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登嶽陽樓記》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什麽

《登嶽陽樓記》的主要表現手法是什麽

《登嶽陽樓記》是杜甫詩歌中著名的五律詩,在盛唐時期被稱為五律之首。整體而言,山川之壯美,在詩的內外都有。雖然難過,但不沮喪;雖然抑郁,但並不抑郁。體現了他關心民生的風格。

第壹聯與現實交織,今昔對比,拓展了時空領域。我很早就聽說了洞庭的名氣,但直到我暮年才實現了去看看這個著名湖泊的願望。表面上看,第壹次爬嶽陽樓還是挺開心的。其實我本意是想表達我早期至今未能實現的抱負。說到底就是形容洞庭湖的釀造氛圍。

顓頊是洞庭的遼闊。洞庭湖是吳楚,日夜漂浮,波濤掀天,無邊無際,真不知道這老頭胸口吞了多少雲!這是壹句寫洞庭湖的絕句,被王世貞譽為“跨越今朝的英雄”。景色如此壯麗,令人目不暇接。

頸聯寫的是政治生活坎坷,浪跡天涯,無能為力的感覺。“但是沒有親戚或朋友的消息傳到我這裏”在精神和物質方面沒有得到任何幫助;“我老多病獨伴舟”自從他在大歷三年正月,在夔州帶著妻兒乘船出峽,就壹直“老多病”。寫作時,他已57歲,患肺病,風痹,右耳失聰,在湖南四處漂泊,以船為家,何處定居。面對洞庭湖汪洋的浩瀚,他感到更加孤獨和危險。自我敘述是如此孤獨,以至於在極度悶窄的詩意境界的突變和對比中蘊含著無限的深情。

對聯的結尾寫了眼看著國家動蕩,沒有辦法報效國家的悲傷。上下句之間有空白,令人回味。以“我早就聽說過洞庭湖”開頭的“往事”,當然可以涵蓋詩人在長安地區十幾年的活動。而這個,在空間上,可以和“關山北”相提並論。《乘玄》與《今日》自始至終呼應。

嶽陽樓圖冊

首聯敘事,駢聯描寫,頸聯抒情,尾聯總結。全詩是“登嶽陽樓”,但不限於寫“嶽陽樓”和“洞庭水”。詩人摒棄對眼前景物的精妙描繪,從大處著眼寫作,呼天搶地,憂國憂民,悲壯蒼涼,令人落淚。在時間上回顧過去,在空間上覆蓋吳楚和月關山。他的人生經歷的悲涼和對國家的憂思,浩瀚無垠,與洞庭的水勢無縫交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意境。

這首詩是杜甫詩歌中五律的代表作,在盛唐被稱為五律之首。整體而言,山川的壯闊,詩人胸襟的寬廣,都在詩的內外。雖然難過,但不沮喪;雖然抑郁,但並不抑郁。宋代胡載《苕溪漁隱從化》引蔡太娃《西青詩話》曰:“洞庭蔚為大觀,歷代題者甚多...但是,如果孟浩然的“壹片雲霧起雲夢谷,壹直圍困著嶽陽城”不是,洞庭茫茫,氣象壯闊,如同眼前。要讀杜子美的詩,那是不行的。‘東有吳國,南有楚,能見天地無盡飄’,少陵不知吞了多少雲夢在胸。"

全詩純賦,自始至終都是敘事風格。以前有學者認為詩歌用賦法,沒有形象,沒有詩味。其實,賦法是詩歌形象化的重要方式,其特點是不註重詩歌的語言和局部事物的形象化,而註重創造詩歌的整體意境。《登嶽陽樓記》是運用賦法創造藝術形象的典範。它所達到的藝術境界,已經讓人覺得沒有藝術方法,甚至沒有語言,而是詩人的思想感情直擊心靈。

全詩以自我敘事和抒情為主,真摯感人;對景色的描寫只有三四句話,既是真實的書寫,也是想象,使洞庭湖的天氣壯麗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