨方法運用到油畫創作中。”何多苓說,中國的水墨畫到清末達到了壹個精神高度。“這是中國文人畫最重要的部分,它所有的筆墨都與精神融為壹體。王在他的書中也談到了這壹點,他的心和手是壹樣的。這是我想研究的課題。”
仍然堅持每天睡前閱讀。
讀書是何多苓在農村當知青時培養的壹大愛好。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在大涼山插隊的時候,讀了托爾斯泰、雨果、契訶夫等古典現實主義經典,文學的大門就是在那個時候向他敞開的。"幾十年後的今天,購物的最大樂趣仍然是逛書店."他喜歡紙質書的觸感,仍然堅持每天睡前閱讀。
何多苓用“口味雜、興趣古怪”來概括自己的閱讀特點。“當我拿到壹本書時,我會第壹時間快速閱讀。如果我覺得有趣,我壹定會重讀。哪怕是壹本舊書,也會作為新書重讀。”在何多苓心中,壹本好書是需要反復閱讀的。“每讀壹遍,收獲都不壹樣。”談到閱讀偏好,何多苓表示,除了經濟類的書籍,還會涉及其他類別,比如小說、歷史著作、建築史、音樂史等...他還向記者舉例,“天涯海角也是我的枕邊書”。在記者目瞪口呆的目光中,他笑著說:“我讀書的重點不是繪畫,其實是看經典的專業作品。
讀書對何多苓的繪畫創作有著無數的影響,有些是潛移默化的,有些則是直接將文字轉化為畫面。“我畫畫的時候不用太專註。比如我們這樣說話的時候,我甚至可以畫畫。畫畫是理所當然的,真正思考的時間來自於廣泛的閱讀。有時候看壹本書會提醒我,我的繪畫應該如何進行。”
“但是,語言直接翻譯成圖片並不容易。只是到了80年代”何多苓有壹段時間被葉芝的詩迷住了,於是把他的幾首詩變成了油畫,比如何多苓早期的作品《被偷的孩子》。這幅作品把詩歌詩化了,類似古人的詩畫。“當時我的閱讀中包含了大量的當代詩歌。詩歌和我的畫很接近,都是不可言說的東西。這很奇妙。對於壹首長詩,妳要理解的是它背後的東西。可以天馬行空的想,這和詩畫很像。我從詩歌裏獲得的營養比繪畫理論書裏多。”
王小波的《黃金時代》讀得最多。
愛書的何多苓對書也很挑剔。他對好書的定義是什麽?“首先,題材是我感興趣的。其次,文筆很重要。不管是中國人寫的還是翻譯的,只要文筆好,我就看。”
說到寫作,他喜歡直接,喜歡黑色幽默,王小波的小說最受推崇。“王小波的小說可能是我反復看得最多的壹本書。”
20年前,何多苓第壹次讀到王小波的小說《黃金時代》。今天,這部小說仍然是許多文清人心目中最好的小說。第壹次讀王小波的時候,何多苓被書中汪洋的恣意和天馬行空震驚了。起初,他為自己的幽默而開懷大笑,後來,他被自己隱藏在荒誕之下的諷刺和批判迷住了。所以看完他所有的小說和散文,“現在我會時不時的抓壹本書。”即使隨意翻開壹頁也可以閱讀。"
何多苓說,好書是用來反復讀的。“我追求的不是他的情節,而是他的細節。”在何多苓看來,“王小波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有才華的當代作家。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如果他繼續寫,他的作品會更好。”何多苓說自己比較喜歡王小波的中篇小說,而他的小說結構有些松散。
此外,王小波推崇的小說家卡爾維諾也是何多苓的最愛,比如《寒冬夜行人》、《帕羅馬爾》、《我們的祖先》等等。黑色幽默是何多苓最喜歡的虛構作品,包括何多苓早期讀過的契訶夫小說。“幽默是高級的、深層次的智慧,包含了很多滄桑和悲傷。當作家以喜劇精神和幽默的口吻講述荒誕的故事時,其中包含了更大的悲傷。”何多苓說他明白這壹點,他可以從讀書中獲得快感。他甚至直言,“我甚至不想和不能從這些書中獲得快感的人交往。”
有人說何多苓油畫的基調是悲傷,但他樂於在生活中閱讀幽默的作品。他解釋道,“也許整體來說,我們對生活是悲觀的,但我們並不是每天都愁眉不展,而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很多樂趣。這些快樂可能來自荒謬,也可能就是荒謬本身。王力可小波的荒誕很有趣。這種荒謬是真實的,比任何嚴肅的真理都更真實。”
何多苓說,“如果壹個作家和我是同壹類人,他的書就會有壹種親切感,比如王小波。雖然我從來不認識王小波,但是通過他的作品,我覺得我和他生活中的壹些經歷很接近。”何多苓坦言,王小波的小說雖然對他的繪畫沒有直接影響,但卻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對藝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