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七律登廬山詩

七律登廬山詩

欣賞:廬山之美聞名於世。歌唱廬山的名作隨著流動的瀑布代代相傳,淳樸的文化氛圍為廬山的自然美景增添了異彩。6月底的壹天,1959,毛澤東也登上了廬山,站在廬山的頂峰與錦江上的壹個湖,盡收眼底。如此美麗的山川,怎能不讓人動容?充滿浪漫氣質的詩人毛澤東被他的眼睛和手掌迷住了,為廬山留下了豪邁的歌聲。“壹山飛至江邊,躍入蔥郁四百旋”,“飛”字開得氣勢磅礴,讓人領略到運動帶來的動感之美——迷人的力量和飛揚的精神。毛澤東在創作詩詞時愛用“飛翔”壹詞,這是他超越意識的藝術外化,是他突破壹切束縛和限制的自由精神和自由意誌的審美物化。在他的作品中,廬山從天而飛,巍然屹立在大江岸邊,至今仍保持著在空中飛翔的雄姿。它似乎要在這裏停留壹段時間,稍事休息,再次展示它的宏偉計劃。在“大江”和“飛天”的廬山的映襯下,廬山的雄姿更加鮮明突出。第壹副對聯,第壹句是關於山的,第二句是關於登山的。“郁郁蔥蔥”指的是廬山,同時又與郁郁蔥蔥的群山相得益彰。壹般來說,形容詞都是詩性的詞語,可以壹掃名詞純粹為語句服務的僵化,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所以用形容詞代替代詞更有詩意。“四百旋”是盤山公路的蜿蜒環線,也可以看出廬山的嚴謹。用“躍起”二字,這樣壹座巍峨的山峰被詩人輕盈而熟練地踩在腳下,字裏行間透露出詩人獨有的豪氣。對聯上的句子有壹個“冷”字,既平靜又淡然。作為黨和國家的領袖,詩人肩負著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重任。此時此刻,他站在時空交織的“制高點”,冷靜審時度勢,同時也冷眼對待反華勢力的叫囂。從這裏可以看出魯迅先生“冷眼看千指”的豪情。毛澤東非常敬重魯迅先生,在《新民主主義論》中稱贊他:“魯迅的骨頭最硬,沒有奴性和媚骨。”中國的* * *生產者和以毛澤東為首的新中國人民,有著同樣的硬骨頭。不管世界風雲如何變幻,我都“固步自封”,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敢教日月換新天”。下壹句“熱風”是壹語雙關,既是對自然現象的描述,也是對當時轟轟烈烈的“大躍進”的隱喻。國內外的敵人都預言* * *產黨將無力應付6億人的吃飯問題,因為蔣介石在美國的援助下都做不到,何況被封鎖的新中國?但是,經過我們黨和全國各族人民近十年的努力,不但奇跡般地妥善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且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工業體系。雖然歷史已經證明當年的“大躍進”違背了經濟發展規律,犯了“左”的錯誤,但回頭看看當時人民群眾湧動的熱情和真誠的參與,仍然令人感動。慢悠悠的口頸對聯,李白豪邁的詩句在我們耳邊響起:“我登頂。我縱覽天下,河水壹去不復返。”黃雲充滿了風和色彩,壹座白雪皚皚的山峰被九重流的漩渦環繞著。“毛澤東站在廬山之巔,俯瞰大江,當它的激流沖進大海時,照顧它的精神,就像李白的詩壹樣。“雲”字陰柔細膩,而冠上飾有“橫”,賦予其力量和個性,呈現出濃濃的陽剛之美。”九派”指的是河流,但九州、方圓也反映在其中。如果說“雲渡”這句話是對著上遊向西看,“浪下”這句話是對著長江下遊向東掃。洶湧澎湃的江水,隨著時代的喧囂,消失在壹天結束的迷霧中——這裏是濃郁的江南地域。這兩句話氣勢磅礴,空泛而富有詩意。它們既是寫景的,又是抒情的。自然風光與人文哲學交融,外有意象,回味無窮。威廉巧妙地運用了與廬山有密切聯系的歷史文化名人陶淵明的典故。詩人將陶淵明筆下的烏托邦“桃花源”與今天的新社會相比較,以幽默的口吻問道:“我不知道淩濤要去哪裏,但我可以在桃花源裏種田嗎?“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發人深省,給讀者充分想象的空間。縱觀全篇,這首詩大氣磅礴,境界廣闊,生動地展現了詩人的胸襟和恢弘。誠然,裝修中稱贊的“熱風”也是“大躍進”,但它是政治經濟決策失誤的歷史產物,這壹點無可否認。但詩歌確實是藝術水平很高的詩歌,有很高的審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