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感傷情調的具體表達
這首詩的感傷情調不是體現在某個句子或某個地方,而是滲透和融化在詩的各個方面和各個角落。
——孤獨的形象。讀完全詩,腦海中浮現出這樣壹幅抒情意象的動態畫面:在燦爛的夕陽和瑰麗的雲朵下,壹個有著深深眷戀的青年學生,舉手向母校告別,卻邁不動壹步,默默地站在校園的河邊,久久地,把目光從西邊天空的雲朵移向河邊的柳枝, 而看到從河中的水波到河底的草地,心中又生出無限的留戀和感慨,他時而感同身受。 有時候想想學生時代的快樂時光,微笑著陶醉於從前的自己,而真實的自己卻是那麽的無助。他的表情突然變得嚴肅而凝重。他在夜晚的寂靜中凝視著生活。在壹步壹步的猶豫、徘徊、轉身之後,抒情主人公終於再次舉起手,輕輕壹彈,告別母校。畫面中抒情的形象顯得孤獨、寂寞、心事重重。
-抑郁情緒。/第四節是全詩的“詩眼”,處於核心。詩人的真情流露在這壹段的詩句裏:“那榆蔭下的壹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般的夢。”詩歌處處包含和表達著壓抑和失望的情緒——破碎的理想和沈澱的夢想。前三節表現出來的陶醉和依戀就是伏筆。面對無限熱愛的母校,又不得不離開,抑郁程度加重——過去那麽美好,現實那麽悲傷,未來不可預知。最後三段是詩人不甘和苦悶的掙紮。他回憶那段與夢與歌同生的青春浪漫,他是那樣的健忘,但詩人的心理和情緒卻極不穩定。突然,他回到了冰冷空虛的現實,壹切都聚集起來:笛聲無聲,夏蟲無聲,詩人的告別無聲,他的感情突然收縮了。全詩跌宕起伏,使抒發的郁悶之情揮之不去,韻味十足。
——邊緣化的生活態度。這首詩寫於1928年。1927年,中國經歷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四·壹二”反革命大屠殺。中國的政治非常黑暗。許多詩人,如新月派的代表詩人聞壹多,或表達強烈的愛國激情,或抨擊黑暗的現實,而徐誌摩則大多表達了與人民生活和國家前途沒有密切聯系的個人精神和苦悶的感情。他對現實社會更加不滿。撐壹根長竿,/流浪到更綠的草地),留在異鄉(在何康河溫柔的波濤中,/我願做壹棵草),自憐自艾,舔舐心靈的傷痕,而不是積極抗爭,改變黑暗的現實。壹個人的情感壹旦脫離了民族情感,他的壹點點挫敗感就會被放大數倍,生出壹股沈郁的嘆息,進而轉化為壹種憂郁、無助甚至消極的生活態度。
——離別場景的選擇。人生自古傷逝。寫這首詩的具體環境是詩人告別了他深愛的母校。即使不考慮當時的社會和個人因素,也會產生應對情境的悲傷。詩人在選擇意象時也有很多煩惱。從文學的傳統表達來看,詩中的壹些意象蘊含著悲傷,如柳樹、青草、笛子、夏蟲等。北朝樂府有“折”,或“劉”與“劉”諧音,意為留念。由於春草在楚辭《招引》中與離別聯系在壹起,“王孫遊而不歸,春草長得茂盛”,所以詩人常常用春草來表達離別之情。《別府》中,江淹說“閨房有暖筆,草生不熟”,草影響離愁別緒。蘇軾在《千赤壁賦》中把蕭聲描寫成“似泣、似怨、似怨、似愁”,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悲哀甚至憂傷。有趣的是,柳樹、草和笛子都是中國傳統文學中的典型意象,而在洞穴中吹笛子是中國文人發泄內心孤獨和悲傷的通常方式。“壹個在中國看來完全是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在告別西方精神家園時,會染上東方抒情的色彩。”這種手法“真實地展現了壹個詩人被形象化的自我:壹個中國知識分子站在東方與西方、歷史與未來、理想與現實、情感與理智的交匯處,再次離開劍橋時的孤獨、壓抑、失望與無奈”[1]。
——壹詠三嘆的結構安排。詩的開頭第壹句“我輕輕地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了”和第七節第壹句“我悄悄地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了”的句式,除了“輕輕地”和“悄悄地”這兩個詞重疊外,完全壹樣,畫面可以重疊,但不是簡單的重復,不管人怎麽表現。這種觀念上的安排,在結構上照顧到了循環,在離別和留戀的情感表達上起到了作用,其意境並不悲涼!
我們之所以在欣賞這首詩的時候能明顯感受到它的悲傷,就在於詩人極其藝術化的意象處理。首先是對比的運用:壹是浪漫的往事與悲涼的現實的對比,如“滿滿壹船榮華,在榮華的榮華中歌唱”與“可是我不會唱,靜靜的是壹支送別的笛子”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對現實的無奈。第二,母校的美景與他破碎的夢相比。詩的第二、三段,把河岸的柳樹比作新娘,讓河底的水草各顯神韻。詩人將何康的壹切寫得如此完美的意圖是什麽?第四節好像有註解,第二、三節為第四節做鋪墊。第四句的字面意思是:榆樹下覆蓋著夕陽的清泉中,點綴著壹些綠色的植物,像彩虹壹樣五彩繽紛,美麗而虛幻,像壹個不可能實現的夢。表面上看,劍橋的風景依舊美麗,但這些藝術符號卻深深地隱含著現實帶來的壓抑和失望,尤其是“碾壓”和“沈澱”所流露出來的感情,在前面完美的風景映襯下,更加破碎和悲傷。其次,場景同構:“詩人將他所依附的美好物體抽象為‘天空中的彩虹’這壹藝術符號來象征它。然而,天空中的彩虹是‘碎在浮藻之中’——這個意象是奇妙的,它是詩人破碎的夢的形式結構的同構,它為破碎的夢創造了最恰當的象征形式。”[2]抑郁悲傷的情緒以含蓄的方式體現出來。第三,與風景共情。在詩人的筆下,景物的明度、色彩、擬人,完全取決於詩人的情感變化。為了表示對母校的眷戀,柳樹顏色“金黃”,像壹個光鮮亮麗的“新娘”,綠花在水底“綠”“招搖”,吸引著詩人,母校的壹切都沾染了他們的思念;為了表達幻滅後的沮喪,水面上映出的彩虹不是完美的畫面,而是被“碾碎”的,夢想無法與現實“融為壹體”,只能永遠“沈澱”下去;為了表達離別時的“溫柔”和“安靜”,“蕭聲”,“夏沖”,甚至“康橋”都有壹種人類般的沈默。這種將景物轉化為情感的手法,使得各處的景物都充滿了情感。通過具體的意象,我們可以更有魅力地欣賞詩人的情感。
第二,感傷情緒的歸因
《別了,康橋》詩中透露出的感傷情調,是徐誌摩後期詩歌的情感基調。根本原因是他的理想瀕臨幻滅。他的人生理想既復雜又簡單,胡適先生簡明地概括為“愛、自由、美”。
——徐誌摩理想中的“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在劍橋求學時,他狂熱追求自己的理想情人林,並大膽突破世俗婚姻,但愛情失敗。回國後,他又遇到了陸小曼,並勇敢地與他結合,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理想的人生伴侶。然而婚後的生活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麽美好。在經歷了充滿激情和理想的生活後,平淡、枯燥甚至矛盾的生活讓他失落、沮喪。在這種心境下,故地重遊,觸景生情,回憶與初戀情人林的愛情,應該是壹種補償,但偏偏此時林正式與別人結婚的消息傳來,粉碎了他最後的愛情夢想。二是珍惜對人類的人道主義之愛。徐誌摩不想要社會上的壓迫和貧窮。他希望每個人都過上幸福的生活。然而,社會的不公和黑暗與他的理想相去甚遠。
——徐誌摩的理想“自由”主要是實現英國資產階級民主。在劍橋,他交了許多英國朋友,其中羅素是最有影響的。羅素先進的民主思想和他在逆境中堅持自己確認的真理,不向權貴低頭的精神贏得了他的尊重。英國政治就像啃食柱子的白蟻壹樣,壹直在啃噬著他們的生命之根。可以說政治就是他們的生命。英國人“自由”,但不兇狠;是保守,但不固執。只因為它自由而不激烈,歷史上沒有流血,但有革命現實;但它是保守的而不是固執的,所以雖然“非天下第壹”,但也沒有僵化僵化。這些是“壹個最完美的模式,壹個理想的標準,或者壹個標準的理想——民主政治的實踐”[3]。他帶著這樣的政治理想回國後,與聞壹多、胡適等組織了壹個誌存高遠、意氣風發的文藝團體——新月社。他歌頌革命,想突破“黑暗邪惡”的現實,攀登“理想高峰”。他雖然沒有趕上五四那個騰飛的時代,但也在壹定程度上體現了五四精神。他拒絕壹切現實的東西,追求更完整更超脫的結局。政治上如此重要,以至於有人認為“新月”派是當時中國的第三股政治力量。在現實面前,任何這樣的超現實主義都會被擊碎。大革命失敗後,蔣介石的專制血腥統治粉碎了詩人的理想,使他的政治理想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徐誌摩理想中的“美”,主要體現在他對壹位英國女作家曼斯菲爾德的觀感上。他只和她談了二十分鐘,但在《曼斯菲爾德》壹文和《艾曼·曼斯菲爾德》壹詩中,徐誌摩充分表達了曼斯菲爾德是美的完美體現這壹觀點。來自女性作家的魅力莫名其妙地震撼了徐誌摩,讓他體會到了美。徐誌摩在《曼斯菲爾德》中寫道:“審美記憶是人生最寶貴的產業,認識美的本能是上帝給我們進入天堂的壹把鑰匙。”“妳只感受到他們整體的美,純粹的美,完整的美,分析不出來的美,說不出來的美;妳仿佛直接抓住了最燦爛的意誌,妳在最偉大最深刻的荊棘中體驗了無限的歡樂,在更偉大的人格中解決了妳的靈魂。”在徐誌摩的美麗建築中,曼斯菲爾德的整體美無疑是頂端的美。這種美喚醒了徐誌摩無拘無束、無限廣闊的情感,使之轉化為壹種浪漫情結,不僅在他的詩歌創作中,而且在他對“愛”和“自由”的實踐中,實現了他的情感需要和對完美的追求。但是有很多不言而喻的因素,呈現給他的東西不僅醜,而且醜。甚至他認為美好的東西也是短暫的,比如美好的愛情誘人而短暫,彩虹般的政治野心碎成碎片,美好的化身飄走,等等。這些對詩人來說是多麽殘酷啊!`3
從上面的分析我們也可以說,徐誌摩的人生理想其實很簡單,他對“愛”和“自由”的追求,在對“美”的最高追求中得到調和和融化。如果“愛”和“自由”都實現了,他的生活會無比美好。這種三位壹體的人生理想的幻滅,如何能讓他唱出壹首歡快悠揚的歌?
三,感傷情調的審美魅力
首先從它的豐富性來看人們的審美領悟。感傷的情緒使這首詩的境界和感情變得朦朧,在內涵上具有模糊性。欣賞這首詩,就像欣賞李商隱的《錦瑟》。訴訟很多,解釋也各種各樣,看似觸手可及。俗話說“滋味無窮且越烤越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種可以從多方面欣賞和解讀的現象,與其悲情所帶來的巨大審美空間有直接關系。
作者做了改變詩歌的嘗試,我們不妨比較壹下:
原詩:第六節:但我不會放歌。
靜靜的是壹支送別的笛子;
夏蟲也為我沈默,
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第七節:我悄悄地離開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了;
我揮了揮袖子,
不要帶走壹朵雲。
第六節:但我不能久留。
被召喚的公雞宣布了黎明;
夏崇也為我送行,
期待今晚的劍橋!
第七節:我悄悄地離開了,
正如我悄悄地來了;
當我再次看到劍橋時,
將被烏雲覆蓋。
我們可以看到,詩改後,意境高了許多,但與全詩風格不協調,同時審美空間大大縮小:似乎這首詩的情感只與詩人的政治理想有關。可能還有其他變化,但效果不會好。
通過比較,我們發現,正是徐誌摩的感傷,甚至是壹點點悲觀感傷的感傷情調,與他感人肺腑的細膩感情融為壹體,取得了世人公認的藝術成就,顯示了他獨特的藝術魅力。壹千個讀者讀壹千個《哈姆雷特》。關於這壹點,我們可以從許多美學家的審美實踐中得到證實:
——從詩中的字裏行間不難看出,詩人脫去壹切俗念的專註狀態,是對那些黃昏時專註地望著何康的清晨的藝術記憶,是在寧靜的心靈中捕捉到康橋的精神印象[4]。
應該說作者在劍橋的生活是多方面的,但真正成為核心的是他的初戀。說清楚了這壹點,讀壹讀《雲別西天》,妳會有更深的感受...我們認為這首詩與作者與林的交往密切相關,是壹首愛情詩而非詠物詩。詩人是否可以驚嘆雲朵、金柳、綠草、彩虹、星光、笛聲等物象而忽略情感因素?所以,只把情感因素理解為對母校的懷念,而忽略了裏面的性因素,是無法理解這首詩的真正含義的[5]。
——徐誌摩“愛、自由、美”的人生理想,而“愛”是核心內容。有了理想的愛情,生活才是美好的,也是人生自由的真正實現。所以,從歌唱愛情的角度來說,《別了,康橋》是徐誌摩理想主義人生觀的壹次真誠告白[6]。`1
——1928年以後,他的思想經過壹番波折,當年五四運動的沖擊所產生的自發的愛國熱情已經消退,他的資產階級政治理想已經徹底破滅,他的理想主義到處碰壁...他在理想的追求中迷茫,預感到自己的英國理想無法實現,但還是想執著地追求,於是再次來到劍橋“圓夢”。
——劍橋的風景太美了,詩人對劍橋有壹種和諧的感情,但現實生活卻是如此的無奈。告別劍橋自然是壹件“不愉快的事”。然而,詩人並沒有在他的詩中透露他的離別。這種情感很隱蔽,藏在他的詩裏,有意暗示...簡而言之,他的詩只是在審美品質上接近傳統,所以
——把《再別康橋》看成是壹首關於對象、告別、愛情或政治的詩,有點似是而非。詩中確實描寫了風景,但重點不在風景,而在情感,體現了詩人對劍橋的深深眷戀和離別時淡淡的傷感。這不是壹首簡單的告別詩。劍橋是詩人,內涵太豐富了。詩中的劍橋不止是詩人的母校。說是“初戀失敗的詠嘆調”就更牽強了..我們不能把它理解為壹首簡單的政治詩,正如我們不能把它理解為壹首簡單的愛情詩[9]。
以上人士觀點不壹,都有合理的論證邏輯,是優秀作品帶給觀者的禮物。這種奇妙的效果不僅與詩中豐富的意象有關,還與詩的情感基調密切相關。
其次,從生活中正常情緒的凝結,可以看出它對現實人生活的意義。《別了,康橋》悲傷情緒的特點是:在情感濃度上,不是捶胸頓足的哭喊,不是傷骨髓的哭喊,不是心碎的呻吟,而是情緒低落時的淺唱低唱;在觸發情緒的誘因上,它不是壹個具體事件的情緒表達,而是壹種在人生多次挫折後的情緒凝聚,有著綿長而醉人的魅力。雖然它表現在精心創作的藝術作品中,但它來自於深刻的現實生活,並在其中得到提煉。它體現了壹種正常的生活。在現實的人的生活中,大喜大悲的情感體驗並不經常發生,但苦惱和悲傷的感覺卻始終伴隨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有句話叫“水不停流,人不停憂。”無論什麽職業,什麽年齡,什麽收入,什麽社會地位,人都有煩惱和失望,原因可能簡單也可能復雜。這些人只要有壹定的審美經驗和能力,在背誦《告別康橋》時,就會產生壹種莫名的情感聲音,這是審美者外在事物與內在情感需求同構而產生的美感。它不僅會使欣賞者快樂,還會使他們復雜的情感得到凈化和升華。因此,人們喜愛它,背誦它,贊美它。感傷是《別了,康橋》這首美麗的詩不可分割的美,而《別了,康橋》對人們來說永遠是壹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