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壹本小說裏的。
贊賞:
茶葉因為開水而留下濃濃的清香,生活只有經過壹次次的挫折才能留下淡淡的清香...
壹個失意的年輕人千裏迢迢來到扶塞吉找到了老和尚石元,沮喪地對老和尚石元說:“像我這樣壹個屢遭挫敗的人有什麽用?”老和尚石元坐在那裏出神,靜靜地聽著年輕人的嘆息和絮叨,什麽也沒說,只是告訴小和尚:“施主遠道而來,燒壹壺溫水,送到這裏來。”小和尚諾諾走開了。不壹會兒,小和尚送來壹壺溫水,老和尚釋元抓了壹把茶葉放在杯子裏,然後用溫水泡好,放在年輕人面前的茶幾上。他笑著說:“施主請用茶。”年輕人低頭看著杯子,只見幾縷水汽在杯子裏微微卷曲,茶葉在靜靜地漂浮。年輕人莫名其妙地問石原:“妳們寺廟是怎麽用溫水泡茶的?”石元笑而不語,只是向年輕人做了個手勢,道:“施主請喝茶。”年輕人只好拿起杯子,輕輕地喝了壹口。石元道:“請問施主,這茶好喝嗎?”年輕人又喝了兩口,仔細品了品,搖搖頭說:“這是什麽茶?壹點茶味都沒有。”石元笑道:“這是鐵觀音,福建名茶。怎麽會沒有茶香呢?”小夥子壹聽是上等鐵觀音,趕緊端起茶杯吹走浮茶,抿了兩口,反復品味。他還是放下茶杯,很肯定地說:“真的沒有壹絲茶香。”
老和尚釋元笑著對門外的小和尚說:“去飯廳燒壹壺開水拿過來。”小和尚又去了諾諾。不壹會兒,他從壺嘴端來壹壺冒著濃濃白氣的開水,起身,拿起另壹個杯子,捏緊茶葉,微微往杯子裏註入壹些開水。放在小夥子面前的茶幾上,小夥子低頭看著杯中的茶水,只見茶水在杯中起伏。隨著茶水的起伏,壹股淡淡的清香從杯中裊裊升起。聞到茶的清香,年輕人忍不住想端著杯子。石元笑著說:“請等壹等。”然後他提起水壺,往杯子裏倒了壹縷開水。年輕人再低頭看杯子的時候,看到茶葉上下更吵了。與此同時,壹縷更加醇厚醉人的茶香從杯中升起,在禪房中輕輕倒滿。石原倒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杯綠茶香氣四溢。
石元笑道:“施主知不知道,兩個都是鐵觀音,為什麽茶的味道不壹樣?”年輕人想:“壹杯用溫水沖泡,壹杯用開水沖泡。跟水不壹樣。”石元笑著說,不同的水,茶的沈浮也不壹樣。溫水沏的茶,在水上漂輕輕的,沒有起伏,茶怎麽能逃脫它的清香?開水沖泡的茶,壹次又壹次的沖泡。茶葉沈浮,沈浮,沈浮,茶葉有春雨之美,夏陽之猛,秋風之醇香,冬霜之清涼。天下所有的人,不就是茶嗎?沒有經歷過風雨的人,安靜的活著,就像溫水裏沏的淡茶,他們的生命和智慧的芬芳無法散盡。那些經歷過滄桑、沈浮、不幸的人壹次次向他們襲來,就像開水壹次次沖泡的茶。他們在風雨飄搖的歲月裏有起有落,於是像壹次次開水沖泡的茶,溢出了他們生命的脈動。
是的,人生如茶。我們不就是生活的壹撮綠茶嗎?而命運不就是壹盆溫水或者熾熱的沸水嗎?茶葉只為開水釋放自己的幽香。而人生,只有壹次次遭遇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生命的芬芳!
閱讀引導這部小說的情節極其簡單。整個故事只突出了壹個細節,其余的描寫就成了故事的背景。作者僅通過倒茶、沖水這壹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生活細節,就生動地表達了壹個生活的道理,壹種社會存在的哲學,充分顯示了作者的寫作技巧和素材切割水平。全文敘事與抒情的巧妙結合,讓讀者不自覺地接受了壹堂人生課,引發了我們的深思、勇氣和堅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