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青銅編鐘
《說文解字》中解釋:“鐘,樂鐘也。”鐘在古代八音樂器中占有重要地位,銅打擊樂器居首位。《古今樂誌》中記載:“金樂器六件,皆屬鐘:鈴、鈸、鐲、鈸、司。”在鐘表的演變過程中,手鐲、鐃鈸、帝舵、雉雞、丁寧經常混用。蚩尤是東夷人的發明。已知最早的墓葬是山東沂水劉家店子苴國墓,屬於春秋中期。20世紀70年代後期,江蘇鎮江諫壁王家山壹號墓三人壹組被發現。戰國初期,浙江余杭、海鹽等地出現大量仿銅原始瓷器,可見其在百越地區相當流行。已知最大的洞穴來自巴人居住的三峽地區,高82厘米。屬於軍用打擊樂器。按鐘的種類可分為蜂鳴器、樂器、儀表、警告、工藝、儀式六大類。在形狀上,它是壹個扁圓形的空心圓柱形盒子,其中最重要的類型是雍鐘,即“和瓦形”。北宋沈闊(1031—1095)在《布比談》卷壹中記載:“古樂鐘皆平如瓦,鐘蓋長,平時聲短”,編鐘皆平如瓦,實現了杏仁的“盒瓦”狀。圓口鐘敲擊後聲音較長,模糊的橫聲拖得時間較長,形成聲波幹擾,不能作為編鐘使用。由於鐘體兩側有棱(鐘),阻礙了鐘壁的振動波,加速了聲波的衰減,能迅速消除嗡嗡聲,聲學效果明顯,即濾除高頻,提高音質。例如,在鐘的中部三排鑄有36塊以上的牛奶,使其受到撞擊時產生若幹個高頻負載,衰減了高頻振動,使鐘壁迅速進入穩態振動,從而對鐘的音質和音色有壹定的控制作用。編鐘音樂清脆明亮,悠揚優美,能奏出與歌唱相同的旋律,又被稱為曲鐘。
第二,先秦時期的銅鐘
目前我國已知最早的青銅機關是1986年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的青銅鐘,屬於龍山時代。很快,在二裏頭、偃師等地出土了許多夏朝的青銅編鐘,它們的形狀略大,有的還有壹邊有棱。根據其形狀,先秦時期的鐘可以分為三種類型:鐘,鐘和鐘。關於鐘的部位的名稱,《考》中有記載:“傅之名為鐘。二龍謂之銑,銑謂之進,鼓謂之上,鈸謂之鼓,舞謂之鈸,雍謂之舞,衡謂之雍,旋謂之中郡,蟲謂之遊,鈴帶謂之印,印謂之金,景謂之隧。”《考》有章句“傅”為鐘,“傅”為鑄鐘家。在古代,凡是打卡的人都是瞎子,所以被稱為“神”(官話和周瑜之下)。他們有自己的祠堂和學校叫“哲宗”,守著自己的職業,極度戒備。那些在寺廟裏敲鐘的人被尊為老師,正如輔師的碑文所表明的那樣。繼任者,如師曠,閻石和史涓,都在朝廷任職,並記錄在史書中。祖廟和學校,在世上保住飯碗的,都極其警覺。那些在寺廟裏敲鐘的人被尊為老師,正如輔師的碑文所表明的那樣。繼任者,如師曠,閻石和史涓,都在朝廷任職,並記錄在史書中。
最早用於排列樂器的是鋨。商代晚期遺址,如殷墟大寺孔村312號墓,大多由三件組成,五件只在木壕墓中發現。湖廣的銅鈸很多來自丘陵和平原,應該是祭祀品。商代銅鐘(饒、雍)前鼓與側鼓的音高關系並不統壹,大致為同度(即單音)、二度、二度、三度、三度、四度。商代青銅編鐘中較小的編鐘多屬中原,3件或5件為壹組使用。編鐘高度不到25 cm,擊打部位加厚。大部分編鐘在正鼓上有方形凸起。很多鏡子都有銘文,銘文鑄在正鼓對面的空腔裏,正好是調節正鼓聲音的關鍵部位。較大的鐘見於湖南、安徽、江蘇等南方地區,其中以湖南最大。它的高度在50-60厘米,小時鐘也在30厘米以上。目前已知最大的壹塊是大饒,流傳在湖南寧鄉月亮山上,高103.5厘米,重221公斤。這些鐘很可能是用來祭祀山川、湖泊、風雨、星辰等場合的。大饒的發掘大多是單件的,所以應該是單件的測深儀。與中原鐘昀呈主鼓的方形鼓包相比,大饒也有不同於側鼓的裝飾處理,表現出打擊部位。商代青銅編鐘都有內唇,腔內無調音痕跡;區間不壹致;前鼓上有單壹的裝置或裝飾,邊鼓上沒有特別的標誌。從其形制特點、聲實、功能需求分析,發現邊鼓聲在中原三五陰鐘中尚未正式使用。中國南方的編鐘沒有成組使用過,主要用於單音的祭祀活動。鐘體與音高的關系不規範,不準確。因此,商代的青銅編鐘應該屬於主觀單音編鐘,現存的雙音是與瓦體壹同誕生的自然現象,即原始雙音。
西周初年,除天帝制度外,丁歸的分組數已被考古發掘證實與李周壹致。西周晚期,編鐘的成組使用及其與丁桂的配合,促進了禮樂制度的建立。《詩經》是壹部有音樂伴奏的西周詩歌總集。其中賦以中、齊、清為伴;清雅由鐘和青陪著。印證了孔叔在《李周·官純·肖旭》中所說的,音樂的懸掛是區分等級的重要標誌。荀子《樂論》中有記載:“夫聲樂也深,其化也快。”“樂則民不流,樂則民在而不亂。”《史記·樂書本紀》記載:“樂如此益心於內而異於外,上為奉殿而下為變李殊。”那時候,中國音樂很受重視。“聲樂的形象:鼓美、鈴實、琴簡、曲和、曲諧、曲烈、曲婉約、琴好、曲清、舞既自然又自然。鼓,享樂之王!所以鼓如天,鈴如水,笛簫如星日月,鈸、鈴、鈸、鈸、鈸、鈸如萬物。要知道跳舞的意義?說:妳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聽。不過控制音準不便宜,進退遲快,盡可能讓鐘鼓跪拜節,不聽話的人會積累很多!”(《荀子·嶽倫》)顯示了鐘鼓地位的光輝。西周初年永中的出現,改變了殷商時期鐘口朝上的持鈴或植鈴方式,改為鐘口朝下的掛鈴方式。鐘身大致接近商代青銅編鐘,雉部分分布均勻。《永中》由三篇組成,是殷商編鐘的延續。它的內腔有內唇,沒有調音的痕跡。大部分都有比較標準的雙音。西周初年永中的雙音不同於殷商編鐘原有的雙音。它的大小音程和它在音譜上的離散性,是通過鐘模和鑄的標準化和條件化而習得的兩個音,即鑄兩個音。鑄復音是在原有復音的自然現象基礎上的改進。然而,鑄生雙音節詞不是成熟雙音節詞。經過壹百多年的鑄鐘經驗,樂師和工匠必須具備辨別鐘聲的能力。在鐘的原始雙音階段,兩個音的音程關系是自然的,兩個音的清晰度也是自然的。在沒有人為的分離手段之前,雙音聯攻的現象自然會更嚴重。當敲正鼓聲時,側鼓聲會或多或少地參與振動,產生聲音。在原本的兩個音中,第二個音程的尖銳刺激和第三個音程的和諧甜美會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壹些音色好的鈴鐺會受到更多的關註和模仿。這種選擇、模仿、重復,使得三度音程的原創雙音鐘越來越多,從前期的大二發展到後期的大三會逐漸成為壹種趨勢。在西周早期,這種趨勢導致了雙音的鑄造。可以看出,最初的青銅編鐘雙音技術並不是為了獲得雙音而產生的,也不是為了使用邊鼓音而產生的。它的意義在於,鐘聲可以產生美妙的音質。
春秋戰國時期,鐘與雍鐘、鈕鐘兼容的現象十分普遍。1935年,河南省薊縣山表鎮墓出土了兩組編棺:五具平紋編棺和14具散紋編棺。山表鎮墓是魏國貴族兒子的墓,時間在公元前300年到公元前240年之間。1957年,河南信陽長泰關戰國墓出土13件鈕鈴。對這組編鐘進行了調查和測試,並用它們演奏了《東方紅》的音樂,在學術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發現了先秦時期青銅編鐘的雙音技術。1978來自湖北省睢縣曾侯乙墓。戰國之初,曾國是楚國的屏障,楚惠王賜於中間的大土堆就是明證。這個大型編鐘組呈彎曲的尺子形狀,分三層排列,由八組65個編鐘組成,每組編鐘可發出兩種聲音,聲音的名稱用金字鐫刻在敲擊部件上。全套編鐘的音域在五個八度以上,中間有三個半八度和十二個半音,可以在宮中旋轉。它的發掘震驚了全世界。有45個鈴,19按鈕鈴,1鐃鈸由曾侯乙制作。除了鈸以外,每口鐘都有銘文表明是雙音鐘。它的鐘腔結構是鼓的反面有壹個“音脊”,從喇叭口向中間呈條狀突起。因為調音,這些脊都有不同程度的磨礪。有的已經磨損嚴重,甚至在與脊線相對的位置出現了壹個小凹槽——“聲槽”:正鼓部分和銑部分的鐘壁並沒有加厚,這些地方也因為調音被磨出了深淺不壹的聲槽:這些聲脊和聲槽正好位於正鼓聲或側鼓聲的音高線上,就像西周鐘的甬道壹樣。此時,工匠不僅掌握了這壹最靈敏的調音部分,還通過加粗和減細的方式調整了鐘的雙音:鐘的調音精度非常高,2、大調和小調雙音的有機組合構成了33個鐘的完整適用音列,其中65,438+00為大調,23為小調。大小度的有機結合,使鐘的組合音系列更加充實豐滿。曾侯乙編鐘音系的構成,既考慮了正鼓中骨幹音的優先性,又考慮了音系的疏密性和合理性。這些設計都實現了,可以從另壹個角度反映當時調音師控制雙音音程的能力和水平。雙音間隔的準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些雙音音程足夠準確,能夠體現其原本的法律意圖,沒有敏銳的聽覺能力和銳化技術是很難做到的。以上分析,從雙音音程的角度來看,說明這套編鐘確實采用了復律制。值得註意的是,其三度法則的形成並不完全是純粹的法則,也運用了五度法則。也就是每個編鐘可以發出兩個樂音,而這兩個樂音正好是三度。音域可達五個半八度(其音域為* * *五個八度壹個二度),僅比鋼琴小壹個八度,有十二個半音。這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有十二個半音的樂器。音階結構接近現代c大調七音音階。此外,編鐘上還有2800多個與音樂規則相關的銘文,記錄了許多音樂術語。
蝌蚪書又稱“蝌蚪書”、“蝌蚪印”,因其頭粗尾細酷似蝌蚪而得名。蝌蚪這個名字是漢代以後才出現的,指的是先秦時期的古文。這種存在時間不長的寫法,現在已經不用了。從傳世的遺物中可以發現,風格與西周青銅器上的文字相似,商代的甲骨文、玉器的雕刻、陶器上也有這樣的標誌。
鐘,壹種古老的打擊樂器。盛行於青銅時代,這與當時音樂、聲學和青銅冶煉鑄造技術的高度發展是分不開的。因為銅鐘堅固耐腐蝕,雖然已經過了兩三千年,但依然能給我們留下遠古的真實聲音。在古代,鐘不僅是壹種樂器,還是壹種象征地位和權力的禮器。王公貴族在各種儀式、宴飲和日常燕樂中廣泛使用鐘樂,如求偶、祭祀等。據《史本》、《禮記》、《呂春秋》、《山海經》記載,此鐘為崔、顧、嚴、淩倫所制,可見其歷史悠久。考古發現中,有原始的“陶鐘”。河南省單縣廟底溝仰韶文化遺址(公元前3900-3000年)的陶鐘,用細泥紅陶制作,質樸無華,帶柄,高約9米,直徑5厘米。肩部兩側有小孔與內腔相通,也可能是可以系舌頭的鈴鐺。陜西省長安縣克勝莊龍山文化遺址(公元前2800-2000年)的陶鐘呈長方形,柄實,形似商代的鈸(《中國音樂史圖誌》I-47-48)。湖北天門石家河青龍泉三期文化遺址的陶鐘(約公元前2400年)呈扁圓形,高5.6,口徑10×7.1 cm。鐘體兩側刻有動物面孔。頂部中央有壹個通孔,用來系舌頭。也像壹個鈴鐺。上述三件陶器制品的空腔橫截面為非圓形,具有後世銅鐘的特征。鐘在古代“八音”分類中屬於黃金部。鐘各部分的名稱,在《李周考書》“鐘即鐘”壹節中有記載,現解釋如下:雍:鐘體上端的柄。恒:甬頂水平與舞面平行。旋轉帶:從泳褲上突出的凸帶,用於支撐遊泳。模型:掛鐘的戒指,上面裝飾有圖案,有的裝飾有浮雕或立體動物頭像。舞:鐘頂平臺與雍相連。件:印章字間凸出的牛奶。場景:作品的頂部。印章:棋子之間的裝飾邊界。雉:下片和印章的中間部位位於鐘體中央,是銘文的主要鑄造地。於:兩個銑角之間,鼓的下緣。銑:鐘體的左右兩側。隧道:鐘鼓內孔上的凹槽。鐘體的中介面是正面。鈕鐘與雍鐘結構相同,唯壹不同的是在舞蹈中設置為鈕。敲鐘的正鼓和側鼓可以發出兩種頻率的音調,即壹個鐘有兩個基頻。這兩個音壹般是三度音程。鐘的發聲機理是彎曲的板的振動。由於鐘體獨特的瓦形結構,產生兩種基頻振動模式。打正鼓時有六條節線,分別位於四個側鼓和兩個銑邊。打邊鼓時有四條節線,分別位於兩個正鼓部分和兩個銑邊。鈴鐺兩側的邊緣在振動中起到阻尼和加速衰減的作用,避免嗡嗡聲。同時,兩種振動波相互制約,使“嗡嗡聲”(壹種延遲很久的嗡嗡聲)盡快消除。該芯片還具有加速高頻衰減的功能。這種巧妙合理的結構設計使編鐘成為壹種能演奏旋律的大型打擊樂器。古人在長期實踐中掌握了節線的走向,通過改變鐘體的壁厚來調整節線敏感部位的節距。西周鐘內壁常見的凹槽和戰國鐘內壁常見的凸帶就是為此而設計的。鐘的鑄造要經過復雜的程序,音高誤差要控制在0-5分鐘以內,才能保證好的音質。該鐘采用分體扇和組合鑄造的方法制成。1960年至1963年,在山西侯馬村古城東周時期的遺址中發現了3000多件陶器圖案,其中包括大量的鐘、鈸內外圖案,為古代分紋合鑄的方法提供了物證。青銅鐘的合金成分是錫青銅,並含有少量的鉛和其他微量元素。《李周考公基》記載:“金有六品,金錫六品中有壹品,稱中鼎”。說明當時鐘的合金比例已經標準化了。時鐘在架子上播放。鐘架,古稱“簪”(Sǔn,jù),以“簪”為梁,又名筍、筷;支撐橫梁的柱子是壹個“銷”,它也用作銷。柱下有壹個穩定的“篦座”。由於每組(套)掛鈴的數量不同,所以架子系統也有很多種。如壹梁兩柱(河南信陽楚墓編鐘13件);兩梁五柱(湖北江陵天星關壹號墓編鐘,22件);曲尺形兩梁三柱(河南固始後古堆壹號墓八件);曲尺形七梁十四柱(曾侯乙墓編鐘64件)。壹些編鐘出土時帶有撞擊鐘體的鐘鉤、別針、鐘杵和鐘棒。鈴用鈴鉤或繩掛,肘節鈴用釘子掛。用T型木杵打中小編鐘;用壹根又長又圓的木棍打壹個大鐘。以曾侯乙墓為例。其T型鈴杵長62厘米,木棒長215厘米。時至今日,先秦的編鐘數量已經相當可觀。據1988不完全統計,共116批次,174組,903件(類型、組、件不詳)。其中大約有400個銘文。春秋中後期,編鐘多為九個壹組。在西周鐘的基礎上,增加了低音號和商務音。當這兩個音都是正鼓音的時候,邊鼓的音調就變成了三度。所以整套編鐘的正鼓聲構成壹個完整的五聲音階,所有的音序可以構成壹個五聲音階或七聲音階。如河南淅川司夏壹號墓(春秋楚墓)出土的壹套鈕鈴。這壹時期的編鐘每次敲兩次,壹般不在邊鼓上鑄鳥的圖案。戰國時仍有九個編鐘,還有十三個和十四個編鐘。湖北省睢縣曾侯乙墓的編鐘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的編鐘,有64件。三層掛在方形鐘架上。樓上掛著三組撥動鐘,19件;中下層掛有三組鈴,共45件。最小的壹個高20.4 cm,重2.4kg;最大的壹個高153.4 cm,重203.4 kg。總重量超過2500公斤。這個編鐘有壹個C-C4音域,大約五個八度。在G-C3的中心,可以形成壹個完整的半音階系列,可以在宮中旋轉。每口鐘均有篆書銘文,* * *約2800字,用以標明每口鐘讀音的順序名稱及其與楚、晉、齊、周、申律(調)的對應關系(見表2至表4)。鐘架放在墓的西面和南面,西面的鐘架長7.48米,高2.65米;南貨架長3.35米,高2.73米。中柱和下柱是六個帶劍的青銅武士。全套編鐘雄偉壯觀。該編鐘的發現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和缺陷,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科學價值。生動展現了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音樂文化和青銅鑄造技術的輝煌成就。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和音樂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發現。曾侯乙編鐘後,湖北睢縣擂鼓墩二號墓又發現36個編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