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我們身邊的垃圾”中產階級教案

“我們身邊的垃圾”中產階級教案

作為壹名敬業的教育工作者,我們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進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那麽應該怎麽寫教案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我們身邊的垃圾》教案,歡迎大家參考,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我們身邊的垃圾》課堂教案1壹、設計意圖:

環境意識是壹個人應該具備的素質之壹。通過上周的主題活動“我是環保的小衛士”,孩子們開始關註環保,對垃圾帶來的影響和危害有了初步的認識,知道不應該到處亂扔垃圾,但是僅僅了解這些是不夠的。本周將繼續開展“我是環保小衛士”主題活動——(減少垃圾,消除汙染),深入探討垃圾處理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對保護環境產生積極的感受;通過“參觀”、“搞社會宣傳”、“發倡議書”等活動,了解“白色汙染”的危害,豐富孩子的感性認識,激發孩子的環保意識和初始責任感。

二、本周活動目標:

1,了解垃圾的危害,可以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減少垃圾的產生。

2.用畫實物和寫數字的方式記錄幼兒園和家庭壹周內產生的垃圾名稱和數量。

3.了解垃圾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產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

4.了解不同垃圾的處理流程,知道垃圾可以分類回收。

5.了解垃圾處理與環境的關系,知道垃圾處理不當會給環境帶來危害。

6.通過“參觀”、“搞社會宣傳”、“發倡議書”等活動,豐富孩子的感性認識,激發孩子的環保意識和初步的責任感。

7.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8、通過各種形式的操作活動,發展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培養孩子的探索興趣。

“我們身邊的垃圾”課堂教案2活動目標:

1,知道垃圾及其成因,知道各種垃圾桶。

2.用畫實物和寫數字的方式記錄幼兒園和家庭壹周內產生的垃圾名稱和數量。

3.了解垃圾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產生保護環境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班級用垃圾統計表壹張,家庭用垃圾統計表若幹張。

活動流程:

1,觀看幼兒園的垃圾桶,初步了解垃圾及其成因。

老師問:垃圾箱裏有什麽?什麽是垃圾?妳還在哪裏見過垃圾?垃圾從哪裏來?豐富詞匯:生活垃圾。

2.猜壹猜:我們壹天會制造多少垃圾?

老師提問:垃圾是我們人類在生活中制造的無用的廢物。猜猜我們壹天會制造多少垃圾?

3.統計:我們制造的垃圾。

出示垃圾統計表,老師會講解垃圾統計表的用法:用畫圖的方式在垃圾統計表中記錄妳在壹天的活動中制造的垃圾的名稱和數量。

4.活動延伸:統計家裏制造的垃圾。

邀請家長和孩子壹起設計家庭垃圾統計表,家長通過畫圖和寫數字的方式,幫助孩子記錄壹周內產生的垃圾名稱和數量。

“我們身邊的垃圾”課堂教案3目標:

1,通過遊戲和看視頻,感覺祖國真的很大,各地氣候都不壹樣。

2.感知詩歌的趣味,學會用圖標背誦詩歌。

準備:

壹張中國地圖。

流程:

1.展示中國地圖,引起孩子的興趣。

2.遇見天氣預報感知同壹天祖國不同地區氣溫氣候的差異。

(1)老師播放“天氣預報”視頻。

(2)問題:為什麽北方(如哈爾濱)和南方(如海口)氣候溫度不壹樣?

(3)總結:我們國家很大。南方和北方的氣候同時不同。北方寒冷,南方溫暖。

3.學習《我們的祖國真大》這首詩。

(1)欣賞老師背詩。

(2)問題:妳覺得詩歌有意思嗎?有什麽好玩的?

(3)幼兒回憶詩歌內容,教師將相關圖片逐壹放在地圖上相應位置,如雪花、花朵、滑雪、遊泳、幼兒吃西瓜等。

詩:我們的祖國真大。

我們的祖國真大。我們的祖國真大。

北方有董爺爺家,10月下大雪。

我們的祖國真大。

南方有個春姑娘的家,壹年四季鮮花盛開。

啊!偉大的祖國母親,

東南部和西北部的孩子,

與此同時,

有些人滑雪,有些人遊泳,

壹些人圍著爐子吃西瓜。

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我們的生日計劃

設計意圖:

生日是壹個讓每個孩子都興奮的話題。我在小班的時候,班裏很多小朋友每到生日都會帶著蛋糕來園裏,接受同齡人的祝福,分享給大家。升入中班後,七八月份(暑假期間)過生日的幾個小朋友提出,他們也想在幼兒園過生日。為了滿足他們的願望,我們在開學的七八月份給過生日的孩子集體過生日。對此,孩子們覺得很新鮮,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有壹個集體生日。於是,我們布置了壹個關於生日的墻面裝飾:“小熊生日”的背景,在旁邊畫了12個心形蛋糕,分別標著“65438+10月”到“65438+2月”。孩子們可以在他們生日的那個月把他們自己的照片放在蛋糕上。

如何過壹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不同月份慶祝集體生日的合適方式是什麽?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組織了這次綜合活動。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特點和已有經驗,我們在活動中設計了四個環環相扣的環節:

第壹部分,老師通過觀看不同方式慶祝生日的視頻片段,讓孩子自然進入活動情境,充分調動孩子已有的經驗,讓他們看壹看,說壹說。這不僅激發了孩子們集體過生日的願望,也為下面制定生日計劃做了鋪墊。

第二部分,在問完“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慶祝集體生日”這個問題後,老師並沒有急著讓孩子說出來,而是引導孩子大膽想象,通過繪畫來制定計劃,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每個孩子都有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的空間,滿足探究性學習的需要。

第三環節,幼兒展示並介紹自己的計劃,教師引導幼兒整理自己零星的經歷和想法,形成幾種典型的集體過生日的方式。這樣既能提高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強自信心,又能提高分類歸納能力。

第四個環節是完善方案。老師引導孩子討論,積極闡述自己對不同月份出生的人如何慶祝集體生日的看法,最終達成壹致。這樣既能豐富孩子的經歷,又能賦予活動更多的社會意義。

目標:

1.大膽構思,制定集體生日的計劃。

2.敢於說出妳的計劃,在討論中表達妳的觀點。

3.感受自己制定計劃的樂趣。

準備:

1.孩子有過生日的經歷,從親戚朋友那裏了解過各種過生日的方式。

2.小班個別孩子生日,中班初七八月份出生的孩子集體生日的視頻剪輯。

3.16K白皮書,勾線筆壹份。

流程:

先比較壹下小班個別孩子生日和中班集體生日的區別。

1.看小班個別孩子過生日的視頻剪輯。

老師:誰在慶祝他的生日?在哪裏慶祝妳的生日?他是怎麽過生日的?點燃蠟燭,吹滅蠟燭,許個願,邀請孩子們吃蛋糕。)

2.看幾個孩子在中班初集體過生日的視頻片段。

老師:哪些孩子在過生日?在哪裏慶祝妳的生日?他們是怎麽壹起過生日的?

老師:妳對集體過生日的孩子們有什麽感受?

3.告訴我兩種生日方式的區別。

老師:這兩種慶祝生日的方式有什麽區別?(小班,每個孩子單獨過生日,中班,同月出生的孩子壹起過生日。)

第二,制定生日計劃

1.老師鼓勵孩子們思考集體過生日的不同方式。

老師:這次這幾個孩子在班裏過集體生日,其次是9月,10個月...每個月,孩子們都會過集體生日。請想壹想妳還能在哪裏慶祝妳的生日。還有哪些方式可以過生日?想好了就在紙上畫出來。

2.孩子們已經獨立制定了集體生活計劃。

老師提醒孩子們用簡筆畫或圖標畫壹個計劃。)

第三,展示交換計劃

1.在黑板上展示每個孩子的計劃。

2.請孩子們介紹他們的計劃。

老師:妳們想怎麽慶祝集體生日?請大家介紹壹下!

年輕:我在我的好朋友家/麥當勞/肯德基/邀請我的父母去幼兒園舉行化裝舞會/去公園/去海邊/以我的方式工作/舉行爬山比賽/幫助我的弟弟妹妹做壹些事情/晚上放煙花...

3.引導孩子對計劃進行分類。

老師:妳制定了這麽多計劃,非常好!有些大致相同。妳能把它們分類嗎?

(幼兒討論總結幾種方式,如去公園、去海邊、回郊區。)

第四,完善計劃

1.討論不同月份的計劃。

老師:接下來,孩子們每個月都要過集體生日。請想壹想,這些計劃適合哪個月?

2.總結:九月,我們成為了中產階級的兄弟姐妹。我們可以通過幫助我們的小班兄弟姐妹來慶祝我們的生日,或者邀請我們的小班兄弟姐妹來參加我們的集體生日。6月5438+10月國慶,可以通過組織焰火晚會的方式,邀請家長壹起慶祝集體生日。6月去秋遊11,郊區集體過生日;65438年2月迎新年,用化裝舞會慶祝集體生日...

擴展活動:

鼓勵孩子為下個月的集體生日做好壹切準備。

評論:

生日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之壹,我園的課程中也有相關的主題活動,比如“生日火車”。如何讓生日活動更有意義?這次活動是老師們的壹次探索性嘗試。

問題是兒童探究學習的邏輯起點。由孩子的生活經歷和興趣產生的問題,孩子更熟悉,也能保持孩子的探究興趣。在這次活動中,老師拋出的“還有哪些方式可以慶祝集體生日”這個問題,是基於孩子的生活經驗和對集體生日的思考興趣,有利於孩子的探究性學習。探究學習的本質體現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在活動中,老師讓孩子們通過繪畫來制定自己的生日計劃。這種看似簡單的做法,實質上給了孩子冷靜思考、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的時間,讓他們成為真正意義上學習的主人。在這次活動中,老師們也非常重視孩子之間的表達和分享,經常在孩子講述和討論後和他們壹起總結,總結出壹些典型的集體過生日的方式,既幫助孩子提高了體驗,也鼓勵了同齡人之間的相互學習。

這是壹個可以不斷深化的活動,比如以後每個月如何準備集體生日,如何過壹個有意義的集體生日。相信通過這項活動的深入開展,孩子們對生日的體驗會越來越深刻,他們的社會性也會得到進壹步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