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兩個現代詩排了兩個短詩,劉大白的《秋夜河上》,徐誌摩的《花牛之歌》。“意象組合”和“寫意有形”是詩歌突出的文化特征和思維方式。詩歌教學應註重對詩歌意境的感知。在教學中,核心任務是“領悟詩意的山水”,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走進詩意,理解《秋夜河上》中“鳥歸、夕陽、清江、蘆葦蕩”的多彩景象,感受“歸巢、搬運、振翅、落下、化妝”的動態美好畫面。去理解《花牛之歌》中花牛在草地上的活動所帶來的奇妙意境。這篇文章也是壹篇略讀文。在教學中,要發揮略讀的作用,註重對詩歌文本的閱讀策略指導,引導學生掌握略讀詩歌的方法,積累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收集與課文相關的圖片和單詞,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前預習課文,自學生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班級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壹,引入新課程,把握策略
1.同學們,詩歌是文學寶庫中壹顆璀璨的明珠。她用簡潔的文字描繪了壹幅不朽的畫面。徜徉在詩歌的王國裏,妳會忘記她的恢弘,流連於她的詩中,感受她內心的呼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近體詩,來欣賞這兩首詩帶來的美妙意境。
2.寫在黑板上,壹起讀題目。
3.說說我以前學過什麽詩詞,古今都有,說說怎麽學詩詞?(引導學生初步總結詩歌閱讀的基本策略,如反復朗讀、想象畫面、背誦詩歌等。)
在這篇課文的開頭,我們被賦予了壹個重要的學習任務,這個學習任務也是學習這兩首詩的重要途徑。請壹位同學來讀。
5.課文中提出了哪三項重要任務?(根據學生交流,老師在黑板上寫:反復朗讀;了解風景;想象壹下畫面。)
設計意圖:四年級學生不是第壹次學詩歌,已經積累了壹些閱讀經驗。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回憶自己是如何學習詩歌的,旨在建立語用知識的類比聯系,建立已有知識與當前閱讀情境的聯系,促進閱讀體驗的轉化。
二、學習《秋夜河上》
1.展示自學清單,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1)反復讀詩,自學生詞,正確、流利、流利地讀詩。
(2)談詩中描寫的是什麽季節、什麽時候、什麽地方的景色,用筆把描寫的景色畫壹個圈。
(3)借助文字插圖和詩歌內容,想象詩歌的畫面意境,小組間相互交流。
2.交流自主學習的成果。
(1)點名讀詩,鏡頭重音。隨機學習新單詞“鳥巢,蘆葦”
(2)壹起讀詩,註意詩歌的節奏和韻味。
(3)交流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詩歌描寫了秋天的傍晚和河上的景色。
(2)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用課件或粘貼圖片的方式呈現詩歌中的景物:鳥兒、夕陽、河流、蘆葦。
(4)溝通畫面想象,師生結合詩詞描述鏡頭評論。
可以插入情景圖片,引導學生想象“倦鳥歸巢,抖落夕陽,染蘆葦”的美景
秋天的傍晚,壹群疲憊的鳥兒拍打著翅膀飛回了它們的巢穴。夕陽的余暉照在鳥兒的背上和翅膀上,閃著金色的光芒,好像鳥兒在把夕陽帶回它們的巢穴。它們的翅膀在飛翔,美麗的夕陽倒映在河面上,就像從鳥的翅膀上落下來壹樣。夕陽的余暉染紅了河流和蘆葦。壹瞬間,白蘆葦變成了美女。)
3.轉場:從鳥兒的翅膀到河流,再到蘆葦叢,眼前的景色是金紅色的,構成了壹幅秋夜河上迷人的畫卷。妳能通過大聲朗讀把這幅迷人的畫面傳遞給每壹個學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