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中的詩情畫意
中國音樂有其獨特的美學思想和藝術境界。音樂中的很多問題,如果不從審美的高度去分析和理解,只能停留在壹種形式上。畢竟美是主觀的、相對的,因人而異,這也是為什麽各種藝術形式往往是相互聯系、相互感染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藝術本身就是文學、詩歌、歷史、藝術的綜合體,不就是人類物質和精神力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程度、方式和成就嗎?
任何藝術都是建立在主觀和客觀之間的。許先生在《中國畫與詩的融合》壹文中說:“繪畫不僅僅是‘再現自然’,它畢竟是以‘再現自然’為基礎的,所以往往偏向於客觀的壹面。因為繪畫是以客觀自然為基礎的,所以決定了繪畫是可以‘看’的。列奧納多·達·芬奇認為繪畫和雕塑是“眼見為實”;而畫家的心是壹個能看見的人。詩是要抒情的,所謂‘詩言誌’是建立在誌的基礎上的,所以往往偏向主觀方面。”鐘嶸的詩開頭就說“有氣息的動物是動人的”,詩人必須是壹個“敏感”的人。可以說,繪畫是“看的藝術”;詩歌是“感覺的藝術”,所以音樂作品是表達人類情感的藝術。就像詩歌和繪畫壹樣,在那些線條、旋律和樂句中,有壹些情感的、概念的、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意義可以通過非語言、非概念、非思辨來傳達、解釋、替代和窮盡,這些意義也是模糊而豐富的、寬泛而不確定的。後來又說,“因為中國文人能夠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詩中找到繪畫的主題,從而進壹步把它作為詩來畫,從而提高了繪畫的意境,使兩者在精神上進壹步融合成為可能。用畫來說明詩的‘遠’意境,是詩畫之間的相互啟發,循環不息。”在我看來,在中國的藝術中,比詩和畫更能“相互啟發,平白循環”。書法、詩詞、繪畫;書法和篆刻;音樂和書法;音樂、詩歌和繪畫。拓展拓展,中國藝術不是那麽生生不息,可以流通嗎?從中國人的審美觀來看,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文學、戲劇、書法、繪畫等等。都是感情的表達,突出“情”字。同樣,音樂藝術如果脫離了感情,也很難談得上。中國人用情感實現事物,然後實現個性化。中國人看待事物和欣賞藝術往往有自己的感受,要加入人的因素。所謂“芳草多情,夕陽無語,大雁過南浦,人倚西樓”,這也許就是他們想傾訴和休憩的永恒魅力,溫柔而含蓄。
在中國古代,音樂是最受重視和高度發展的藝術,甚至是壹切藝術的中心和源泉。從先秦社會對音樂的高度重視可以看出,音樂註重的是情感表達,而不是完全的模擬再現。敘述事物的藝術恰恰顯示了藝術的審美特征及其獨特的社會功能。從宏觀上看,用音樂分析美和藝術,高度重視音樂性美,對中國古代美學和各種藝術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的節奏和韻律美。
這種詩歌的音樂美在唐代達到了無與倫比的高峰。當時引進了各種外來的曲調和樂器,如龜茲樂、天竺樂、西涼樂、高昌樂等。有許多新創作的音樂和音樂形式結合了傳統的“雅樂”和“古樂”。從宮廷到市井,從中原到邊疆,從唐太宗的《秦王破陣》到玄宗的《衣冠》,從快速激烈的跳動到徐格曼舞蹈的輕盈,都是那個時代社會風氣和文化心理的寫照。這些音樂、歌舞不再是先秦時代禮儀慶典的主旋律,而是世界的歡快之聲和個人感情的心音。
位於盛唐的絕句和古樂府七首,稱為橫唱。原因恐怕就是他們能進樂譜被大家唱。“琵琶舞新聲,總關山感異,攪愁不休,高秋月照長城。”詩歌和琵琶(音樂)是分不開的。新的聲音,音樂是它的形式;絕句和七言是其內容;或者反過來說,絕句和七言是形式,音樂和抒情是內容。總之,它們是緊密相連的。這就好比妳對藝術作品的結構研究得越深入,妳就越清楚地發現藝術結構與生命結構的相似之處,這包括了從低級生物的生命結構到人類的情感和人性(情感和人性是最高級的藝術所傳達的意義)的壹些復雜的生命結構。正是因為這兩種結構的相似性,壹幅畫、壹首歌或壹首詩才與壹個普通的東西區別開來——使它們看起來像。使其表達的意義看起來像是直接植根於藝術之中.而壹些所謂的音樂的線條,可能是人們所創造的形象的抽象。
我常常在想,為什麽我們聽中國的音樂,會有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飛的意境;或者妳可能覺得劈柴聲,山川流水,天涯海角的朋友就在眼前;或者可以感受夕陽西下,夜色朦朧,微波蕩漾,漁人晚歸的自然風光。這是中國音樂給我們的情感體驗,也是我們血脈相連的親身經歷。
這讓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麽凍結在中國音樂作品中的審美趣味和藝術風格,在今天仍然與人們的感受和愛好相吻合。為什麽會讓我們感覺如此親密?這些作品所體現的情感理性結構與當今中國人的心理結構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對應的同構關系和影響?人類的心理結構是歷史積澱的產物嗎?也許正是它蘊含著藝術品永恒的秘密,也許應該反過來。藝術作品的永恒包含並提供了人類心理相同結構的秘密。心理結構創造了藝術的永恒,永恒的藝術也創造並體現了人類流傳下來的社會心理結構。然而,它們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轉瞬即逝和不可預測的。不會是神秘的集體原型,也不應該是“超我”或“本我”。心理結構凝結著人類的歷史和文明,而藝術作品是開啟時代靈魂的心理學。而這就是所謂的“人性”。
從本質上來說,藝術不應該被肢解成壹個嚴格的技術職業。藝術是人類熱切期望健全的夢想,它以不斷克服狹隘為其存在的基點。藝術的靈魂首先表現為壹種充分釋放的、自由創造的、被積極賦予的人格品質。這種品質或多或少隱藏在每個人的心裏,所以每個正常人都應該有機會成為各種藝術色調的接受者和演唱者。
中華民族有獨特的個性、愛好、品味和欣賞習慣。中國的藝術反映了中華民族的生活、心情和心境。不了解中國的審美體系、文化特征和中國人的思想感情,就不可能了解、欣賞和欣賞中國的藝術。
2.陜北民歌的音樂藝術
說到陜北,有太多關於陜北文化的思考和想法。我真的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寫論文,因為陜北曲藝有太多的課題需要研究和寫作,就是壹個不熟悉陜北文化的陌生人,面對不同形式的陜北曲藝都會動情,作為壹個土生土長的陜北人,我很自豪。哪怕我去世界上任何壹個地方,我都會說我是陜北人。這是因為陜北那片貧瘠的土地養育了我。所以陜北文化,陜北壹望無際的黃土高原,是我人生的起點,也是我創作的基礎。無論走到哪裏,腦海裏都不斷浮現陜北的土地。這種命運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也會成為我靈魂的歸宿。
我也對自己抱怨過,陜北的後代沒有壹個能超越我們的祖先。以音樂為例,陜北哪位音樂家對陜北民間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並且超越了民間音樂本身?我敢說沒有,即使在全國範圍內,也沒有對陜北民間音樂的發展和應用做出突出的總結。為此我常常後悔,什麽都不做。今天我想就陜北民歌和民間音樂的審美意義做壹些簡單的評論,供大家參考。
第壹,改變對陜北民歌和民間音樂的原有認識和觀念,是陜北民間音樂發展的前提。
民歌的起源是壹個復雜的問題,陜北民歌也是如此。根據古代資料;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Xi安半坡的先民就開始制作原始樂器,如陶勺、陶玉等。由此可以推斷,人類會用聲音和肢體直接表達情感,要比制造樂器早得多。從周朝到春秋中期,孔子編輯了305首民歌作為《詩經》。自漢唐宋以後,民歌的記載就更多了。雖然這些不在本文討論,但值得註意的是,歷代民歌的發展必然會促進陜北民歌的發展。當然陜北民歌不壹定是特定的源頭,所以中華民族的起源就是陜北民歌的起源。我認為,任何壹種藝術形式的形成,都是幾千年來壹代又壹代人不斷改進和創新的結果。所以,壹個民族的誕生和它的聲音的誕生是同步的,沒有距離。
長期以來,我們往往把壹首民歌當成壹種傳承,壹種素材,認為它並不完美,尤其是歌詞中對男女之愛的描寫和敘述,更是讓人無法理解。它被認為是不健康的,是被資助和修理的東西。應該用批判的眼光去修改和接受。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陜北民歌的創作是勞動人民通過生活或勞動實踐創造出來的,是民間藝人通過不斷的實踐而不斷完善的。時至今日,陜北民歌不可能是壹些半成品。在我看來,也就是信天遊這種由兩句話組成的形式,也是壹種完美的藝術品,壹種經典,不需要修改,也沒有再創造的可能。有時候嘗試壹個人唱民謠,時不時會感受到音樂中的神秘和神奇,讓人感動。我們的祖先為我們創造了如此優秀的藝術作品,我們沒有盡力去理解,反而要求完美。我覺得這樣的人很無知。
我們清楚地看到,壹些音樂家使用民間音樂作為素材來創作音樂作品。這是因為他為了表達自己最近的思想感情,改變了原來的音樂結構。這並不是說原著不好,不健康,而是改變者的主觀意識借經典,是用藝術原著中永恒的魅力因素來表達現代人永恒的壹面,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無論古代還是現代,亞洲還是非洲,歐洲還是美洲,都有* * * *,而且這個* * *永遠不會改變。藝術是人類根據人性創造出來的,所以藝術中有壹個永恒的* * *所以說藝術作品是永恒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陜北民歌具有這種永恒的藝術因素,所以我們不能把陜北民歌看成是被動的、犧牲性的壹堆民間素材,而是中國民間音樂藝術寶庫中的活化石,是壹種鮮活的、不斷流動的藝術形式。
接觸過陜北民歌歌詞的人都知道,大部分都像即興創作。壹看就知道這些歌詞壹定出自勞動人民之手,因為是純粹的日常口語(傳統民歌)。我敢說,從這些表現形式來看,陜北民歌的歌詞比《詩經》中的“豐”更自由,它的表現手法很隨意,而《詩經》中的詩詞還是有很強的形式感的。但是陜北民歌的歌詞並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有的人天遊,把兩句話改成壹個韻,有的韻可以更好,不能更好的就不要更好。陜北民歌似乎經歷了那麽多朝代都沒有改變其原有的審美意義。奇怪的是,在五四運動之前,中國壹直以文言文為官方語言,這是壹種傳達思想和情感的書面工具。歷時千年,卻在陜北民歌中壹塵不染,很難相信沒有文言文的味道。恐怕只有漢字拒絕改變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漢字形成的壹系列文化影響,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壹種根深蒂固的文化形態,尤其是對中國用戶來說。而陜北民歌中文歌詞傳達給我們的語言信息,除了原始情感的表達,似乎沒有什麽特點。文言文的漢字書寫方式應該是壹種傳統文化,壹直伴隨著中國文化發展的全過程。而陜北民歌的歌詞卻完全沒有受到它的感染和影響。這或許可以解釋陜北民歌的產生和發展是在壹個非常獨立和相對封閉的過程中進行的。
由於諸多歷史原因,我們對民歌的看法是偏頗的,尤其是對傳統民歌。我想,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在民間藝術的研究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那麽,也許是時候讓傳統民歌重新發光了。傳統民謠曾經以健康和不健康來否定的日子已經壹去不復返了。我認為,我們有關單位完全可以組織力量,把陜北傳統民歌中不為人知的經典,錄制成專輯,再壹次向世人展示它的風采,讓人們充分發揮它的精神作用。繼承傳統不是空談,而是實幹。只要紮紮實實的走好每壹步,就能尊重民間藝術,要學會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而不是用現在的眼光評價歷史的利弊。很多教訓告訴我們,不能壹廂情願的看問題。我們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壹切。今天,我們真正理解傳統民歌的精髓,包括歌詞,認識到它隱藏的奧秘,需要我們長期堅持不懈地、深入地、煞費苦心地去發現它,因為它是壹門傳達美好感情、哺育壹代又壹代勞動人民的藝術。實際上,陜北苦難人民在勞動中唱山歌是壹種生活需要,成為人民的精神食糧。所有的莊稼人,以及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壹定喜歡唱《天路歷程》,來傳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和思想。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對傳統民歌的理解和包容,必將使它成為新世紀樂壇的堅強後盾,成為中國音樂快速發展的財富。因為任何壹種真正的創作,背後都要有壹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思維敏捷的民間藝人和熱愛音樂的人。沒有這麽龐大的背景,音樂人永遠是孤立的。因此,改變對陜北民歌,或者說整個中國音樂文化遺產的原有認識和觀念,是音樂產業繁榮的前提。
第二,陜北民歌是歷朝歷代有苦難歷史的勞動人民譜寫的優美旋律,同時要證明陜北人民的自然之美。
陜北地處黃土高原,東臨黃河,北接內蒙古。這裏是山深谷深的幹旱地區,也是歷史上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由於相互入侵,形成了連年混戰的局面,陸地植被大部分被破壞,自然環境十分險惡,人民生活貧困。因此,陜北民歌絕大多數反映了封建社會勞動人民的生活場景。比如《藍宮調》就反映了剝削階級對農民的壓迫。《走西口》、《賣娃娃》生動地描繪了壹幅天災人禍造成的悲慘景象。因此,可以說陜北民歌是勞動人民生活的反映,是社會歷史的忠實記錄,是千百萬人民集體創造的反映自己勞動生活的史詩,是爭取自由、追求幸福的痛苦歷史。
我們知道,陜北民歌的旋律非常優美,表達簡潔明快,空間感鮮明,粗獷灑脫,富有歌唱性,歌詞的表現力也豐富直白,真摯樸實,熱情大方,早已為世人所稱道。我們只知道歌曲本身的表現力是不夠的。要了解陜北文化,就必須深入到民間藝術的海洋中去,這樣才能明白陜北民歌的生成過程是整個民族苦難的縮影,是壹個民族對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全部願望。很難相信陜北民歌優美的旋律與苦澀的現實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優美的音樂產生在壹望無際的黃土高原上。這個問題確實很奇怪,但也不奇怪。正是因為現實生活太苦太窮,我們才有了對美好生活的豐富想象,所以才有了現實與理想極度對立的旋律。我覺得陜北民間音樂的產生,從來都是在忘我的抒情境界中形成的,完全是在想象和幻覺中創作出來的音樂。所以很美,能打動所有聽眾,征服世界。
另壹方面,陜北曾經是多民族的遊牧之地,逐漸形成了多民族混居的格局。陜北人豪放、堅韌、喜歡自由、愛熱鬧、愛繁華,這大概與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多民族雜居、中華文化的融匯有直接關系。時至今日,陜北人民生活的語言中經常夾雜著其他語言的地名和詞匯,這是歷史的原因。因此,陜北勞動人民生活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但他們並不只是愁眉苦臉地等待苦難的來臨,而是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