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中西哲學的不同,西方人在飲食上重視科學,也就是強調營養。因此,西方飲食以營養為最高準則,吃飯就像給生物機器加燃料,尤其註重食物的營養成分,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各種無機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得當,熱量供應是否恰到好處,這些營養成分能否被食用者充分吸收,有無其他副作用。這些問題是大學在烹飪方面提出來的,菜的色、香、味都是二等要求。即使是西方首屈壹指的美食大國法國,雖然其飲食文化在很多方面與我們相似,但在營養方面,雙方已經拉開了距離。
中國人重視品味,這也反映在他們的日常談話中,如家宴。主菜壹上桌,主人往往謙虛地說:“菜沒做好,可能不合妳的口味。”他絕不會說“蔬菜營養價值不高,熱量不夠。”
規範和任意性
西方人在飲食上強調科學和營養,所以整個烹飪過程都是嚴格按照科學規範進行的。從紐約到舊金山,牛排的味道都是壹樣的,牛排的配菜只有西紅柿、土豆和生菜。此外,標準化烹飪要求添加的調料量精確到克,烹飪時間精確到秒。此外,《海外文摘》第壹期1995刊登的《在荷蘭吃飯》壹文也描述道“荷蘭的廚房裏配有秤、液體量杯、計時器和量杯,調料架上排列著數十個大小壹致的調料瓶,就像壹個化學實驗室。”
中國的烹飪完全不同,不僅各大菜系各有風味和特色,而且同壹菜系使用的配菜和調料的搭配也會根據廚師的個人特點而有所不同。即使同壹個廚師做同壹道菜,雖然各有各的方法,但也會根據季節不同、場合不同、食客身份不同而有所調整(比如風味冬濃夏淡,婚宴壹定要顏色鮮艷,喪宴要紅色;窮人要用稠油稠汁殺貪,美食家要有新鮮獨特的飯菜。另外由於廚師自身臨場情緒的變化,會做壹些即興發揮。所以中國的烹飪不僅不強調精確到秒和克的標準化,還強調隨機性。
各自和諧的結合
臺灣省國學大師錢穆先生在《論近代中國的學術平衡》壹書的序言中說:“臺灣的學術,隨文化不同而不同。中國和而不同,西方分而不同。這種文化特征也反映在中西飲食文化中。除了西餐裏的幾個湯菜,比如俄羅斯紅菜湯(羅宋湯),用多種肉類蔬菜原料壹鍋煮,魚就是魚,雞就是雞,螺就是螺,蠔就是蠔。所謂的“土豆烤牛肉”不過是土豆燒成的熟牛肉,絕不是土豆和牛肉的組合。就連調味配料,比如番茄醬,芥末醬,檸檬汁,辣醬油,都是現在吃的加的。以上都體現了“西方對分離的重視”。"
機械又有趣
由於西餐的標準化,烹飪成了壹項機械的工作。肯德基老頭炸雞要按配方準備;油的溫度和炸雞的時間也要有嚴格的規定,於是廚師的工作就變成了極其單調的機械工作。他就像自動化流水線上的工人,甚至機器人都可以代替他的位置。再者,西方人吃飯的目的是為了吸收營養。只要營養達標,其他都可以包容。所以廚師在對食客極其寬容的態度下,每天重復機械的工作,肯定沒什麽意思。
烹飪壹直被中國人視為壹大樂事,並以此作為豐富生活的積極表現。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廚房”。烹飪就像中國的音樂、舞蹈、詩歌、繪畫壹樣,可以提高生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