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文字是“楚辭”
國際上的說法是
浪漫主義文學浪漫主義精神首先出現在文學中。在法國,浪漫主義的先驅是盧梭,他宣揚感情至上,人性本善。壹批作家響應他“回歸自然”的口號,抒發對自然的感受,描繪自然的魅力,表達對美好事物、自由理想、故土的熱愛、追求和眷戀。法國早期浪漫主義的代表是夏多布裏昂。他的作品緬懷過去的理想,宣揚宗教的力量,表現出強烈的消極思想和情緒。1800年,斯塔爾夫人出版了《論文學》壹書,介紹了她對浪漫主義的看法。在這本書和另壹本《論德國》中,她提出了浪漫民族主義的問題,奠定了法國浪漫主義的理論基礎。雨果的《克倫威爾的序言》和《埃爾納尼》的成功演出標誌著浪漫主義對古典主義的勝利。雨果的作品氣勢磅礴,充滿理想主義,對中下層階級表現出深切的同情。它們是法國和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傑作。喬治·桑表達空想社會主義理想、揭露金錢萬能的小說也是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中的優秀作品。但是,嚴格來說,浪漫主義還是起源於德國和英國。浪漫主義最早的表現是德國的沖鋒時期。施萊格爾兄弟成為18世紀最後幾十年德國浪漫主義的領袖。施萊格爾兄弟主編的刊物《雅典娜神廟》對浪漫主義運動的宣傳和理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被稱為耶拿浪漫主義。他們要求個性解放,主張創作自由,主張打破各種藝術的界限。然而,他們的浪漫主義理論充滿了主觀唯心主義和宗教神秘主義。德國浪漫主義的另壹個流派是海德堡學派。代表人物是阿尼姆、布倫塔諾和格林兄弟,他們重視民間文學,深入搜集民歌和童話,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此外,霍夫曼、荷爾德林、海涅、歌德、席勒的作品在德國浪漫主義文學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英國浪漫主義的主要代表是湖湘詩人華茲華斯、柯勒律治和騷塞。華茲華斯在《抒情歌謠集》第二版的序言中將詩歌視為“強烈感情的自然表達”,這本書後來成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宣言。拜倫、雪萊、濟慈等人是19世紀初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他們批判了封建教會勢力,表現出爭取自由和進步的民主傾向,在藝術上發展和豐富了浪漫主義詩歌的形式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