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歌:長歌行、七步詩和登船的解讀

詩歌:長歌行、七步詩和登船的解讀

韓樂府長歌行

作品簡介:

漢代樂府原是古代掌管音樂的官職。秦朝和西漢時期就有“樂府令”。漢武帝時期的樂府規模較大,其職能是掌管宮廷所用的音樂,采錄民歌和音樂。魏晉以後,凡是漢代樂府機關采唱的詩歌,都稱為樂府詩。

韓樂府創作的基本原則是“感悲喜,由事而起”(《漢授藝術史·文學》)。它繼承了《詩經》現實主義的優良傳統,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漢代的社會現實。漢樂府最傑出的藝術成就在於它的敘事性。其次,善於選取典型細節,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雜言,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漢樂府中產生了壹批成熟的五言詩。漢代流傳下來的絕大多數樂府詩,都已收入宋人郭茂謙編纂的樂府詩中。

原文:

花園裏的樹木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在陽光下升起。

春天讓大地充滿了希望,萬物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

常常害怕寒冷的秋天來臨時,葉兒的樹黃了,百味草也枯萎了。

河流奔向大海奔向大海,什麽時候才能回到西方?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註意事項:

這首詩選自韓樂府。樂府是自秦朝以來建立的壹種皇家音樂器官。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擴建,向民間征集大量詩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這首詩就是其中之壹。

長歌行:漢樂府曲子的名字。向日葵:壹種古老的蔬菜。徐:幹的。陽春:是春天,陽光充足,露水豐潤。布:鋪,撒。德澤:恩澤。秋節:秋天。節日,季節,節日。黃色:黃色。花:同“花”。衰落:為了押韻,這裏可以讀作古體。數百條河流:無數條河流。四川,河流。徒二三:徒然,無益。

今天的翻譯:

花園裏的向日葵郁郁蔥蔥,在晶瑩的朝陽中翺翔。

春天把希望撒滿大地,萬物呈現繁榮景象。

總害怕寒冷的秋天來了,樹葉黃了,草枯萎了。

百川東奔大海,何時能歸西天?

年輕人如果不及時努力,老了只會後悔壹輩子。

贊賞:

這首詩以“花園裏的向日葵”開頭,然後用水流向大海壹去不復返的例子,表示時間如流水,壹去不復返。最後,要勸人珍惜青春,努力工作,不要等到老了才後悔。這首詩用事物來表達意義。首先,它用花園裏的向日葵作為比喻。“綠色”意味著它生長茂盛。其實在整個春天的陽光雨露下,萬物都在爭先恐後的生長。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他們都怕秋天快到了,都知道秋風會枯萎百草的道理。自然界的生命節奏如此,生命也是如此?如果壹個人趁著大好時光不努力,讓青春白白浪費,等老了後悔也來不及了。這首詩認為生命從眼前的青春美景中轉瞬即逝,鼓勵年輕人珍惜時間,作出警示,催人奮進。

簡短評論:

這是漢代壹首著名的樂府詩。詩中用了壹系列的比喻來說明我們應該珍惜時間,盡快努力工作。這首詩的前四句給我們描繪了壹幅美麗的春景。花園裏綠色的向日葵上有露珠。日出之後,露水曬幹了,向日葵沐浴在陽光裏。世間萬物都受到春天大自然雨露的眷顧,閃耀著無與倫比的光輝。然而,當秋天到來時,它們會失去明亮的光澤,變得黃色和褪色。凡事都有起有落,人也有壹個從青春期到老年的過程。時間就像壹條大河的水,壹直向東流入大海,壹去不復返。年輕時不珍惜時間,不努力,老了只會徒傷悲!

【三國誌·魏】曹植

煮豆子和燒豆子,

豆子在水壺裏哭。

本是同根生,

急什麽?

據傳說,曹植的哥哥魏文帝要他寫壹首七步詩。

否則,他會殺了他的頭。曹植憤然寫下這首詩。豆子和豆莖是壹樣的。

從根部長出來的東西就像兄弟姐妹壹樣。豆莖在鍋裏燒煮豆子。

哭了。哥哥逼弟弟的比喻很貼切,很感人。

【七步詩簡析】

對於七步詩的作者,謝靈運曾評價:“天下只有壹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戰,天下壹分為壹戰。”也就是說,如果天下的人才是包袱(石頭),曹植就占八鬥,八鬥就是包袱。(石)劉勰《文心雕龍·才略》也說:“子健靈秀有才,其詩清麗雅致。”明代王士禛《藝苑》也說:“子建天才美艷,雖有千古美名,實則避父避兄。為什麽?它太高了,也太花哨了。”可見,前人已經指出了曹植才華出眾、稟賦異常的特點,而其才華的最好例證就是這首《七步詩》。

關於七步詩有很多傳說。據《世說新語·文學》記載,曹丕稱帝後,壹直對自己才華橫溢的弟弟曹植懷恨在心。有壹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內寫壹首詩,做不到就處死。但曹植沒等他話音落下,就應聲說了六首,也就是上面的第壹首。因限於七步,被後人稱為“七步詩”。據說曹丕聽後“深感慚愧”,不僅是因為曹植在吟詩方面體現出非凡的才華,更是因為詩中表明兄弟就是兄弟,不應疑神疑鬼,心懷怨恨,自然讓皇帝感到慚愧。

《七步詩》純以比喻手法寫成。它的語言簡單,意思明確,不需要更多的解釋。只需要在壹些詞語和表達上稍微疏通壹下,意思就不言而喻了。第二句中的“豆豉”是指經過過濾、蒸煮制成調味汁的豆豉。“分”是指豆莖,曬幹後用作柴火。粉煮的是同根生的豆子。比喻兄弟太緊,自暴自棄,違背天道,自然不能接受。詩人巧妙的比喻和巧妙的語言,瞬間就脫口而出,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千百年來,“同根生,何苦相煎”壹詞成為人們勸誡兄弟不要自相殘殺的常用語,可見這首詩在民間流傳甚廣。

七步詩前兩句是“煮豆燒豆腐,豆在釜中泣”,用“燒”和“泣”寫出了“豆腐”和“豆”的尖銳矛盾,以及豆腐對豆的殘酷迫害。最後兩句是“同根生,何必互相炒!”畫龍點睛,提示詩歌主題。“同根”這個詞是壹個雙關語。從表面上看,它意味著“糯米”和“豆”生長在同壹個根上。其實是說他們和曹丕是同壹個父母生的,問曹丕為什麽這麽著急弟弟妹妹。

七步詩中的比喻非常貼切,簡單生動。雖然現在還很難確定這首詩本身是否真的是曹植寫的,但它以生動的形象反映了曹魏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確實是壹首好詩。

王昌齡《發作》賞析

秦時明月,漢時閉關,長征未歸。

但是讓龍城飛進去②,不要教呼瑪去陰山③。

做出贊賞的評論

歷史上所有著名的詩歌都具有獨特的思想和藝術魅力。王昌齡著名的《邊塞》的妙處在於;空間雖小,容量巨大。詩人用豪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他通過對時間和空間的巧妙經營,以及景物書寫、敘事、抒情、議論的緊密結合,在四首詩中熔鑄了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豪邁深遠,扣人心弦,耐人尋味。

詩的第壹句“秦時明月,漢時風情”四個字,展現了壹幅壯麗的畫卷:壹輪明月照邊關。詩人只用了大量的速寫而沒有詳細的描寫,卻恰恰表現了邊疆的遼闊和景色的蕭條,渲染出壹種孤獨蒼涼的氣氛。特別奇妙的是,詩人用“秦漢”四個字來裝飾月亮和風俗,使這幅月亮逼近風俗的畫面在時間上變成了壹幅畫,賦予萬裏邊關歷史的悠久感。這是詩人對長期邊境戰爭的深刻思考產生的“神來之筆”!然後,詩人觸景生情,寫下第二句,“人在長征路上未歸”。這句話既有敘事性,又有抒情性。他在深沈的嘆息中暗示當時邊防多災多難,表現了詩人對長期鎮守的將士的深切同情。而這句話從空間的角度指出了邊塞的偏僻。詩人以這種方式創造了壹個時空交織的意象,將讀者帶到萬裏之外的邊疆,引入歷史長河中去回憶、體驗、思考。這兩句話包含了多少隱情!秦漢邊關月下依舊,雙方的戰爭壹直在進行。有多少士卒在戰場上灑過血,死而未回;有多少士兵還在守衛邊境,無法返回?詩人借助廣闊而久遠的時空意象,展現了秦漢以來戰爭給歷代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既高瞻遠矚。可以說是“盛世高遠”。

因為戰爭造成了人民的悲劇。那麽,如何阻止和結束這場悲劇呢?詩人用三四句話給出了正確答案。他向長期防守的士卒呼籲,希望將來能有壹個像飛將李廣這樣的名將,帶領士兵打敗敵人,取得勝利,讓敵人不敢再來侵略。《但使龍城飛進+莫教呼瑪過陰山》是抒情與議論的結合,直接表達了邊防軍鞏固邊防、保家衛國的願望,充滿了愛國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寫得氣勢磅礴,鏗鏘有力,金嗓子!同時,這兩句話具有諷刺意味,表現了詩人對朝廷用人不當和將領腐敗無能的不滿。有壹種寓意,讓人思考不盡。

它壹直因“the plug”而備受推崇。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稱贊其為唐代四行絕句的代表作,楊慎編《唐代絕句》列為第壹。這些評論可能不太恰當,但確實是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傑作。

給…作註解

①秦時句子:中國在秦漢時期修建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入侵。這裏的“秦”和“漢”雖然字面上屬於“月”和“關”,但在意義上指的是同壹個東西,即秦漢的明月沿襲了秦漢的風俗。

(2)龍城:盧龍城(在今河北省),漢代右北平郡、唐代北平郡所在地。

飛將軍:李廣,西漢名將。曾任右北平郡知府,多次擊退匈奴入侵,故稱“飛將軍”。

③陰山:橫跨內蒙古自治區南部邊境的山脈。漢朝時,匈奴經常據陰山入侵漢朝。

唐詩名篇賞析原載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0,65438+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