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誰來詳細說說詩詞楹聯的格式?

誰來詳細說說詩詞楹聯的格式?

第壹,平調

壹般來說,普通話上聲和下聲(尹平和陽平都有)的字,大部分是古典詩詞聲韻部的“平調”;第三和第四聲都是連音(既有“上聲”,也有“降調”),但這只是壹般情況,絕不是確定的。如果以普通話的發音為韻來確定平仄,就會有誤差。因為在很多入聲字裏,它的讀音是普通話的陰陽調,入聲字只是詩的韻。輸入韻字是我最頭疼的,壹不小心就會出錯。在我自己的古典詩詞中,大部分的毛病都是在用錯了入聲字上發現的。

怎樣才能記住入聲字?有人總結了壹下竅門,但我不太認同。在我看來,入聲字的掌握應該是在長期的寫作中逐漸體會到的。不熟的時候,只能通過查韻書來確定。雖然這樣比較繁瑣,但是可以有效的避免水準測量的失誤。

入聲韻書很清楚。在這裏,我們舉幾個詞作為例子,但我希望大家都知道,這些詞不是平仄,而是押韻:剝、吃、走、*興奮、休息,等等。這幾個字的讀音在普通話裏是“平仄”,但在詩韻裏,都是押韻。

補充壹個小故事來說明連調的問題:梁武帝曾問朱彜:“妳們文人整天講四聲是什麽意思?”朱趁機拍馬屁:“意思是‘天子萬歲’。”天是平調,子是升調,萬是降調,福是入聲。天平了就構成了中古漢語的四聲,天高了就叫降調。這四個聲調中,問題最多的是入聲。梁武帝接著問:“為什麽‘田字手考’不是四聲?”天道、孔府、壽星都是平的、上下的,但是考試都是不入聲的,說明當時的普通人不知道入聲是什麽。

其實在普通話裏,入聲已經消失了。有些讀音不同、押韻不同的入聲字,今天讀起來壹模壹樣。比如《平水韻》中屬於入聲、十三位、十四筆四種不同韻的“B、Yi、Yi”,用普通話讀,沒有任何區別(如果用閩南話讀,可以清楚地區分,分別讀作ik、it、ip)。

光是平調就說了這麽多。其實如果妳手裏有壹本韻書,是最方便的事情。當妳對很多詞的平仄沒有把握的時候,可以查壹下。以前比較喜歡用《平水韻》,現在只喜歡書店買的新版詩韻,這本書叫《新韻》,新韻是古典詩詞的改良韻書。如果妳去壹些大的書店,妳應該能找到這樣的書賣。三聯書店有這些書。

第二,關於押韻的壹些概念

韻是詩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壹。其實壹個詞如果出現在壹行詩裏,它的平仄就可以叫律,有錯就叫“不合律”,有錯就叫“不合韻”。詩人在詩中用韻,稱為“韻”。從《詩經》到後世的詩詞,幾乎無韻可言。就連民謠都押韻。在北方戲曲中,韻又叫“引”,所以“韻”又叫“引”。

人們寫古典詩詞,有兩種情況:壹種是習慣於不按章法平仄地寫詩,對章法的運用是由普通話的發音決定的。所以他們不提規矩,就不會按規矩寫,但是押韻很可能是錯的。我固執地認為,壹首古典詩歌可以有錯但絕不能有錯,否則就根本不是古典。還有壹部分朋友喜歡按格律寫詩,他們所指的韻腳大多是《平水韻》或《節奏的啟示》中的格律。這是正確的。雖然很多人呼籲用普通話來確定詩歌的押韻部分,但這些呼籲並沒有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和認可。所以,要想讓自己的詩不押韻,還是要用古人給我們寫的這些規矩。其實用韻涉及的問題並不多,除了用詞可以在韻書上規定,然後了解幾個必須掌握的概念就夠了。

總結與韻相關的定義,也是名詞解釋:

1.韻:古典詩詞寫作中的韻,可以將相鄰韻的韻混合使用,稱為韻。

2.窄韻:壹個韻裏的詞很少。(寬韻與窄韻相反,故省略。)

3、韻:按詞譜規定應使用韻時,詩中夾雜其他韻的詞,稱為韻。

4.押韻:唱歌和別人的詩中用的押韻詞,用來為詩押韻。

5.次韻:也稱“步韻”,用原詩中相同的韻字,前後順序必須壹致。

6.押韻:在別人的原詩中使用相同的押韻,但不必按照他們的順序。

7.押韻:用與原詩押韻的詞,但不要用其原詞。

8.押韻:第壹句與最後壹句押韻,第二句與陶第二句押韻,以此類推。

9、偶韻:遇到偶句才押韻。

10.押韻:壹種押韻方法,其中壹個調用應該轉換。壹般上壹句押韻,下壹句跟著。

11.押韻安排:從地面的句子到全章甚至整篇文章,每壹句都是基於同壹個押韻。

第三,對偶:

《對偶》如果細說,不如買本書認真看,主要是內容太多。我記得當我看到“對偶”這個詞有這麽多學習資料的時候,我非常驚訝。我壹直以為掌握基本知識就夠了,沒想到要學要懂的東西那麽多。在對仗的每壹部分,都被分成了小部分,這裏很難全面概括。所以只能挑壹些好記多用途的知識作為筆記內容,再深的知識壹定要看書。

詩歌中的對偶性被稱為對偶。古代的儀仗隊是相對的,這就是“對仗”壹詞的由來。壹般來說,對偶是指上下句的相對性。上壹句也叫“句”,下壹句也叫“對偶”。

正體詩的對仗和對聯的對仗不壹樣,照抄就錯了。對聯中的對仗很寬,就是說即使工整(也叫寬對仗),格律詩的對仗也不壹樣。格律詩的對仗在工整上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比詞和歌都要嚴格。由於七律詩中對仗較多,對聯和頸聯中要求對仗,所以對仗多用於格律詩中的“七律”體裁,絕句中對仗用得較少。詞曲對仗要求相對寬松。壹般來說,古典詞中的五言七言句,只要成對出現,就要求對仗。如果詞的前兩句要求對仗,那麽在詞譜上會有特殊要求,比如《西江月》和《搖上走》的前兩句。好在這些要求很多都沒有刻意提醒,所以現在我們在填詞的時候,即使有錯誤,也往往忽略了這方面。

格律詩的對仗規則有以下幾個要點:

1,語法是壹樣的。

2.妳不能用意思相同的詞。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這樣的對仗,在詞和歌裏是允許的,在格律詩裏是不允許的。

3.詞性應該是相對的。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代詞對代詞,虛詞對虛詞。要想工整,還必須用意義相同的詞(主要是名詞),如天文對天文,地理對地理,數對數,方位對對方,色對色,時對時,器對器,人事對人事,生物對生物,等等。需要特別註意的壹點是,在對偶中不能同義。比如“星星從空地上俯下,月亮從河上跑上來”,“星”和“月”是天文對,“野”和“河”是地理對,“豎”是相對於“湧”,“平”是相對於“大”,“寬”是相對於意義上的“流”。這種對抗被稱為對的作品。

4、句與句是相對的。

5,句子的詞和句子的詞不能重復使用。

詞的對仗和格律詩有兩個區別。

第壹,詞的對仗不壹定要對等,而是對等。如“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或“望長城內外,我卻茫茫;河水起起落落,失去了氣勢”(城平於河;外到底部,是對的)。

第二,單詞的對仗可以讓同壹個單詞相對。如《千裏冰封》到《萬裏雪飄》;再比如“破馬蹄鐵”對“鳴笛”;“蒼山如海”對“夕陽如血”。

除了以上兩點,文字的對仗和詩歌的對仗是壹樣的。

對偶中某些名詞的解釋;

1,雙手交叉——壹副對聯中對仗的上下句,壹般內容不同或相反。如果兩句話完全同義或基本同義,就叫“交叉雙手”。雙手交叉是寫詩的大忌。

2、流水對——上下句關系相同,講的是同壹件事,下句由上壹句引申而來,兩句其實是壹句,稱為“流水對”。

第四,古詩詞與古詞用韻的差異:

古詩詞的押韻和古詞的押韻有些不同。分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古典韻律的每首詩可以用壹個韻,也可以用兩個或兩個以上韻,允許變韻;現代韻文每韻只能用壹個韻,甚至幾十句的排列也不能改變。

2.古典詩詞可以用偶數句押韻,也可以用奇數句押韻。現代詩除了第壹句(以平聲結尾押韻,以降調結尾不押韻),其他都只在偶數的句子裏押韻。五字不賭多,七字賭多),其余奇句不押韻;

3.古典詩詞平仄皆可押韻;壹般近體只用平韻。(“齊梁體”叫古風,唐以後不合時宜的詩也叫古風。格律詩,包括格律詩和絕句,稱為近體詩或近體詩。)

壹個詞的押韻可以在字典裏查到。字的韻不要求像格律詩壹樣押韻到底,可以在韻的範圍內選擇其他韻來使用。這種做法被稱為“壹般收費”。《童歌》的押韻部分是不能隨意使用的,它仍然是押韻中規定的部分。

詩韻、韻、韻都不壹樣,網上搜壹下就知道了。這是古詩詞創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想寫出合格和諧的古典詩詞,還得靠他們準。畢竟韻腳太多,我們根本記不住,所以打印出來或者買本書是最好的選擇。

動詞 (verb的縮寫)其他幾個問題:

1,背現代詩歌常識的秘訣:

從第壹句開始往下推,對聯就貼在對聯上了。壹,三,二,四,不要寂寞。

結尾是平的,是押韻的,句後三聲不壹樣。中間講對仗,句式還在變。

把相鄰的對聯剪掉,做壹首絕句,不管對句與否。前面的加頓是七個字,後面的毫無疑問不用皺眉。

再多的話,道理都是壹樣的,只是米略松了。詩再長,規律都壹樣,加幾副對聯,保平安。

註意:

(1).最後三個詞不能相等或不同。

(2).不犯“孤獨”。也就是必須是平的。

(3).壹,三,不管,二,四,不動。

(4).粘性:對聯中第二個字也壹樣。

(5).右圖:每副對聯中的字都是偶數對。平行對聯和頸聯的字要壹樣。

(6)押韻:偶句押韻。第壹句和最後壹句是平仄的,必須押韻。

2.“孤平”“別扭句”的定義:整句除了押韻,只有壹個平聲字,叫做“孤平”。孤獨平淡是現代詩中的大忌,在唐詩中很少見到。這種違法的句子被稱為“尷尬句”。

3.“難救”的定義:為了避免孤獨,我們必須做壹些改變,調整平仄(如果第壹個字必須是平仄,那麽第三個字就用平仄來代替,以挽救壹首詩中的不壹致),從而避免孤獨。而這種做法被稱為“難救”。

特殊賬戶:

自救,孤獨。很常見,也很有用。

存個萬能藥。它經常用在句首。

很難的句子,而且很和諧。常用於尾部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