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艾青詩選手抄報初三

艾青詩選手抄報初三

《艾青詩選》三四年級節選

《小號手》是我在這本書裏看到的最感人的壹篇文章。

號手比那些打仗的士兵更努力。出自艾青的詩:

"小號手從鋪滿稻草的地上爬了起來,他沒有抱怨自己睡在這麽濕的泥裏。他輕綁著裹腿,用冷水洗了把臉,看著打著瞌睡的同伴,於是伸手把他的喇叭帶在身邊;門外還是壹片漆黑,黎明還沒有到來。”

看到他們是第壹個被黎明喚醒的人。天還沒亮,他們就用沾滿鮮血的青銅號角吹響了新希望的黎明。

他沒有抱怨。他甚至認為這是壹件神聖的事情。他看著山,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然後吹響了銅號角,可誰知道這響亮的號角背後,是吹鼓手的痛苦。

“當他用自己的氣息摩擦喇叭的銅皮使之發出聲音時,往往會有血絲細得看不見,隨著喇叭飛出……”

艾青也是壹位壹生不惜工本的小號手。他不怕痛苦,不怕疲勞,他為當時社會的新希望而奮鬥。小號手的臉經常發黃。壹開始我覺得有點誇張,但是在後來的閱讀中,我漸漸覺得這對他們來說很正常。他們在躺在鋪著稻草的地上的昏昏欲睡的人群中,以及在穿著灰色衣服的汙穢人群中最先醒來。

在這首詩中,他為我們塑造了壹個中國歷史廣場上的號兵和浸透了鮮血的青銅號角的形象,讓我們至今仍能清晰地聽到曾經喚醒壹個民族、激勵它奮勇前進的號角,也展現了艾青的愛國情懷。

艾青的詩讓人心酸。

三六年級艾青詩選節選

《艾青詩選》花了兩天時間翻,抄寫了幾首詩。總的來說,我感覺他的詩和人們對他的評價(或者說他在詩歌史上的地位)有很大的不匹配。他的詩大多不太好,只有幾首還不錯。說他在詩歌史上不應該占據那麽高的地位,是因為他的詩歌的個人特色不夠鮮明,詩風很普通,很籠統。他沒有為中國新詩提供多少新東西,所以貢獻有限。

看了穆旦的詩,我說他的詩和杜甫差不多,可以說是壹部“詩史”。那麽與艾青的詩歌相比,艾青的詩歌應該享有“詩史”這個名詞。他的詩歌的特點可以說是題材非常廣泛,但又相對集中。綜上,可以說他寫出了那個時代貧窮落後的中國大地上的歡樂與痛苦。他從國統區到大後方,從農村到前線,從但遺憾的是他的記錄缺乏個性,或者說詩詞不夠,至少在很多詩詞中是如此,所以這些詩詞的認知價值和史料價值都不低,但詩詞的價值相對較低。即使是他那些著名的長詩,比如《致太陽》、《火炬》、《光之頌》,在我看來也不是特別好。

艾青詩歌的另壹個特點是,人們喜歡用程度副詞,如“所以”、“很”,但在描寫事物時,聲、色、形都是完整的,描寫的面面俱到,列舉事物時也是如此,這就導致了他詩歌的第三個特點,鋪張。他喜歡用排比句,有時甚至是六七個相同的句子,比如《大雁河》――我的保姆。但是他的描寫和比喻有壹個缺點,就是不新穎,經常用大家經常熟悉的東西,使得他的詩缺少個人的東西,但這可能是他的詩流傳很廣的原因,因為這樣的詩通俗,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和欣賞,也更容易得到政府的認可。

不可否認,艾青的有些詩很好,比如《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他寫道,“饑餓的土地/向著黑暗的天空/伸出乞求的/顫抖的手臂。”“那塊巖石”,“它的臉和身體/像被刀割過/但它仍然站在那裏/微笑著,看著海洋……”多麽感人的形象!

艾青的詩簡潔流暢,但不太註重技巧和表達的變化,這也影響了它的審美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