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又名“歌行”,源於漢魏樂府,是其名曲之壹。篇幅長,句式靈活,平仄不拘,押韻多變,可多次變韻。歌曲、臺詞、語錄(以及歌曲、歌謠等。)原為古歌三種形式,源於漢魏樂府,是樂府歌的名稱之壹,後成為古詩詞中的壹種體裁。
創作背景
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六月,唐朝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宰相吳,刺死禦史裴度。於是,藩鎮勢力進壹步要求罷免裴度,以穩固藩鎮的“反邊”之心。
白居易主張嚴懲兇手,有“越權”之嫌;而且白居易經常寫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所以被貶為江州司馬。司馬是刺史的助理。中唐時期專門安置“刑”官,屬於變相分配。
這件事對白居易影響很大,是他思想轉變的轉折點。此後,他早期的鬥誌逐漸消磨,負面情緒增多。
元和十壹年(公元816年)秋,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二年。他在潯陽江頭送客,遇到了壹個因為藝術功底被拋棄的年輕歌手。她心情抑郁,結合自己的旅途經歷,寫下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