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中國古典詩歌如何表達主題

中國古典詩歌如何表達主題

中國是壹個詩的國度。自從《關關歸鳩》這首古老的歌謠在江邊大陸傳唱以來,中國的詩人就壹直無法接受:從集體吟唱到文人的獨奏創作,從高高在上的帝王將相到無名的婦孺,都在用這種形式來表達對生命的感悟。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繹、吸收和創新,詩歌不僅內容日益豐富、包羅萬象,形式也靈活多樣,名篇層出不窮,令人嘆為觀止,為中國文化史上寫下了最美的壹筆。那麽詩人是如何在這種短小精悍的體裁中表達自己的呢?筆者試以“離別”題材的詩歌為例,以點帶面,談談自己的淺顯理解。

自古以來,人們為了心中的某種情感遠道而來,或飲酒賦詩;或者兩情相悅,相互告白;或曲水,聊情;或高山流水,相呼應。但《時間早在遇見她之前,卻比我們分別之後更久》(李商隱無題)《千裏之外有涼亭,沒有不散的宴席》似乎是表達“分別”主題的作品遠比表達相聚的作品有名。即使是《蘭亭序》、《王騰亭序》這樣表現文人盛況的名作,也難免會產生“生死大事”、“盛宴難再續”的感慨。原因大概是“自古多愁善感傷離別”。離別的悲傷能觸動詩人脆弱的心弦,激發詩人敏感的詩意情懷,使詩人意識到生命的少與多,生命的多變。具體詩人是如何表達這種“離別”情感的?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壹、重環境渲染

王國維說:“壹切風景詞,都是情話。”抒情性和情景交融是中國古典文學的主要特征,尤其是在詩歌中。雖然範仲淹說人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詩人往往是唯心的,主觀的。他們認為“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來,孤獨的鳥兒唱出了它們的悲傷”,他們認為“誰在黎明喝醉了酒,總會讓人流淚”,他們認為“蠟燭有壹顆說再見的心,他們為別人哭到黎明”,他們認為“我會在漂浮的雲上想起妳,所以在夕陽下想起我”等等,情感是他們看待事物的主體。古道旁的伊壹柳樹,吹著不忍離去的兒子的心;千尺的《桃花潭》是王倫與李白的情誼。招待所外的綠柳色,是王維對朋友的送別;亭外,令人不寒而栗的哭聲讓柳永的心更加惆悵...

第二,細膩的情感刻畫

對環境的強烈描寫只是為了渲染壹種氛圍,這類詩歌的主題在於表達“離別”的情感,體現在不同的細節上。慈母把對兒子的愛寄托在她精心的縫制和徹底的修補上(賈島的遊子頌),而李白則用我們揮手告別,我的馬壹聲聲嘶鳴(送別朋友)來表達她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而王維則用“勸君多酒,平白出陽關”來表達她對朋友的無限關懷。

三、典型形象的選擇

中國古典詩詞十分註重意境的營造,選擇典型意象來抒發他的感情,既表現出優美的意境和含蓄的感情,又融情景於壹體,心物合壹,境界自出。王國維說:“有壹種境界,自成體系,自有名句。”(《人間詞話》)清代王夫之《玄齋詩話》中說:“景名謂二,而不可分。”在以“離別”為主題的詩歌中,大致會用到以下意象。

1.柳樹。源於《詩經·瀟雅·蔡威》:“昔我不在,柳依依;今天想起來,下雨了。”楊柳的愛情和離別的感覺是結合在壹起的。“劉”和“劉”諧音。古人送別時,常以折柳來表達深深的別離之情,以至於許多文人墨客借此來抒發心中的憤懣和懷念之情。如王維《使二使安西》中“渭城雨輕塵,客舍青柳色新”,“今宵何處酒醒?”楊柳岸、馮曉和殘月都有這個意思。

2.亭子。在古代,路邊有壹個亭子,供旅行者休息或送行。北周文學家庾信在《江南賦》中說:“十裏五裏,路邊亭。”叫做十裏長亭,五裏短亭。“長亭”作為壹個蘊含離別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別詩中不斷出現。如“歸程在哪裏?亭子比亭子矮(李白《菩薩蠻》),“天冷了,涼亭晚了”,而王實甫《西廂記》中的“別了亭子”,則將這壹意象的內涵推向了壹個高峰。

3.葡萄酒。元曲楊載曰:“凡賜人多酒以表心意,寫臨景以使其振奮,以表感激。”(詩人、法家人數)酒除了解憂,還充滿了深深的祝福。把酒和離別聯系在壹起的詩數不勝數,如“勸君多飲,平白出陽關”,“雖飲盡酒,不歡而別,月圓時江面詭譎”(白居易《琵琶行》)。雖然他們“什麽都不喝”,但送別酒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國歷史上,與酒結下不解之緣的李白曾說:“同城的同誌來送別,壹飲而盡,臨別的時候我對他說。”(《南京酒店臨別》)“但既然水還在流,雖然我們用劍砍它,但更難過的是舉杯消愁。”(雲叔,宣州謝朓樓送別校書),但在《訪中國》中更是灑脫:“蘭陵有郁金香,玉碗有琥珀光。但能使主人醉,不知身在何處。”酒成了離別的調味品。

第四,鮮明的對比

柳永在《雨聲響起來》中寫道:“思念之時,千裏煙滾滾,黃昏沈沈,茫茫壹片。”這是作家離開心愛的人後,乘船離開,消失在無邊的海霧中,境界之廣。但是,詩人並沒有因此而感到逍遙自在。這種境界與心境的強烈反差,也反映在的《白雪歌·送別田書記吳歸鄉》:“然後,他在關隘的轉彎處消失了,留下的只有蹄印。”李白《去揚州途中送別孟浩然》中有壹句:“孤帆遠渡青天,萬裏長江流。”有異曲同工之妙。而柳永的《雨環》和李商隱的《雨夜給北方壹個朋友的字條》的《如何剪西窗燭,卻談晚雨時光》,既包含了空間的往復對比,又體現了時間的循環對比,虛實相生,情景交融,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