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防震減災論文集

防震減災論文集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每個人都在壹定程度上接觸過作文。壹個活動,征文比賽等壹般都需要寫征文。作者將稿件交給征文活動主辦方後,作者的作品可以參加大賽,但壹部分版權也相應給了征文活動主辦方。妳知道如何寫壹篇文章嗎?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防震減災短文(6篇精選短文)。歡迎閱讀收藏。

防震減災征文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震驚全球。為了在地震發生時減少學校人員傷亡,國家規定所有中小學都要進行地震演練。這會讓我們疲憊不堪。每天大課間都改成“地震演練”。妳不覺得這會把我們活活打死嗎?

大課間下課鈴響了,全班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壹有風吹草動,他們就喋喋不休。妳看我同桌陳漢興。她看起來有點興奮和緊張。她不停地撥弄自己的頭發,她說:死得好。唉,女人就是這樣,死了也得好看。

就在這時,鈴聲“鐺、鐺、鐺”地響了起來,大家不慌不忙、不慌不忙、大搖大擺地走下樓梯。沒想到我們班全校最後壹名,校長氣得在樓梯口等了我們好久。可惜他被掃了。噓,小聲點。聽說是5000字的《防震減災的重要性》的評論!

第二天,我沒有註意到老師的右手能不能動,但是今天上課的氣氛好凝重,大課間的鈴聲如期而至。我連大氣都不敢出,等著“警鐘”。“砰,砰,砰,”大家現在都嚇壞了,像洪水壹樣沖出教室,飛下來。到了樓梯口,沒想到大家都和校長“約好了”。“妳到底怎麽了?”我昨天遲到了,今天還沒來得及打鈴。先下手為強對妳有利!“校長今天終於生我們的氣了。據說老師5000字的復習變成了10000字。怪不得這幾天語文作業沒批改,原來如此。呵呵,開個玩笑,其實我們都在認真練習。

通過妳們的不懈努力,我們通過了省級驗收,成為“防震減災優秀示範學校”。

防震減災征文2為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紀念汶川地震壹周年,增強廣大小學生的公共安全意識,提高防震減災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關於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防震減災有獎征文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救結合”的方針,積極、主動、科學、有效地開展豐富多彩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營造濃厚的宣傳教育氛圍,動員全體師生參與防震減災活動,為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提供保障。這些活動概述如下:

1,學校各部門精心安排準備,努力營造“防震減災”的宣傳氛圍。學校利用“紅領巾”廣播向學生宣傳介紹地震知識和防震要領;各班還利用黑板報發布防震減災基礎知識,利用班會組織學生學習“地震來了怎麽辦?”等相關科普知識,提高學生的預防、避讓、自救和互救能力;讓全體師生知道防震減災的重要性。

2、結合“品德與生活”課、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故事。各班利用黑板報宣傳“抗震救災英雄少年”的故事。在了解“抗震救災英雄少年”事跡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認識到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堅強勇敢、團結互助、樂觀向上”的品德,是當代中小學生應該繼承和發揚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當代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應該具備的寶貴品質。引導學生學習“堅強勇敢”的品德。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氣餒,不害怕,有信心和勇氣去克服。學習“團結互助”的品德。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盡力幫助他人,服務集體;學習“樂觀向上”的品德,努力在各種情況下堅定對生活和未來的信心和希望,努力學習,快樂生活,全面發展。

3.在此基礎上,開展以“防震減災”為主題的征文活動;通過歌頌英雄少年的優秀品德,讓學習英雄少年事跡、弘揚抗震救災精神的過程成為廣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過程。

4.經過班主任的努力和教研室的認真審核,最終有6篇學生的作文提交參加大武口區的評選。

今後,我校將繼續認真組織開展校園防震減災宣傳活動,並將此項工作常態化。結合學校實際,進壹步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提高全體師生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對突發事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確保災難來臨時師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防震減災征文三為進壹步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在全市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的通知》精神,加強中學生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增強學生防震減災意識,營造良好的防震減災校園環境, 學校將在7、8年級學生中開展防震減災征文比賽,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壹,論文的主題

以普及地震科普知識、增強中學生防震減災意識、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主題,講述防震減災感人故事,參加應急演練,親身體驗和閱讀防震減災書刊,觀看防震減災電影、視頻和展覽。

二、參與者

七八年級的學生。

三、入職要求

1,作品題目自擬,學生根據所見所聞所體驗進行創作。內容要圍繞主題,觀點鮮明,文字簡練,思想健康進取。

2.參賽作品風格不限。要求字數300-1500字,詩詞童謠10行以上。

3.在組織初選的基礎上,向政教處提交每班論文2篇(限報),封面註明參賽學校、班級、作者姓名及聯系方式。截止時間:4月15。

4.4月16日,學校進行了征文評選,將5篇征文送到教育管理處,參加市教育局、地震局的評選。

四、鑒定方法

每班頒發1,10榮譽證書。

2.選校中,壹、二、三等獎分別為5,10,11。給學生頒發榮譽證書,壹、二、三等獎分別按照10、9、8分納入活動考核。

防震減災隨筆4那個難忘的下午,當我們安心在教室裏學習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壹場無情的災難會降臨在汶川的同胞身上。那壹刻,無情的災難奪走了無數人的生命和健康。那壹刻,高樓變成了廢墟。那壹刻,無數撕心裂肺的哭聲籠罩了整個汶川縣城。就是那壹天——12年5月,給人類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教訓。防災減災日將是那場地震留下的足跡,這壹天將永遠提醒人類——防災減災!

中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壹,自然災害頻繁,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壹。20世紀觀察到的事實表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幹旱、洪水、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的頻率和強度。)引起的氣候變化明顯增加,這直接危及中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因此,我認為我們現在應該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有些災難是可以預防的。

而地球本身造成的壹些災難,人類是很難防範的。我們不僅需要防範壹些災害,還需要具備壹些防災防身的基本知識。地震之前,會有壹些征兆。比如馬等家畜會掙脫韁繩,在外面狂奔;冬眠的蛇會從洞裏湧出來;蜜蜂會飛來飛去;狗會叫,有的牲畜會出圈跑來跑去;老鼠成群結隊地移動...這些預兆可以讓人們提前知道將會有地震。如果發現這些動物有這些異常現象,首先要辨別真假,然後向地震局報告,防止它們提前離開。

地震不代表妳會死。其實自救的方法有很多。

比如,妳被困在地震後的廢墟下。這時候不要盲目的動,要冷靜。首先,拿出妳的手,慢慢移動廢墟。首先保持呼吸順暢,然後試著呼吸,叫人來救妳。如果地震時妳在家裏,妳必須立即進入壹個堅硬的沒有倒塌的小房間,以避免受傷。

還有,貼在堅固的墻上或者蹲在門口,在房子倒塌後活下來,避免受到傷害。如果在野外,壹定要避開陡峭的懸崖,防止自己從山上掉下來。還有就是要防止山體滑坡,以免滑下來。如果在學校,壹定要聽從老師的指揮,躲在課桌下,註意保護頭部。上體育課的話,要避開高樓,不要受傷。如果在電影院,要躲在觀影椅下避震,避開天花板上掛的燈和空調的懸掛物,用東西保護頭部,聽從指揮人員的指揮撤離現場。購物中心發生了地震。避開玻璃櫃、商品、廣告牌、燈等物品。如果在公交車上,要躲在椅子下或蹲下,保持重心穩定,抓住扶手。我們應該記住這些知識。

災難顯然是無情的,但又能怪誰呢?只是人類在吃自己種下的惡果。保護好自然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而這壹點,要從小做起!首先少砍樹多種樹,然後盡量少制造對自然有害的垃圾,回收利用。然後每個人都要有環保意識,正確認識環保的重要性,最終知道“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藍天像白雲的心,希望鴿子能自由飛翔。老師和家長的心是壹樣的,希望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行動起來,預防災難,讓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光明!

防震減災論文集5。我們生活的地球神秘而美麗,有深邃的天空,遼闊的海洋,神奇的土地...在這個充滿高度活力的自然界,我們人類對地球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我們的現實生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安全美好。有各種各樣的危機和災難,甚至威脅到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壹切皆有可能。

人類亂砍濫伐森林,過度使用能源,捕殺珍稀動物,導致現在的地球母親傷痕累累。許多災難奪去了寶貴的生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局面。人為災害包括火災、泥石流、水土流失和車禍,而自然災害包括地震和洪水。過度使用能源還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和生態平衡問題,比如全球變暖,但是聰明的人類想出了很多有效的辦法,創造了很多取之不盡的能源。例如太陽能、水能、風能和其他自然能源。太陽能光伏電池可以收集光能並將其轉化為電能,以儲存許多光伏電池,供夜間和惡劣天氣使用。

有些災難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動物可以提前預測地震。日本東京1923地震前夕,人們看到成群的老鼠從洞穴中逃出,聚集成壹只老鼠大軍。事實上,除了老鼠,許多其他生活在地面和地下的動物都有這種預測地震的超能力。如果發現自己的牲畜突然脾氣不好,要仔細觀察確定,然後上報地震局。地震發生時,房屋倒塌形成的室內三角空間,往往是相對安全的人員生存場所。尤其是建築內空間狹小的廚房、衛生間等地方,空間狹小,不易倒塌,墻角或桌子等堅固家具形成的三角形空間,適合遇險時避難。在沒有桌子可以躲的地方,用墊子、被褥等軟物保護頭部,千萬不要盲目使用電梯造成意外傷害。

目前,地震預測仍然是壹個世界性難題。要加強地震科普知識的學習,掌握簡單的逃生自救方法,遇到地震、火災等災害時要冷靜。同時,保護環境,關愛地球母親,減少此類自然災害的發生,讓我們活著的地球母親更加美麗!讓我們行動起來,預防災難,讓地球的明天越來越光明!

我沒有遇到地震災害,但也感受到了地震。記得有壹天,我站在大廳門口,看到院子裏晾嬰兒紙尿褲的炭筐突然晃了壹下。就在他們驚訝的時候,老人們慌慌張張地從屋裏出來,說剛才門鈴響了,是“地動山搖”。

地震就是地震。據老人說,盤古開天地,清者升天,濁者沈地。但是地球壹直在下沈,而且似乎沒有停止,壹直在向深淵墜落。我們做什麽呢無奈之下,盤古從自己身上剜出骨頭,這些骨頭變成了牛,支撐起大地。時間長了,有些牛累了,想翻身,於是大地震動,地震發生了。

我問老師,真的。妳有本地的奶牛嗎?老師引導我和同學學習地震知識。我們明白,地下沒有牛,地震也不是牛翻身。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和地質構造有關。

老師告訴我們,科學家們正在積極探索地震的原因,並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老師讓我們做壹個小實驗。老師先拿出壹張世界地圖,我們來切土地。女同學別出心裁,只聽《陳文靜》就把世界七大洲都剪了出來。老師讓我們把世界七大洲拼在壹起。我們用比比劃劃的方式,根據凸點的不同形狀,把世界七大洲連接起來。乍壹看,世界七大洲能拼接在壹起形成壹大片陸地,真是太神奇了。我們把目光轉向我們的老師,他告訴我們世界上的陸地曾經是相連的。

為什麽現在土地被分割了?老師叫我提起書包,在頭上轉。隨著我手臂的轉動,書包也在轉圈。老師讓我松手,書包立刻癟癟地飛了出去。老師讓我再把書包舉起來,然後松開,書包就掉在我腳邊了。老師啟發我們思考真相。現在我們明白了,書包是因為離心力而平飛出去的。地球在不停的旋轉,這也產生了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的陸地會漂移。原本連在壹起的土地逐漸分崩離析,時間久了,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老師說地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壹個和板塊結構有關。說完,老師讓我們做另壹個實驗。我們靠墻站成壹排,艱難地從兩邊向中間“擠”。中間的學生抵擋不住兩邊巨大的“擠壓力”,突然“拱”了出來,兩邊的學生壹下子壓向中間。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是地殼板塊運動的模擬。地震的原因有很多,但地殼板塊運動是其中之壹。在漂流的過程中,地球表面的陸地會相互擠壓,有的地方會上升成為山脈,有的地方會斷裂成為斷裂帶。地震經常發生在地殼的斷層帶。地殼板塊運動過程中積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壹定程度上會釋放出來形成地震。這就像剛才學生們的“擁擠”壹樣。每個人都在“擠”的過程中不斷積蓄力量。當中間的學生承受不了“擠壓力”時,突然“拱”出來,導致“空”和“擠壓力”被釋放,兩邊的學生突然向前“抱”,也就是地殼破裂,地震就突然發生了。如果釋放的能量巨大,形成大地震,會造成很大的破壞。

老師這個形象的講解讓我們豁然開朗。我們對地震的原因有了清晰而深刻的認識。沒有地下牛,地震也不是牛翻身。地震的發生是有原因的,和地質構造有關。

人們害怕地震,因為地震災害具有破壞性,會造成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雖然我們年紀小,沒有經歷過40年前的邢臺地震和30年前的唐山地震,但是老師給我們講了當時的受災情況,讓我們看了壹場恐怖電影。

雖然目前人力無法阻止地震的發生,但通過學習和掌握地震知識,我們可以預測地震的發生,防震減災。

中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研究地震。張衡創造的地動儀可以準確地探測和監測地震的發生。今天,為了防震減災,中國已經建立了27個地震監測網絡。通過衛星信息傳輸,可在半小時內將相關地震信息第壹時間發送到各指揮中心,從而有效預防地震,將地震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我們還可以利用所學的地震相關知識來預測地震的發生。地震前,有跡象。我們可以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密切的監測來預測地震,牽著傳說中的“土牛”的鼻子走,讓它乖乖地為防震減災服務。

動物有提前感知災難的特殊功能。據說在船沈之前,船上的老鼠會成群結隊地逃離船。再比如,四年級學的課文《雪猴》告訴我們,雪猴生活在中國雲南省的邊境上,它們是邊防部隊的好朋友。當地氣候變幻莫測,壹小時內往往會出現雨雪冰雹風霜等多種天氣。雪猴對氣候變化最敏感。天氣突變時,孫悟空會帶領手下包圍邊防部隊。它們有的把頭垂得很低,有的用爪子捂住鼻子,有的甚至把鼻孔放在肚子上;他們會跳來跳去,聲嘶力竭地尖叫。這是他們向邊防人員預報天氣的方式。民間天氣諺語與動物密切相關。比如螞蟻挪蛇過道,明天就要下大雨了。而有經驗的老農民看到蜻蜓等動物低飛的表現就知道天氣變化了。

我們可以利用動物提前感知災害的特殊功能,為防震減災服務。最明顯的是,在海嘯到來之前,印度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野生動物紛紛出逃。當大災難來臨時,他們安然無恙。我們可以通過動物異常來預測地震的發生。邢臺地震、唐山地震前,有雞鴨不肯進窩、豬跳出柵欄、騾馬恐懼尖叫等異常現象。可惜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下,人們忙於所謂的“革命”,無暇顧及,導致地震發生時損失巨大。

地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對地震知識的無知或誤解。可怕的不是災難,而是人們的無知,科普知識普及的滯後,科技的落後。

可以說,40年前的邢臺地震和30年前的唐山地震,當時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都比較落後,以至於在明顯的自然預警面前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讓人扼腕嘆息。

從這次教訓中,我們要大張旗鼓地進行廣泛深入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使之家喻戶曉,為防震減災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