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中國傳統美學的傳統美學

中國傳統美學的傳統美學

中國的藝術體現了繪畫、詩歌、音樂,講究壹種意境,這是最高的審美標準。“意境”壹詞最早是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引用的:古今詩人的格調高如白石。不想在意境上發力,所以覺得沒有寓意,寓意比不上壹流作者。意境包括意(藝術家主觀感情的表達)和境(外部社會環境或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這種情景交融的境界,蘊含著無窮的魅力,稱之為意蘊和暗示,達到超越物化層面的精神境界,不受現實的束縛。簡單來說,意境是心、主、客體、內涵、形式的完美統壹,更註重虛的內涵,在實中見虛,具有無限深遠的特點。意境其實是中國特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美學範疇。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以現實為基礎,內容與形式相統壹,具有壹定的實用性。音樂藝術應該遵守壹定的倫理和審美規範。音樂強調和諧,如五音、六律、七音、八風和濁、大小、長短、疾病、悲喜、剛柔等。

中國的音樂美學源於傳統,傳統音樂美學思想對中國音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現代,固守傳統是沒有用的。只有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開拓新的審美觀念,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西方美學也是世界文化的壹部分。中西審美文化融合,以傳統民族音樂為基礎,借鑒中西優秀的音樂方法,建立中國新的音樂美學思想,豐富世界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