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這套書很難找到:
首先,由於讀者群狹窄,戲劇和詩歌書籍的印數相對較少。例如,僅印刷了3000冊(霍普特曼的)戲劇和2600冊《德國詩選》。
二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會上的閱讀氛圍比較淡薄,導致壹些名著的印數很少。比如《特裏斯坦和伊澤爾》只印了2550冊,《法蘭西小說選》只印了4000冊。
第三種是我稱之為“通俗名著”的壹類書。這些書大家都知道,都懂,導致損失更大,大多數人都願意把它們留在手裏,不扔出去。雖然這類書印刷量很大,但也很難找到;即使獲得了外觀,也往往不好。《簡愛》《復活》都屬於這壹類。
外國文學名著叢書自出版以來,受到了廣大外國文學愛好者的關註和喜愛,壹直為人們所關註。很多愛書人追求了近30年,每次得到的東西都是莫名的開心;聽說有新品種了,就互相說了。究其原因:
壹是因為這套書選得好。可以說代表了當時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最高水平。雖然從現在來看,項目的選擇有壹定的歷史局限性,但就學科而言,其權威地位難以撼動。
第二,翻譯很優秀。老中青三代最優秀的外國文學翻譯家齊聚壹堂,蔚為大觀。既有舊譯新改,也有新復譯和國內初版翻譯。無論哪種情況,都堪稱當時最高水平的翻譯。
三是翻譯順序的權威性。這本書的壹個突出特點就是每本書的正文前都有譯者的序言。這篇為譯者或為其他學者寫的序言,不僅介紹了作者的創作概況,還對該書作了全面的評價。這對讀者認識作者,理解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是裝訂精美。簡單大方的網格蓋和簡單的整體擺放風格彰顯高品味。平裝本賞心悅目,精裝本更是彌足珍貴。說到裝幀,就不能不提到插圖。這套書的許多品種都配有精美的銅版紙原版插圖。插圖大多是著名畫家的經典之作,完美體現了原作的精髓。插圖很少集中在書前,大多穿插在正文中,圖文並茂。可以想象,看完精彩的地方,壹幅插畫躍入妳的眼簾,不僅讓人有片刻的休息,也讓人在看圖的過程中對原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這是多麽令人愉快的事情啊!遺憾的是,這套書並沒有完全做到這壹點。有些書再版沒有插圖,後來很多品種取消了插圖。
關於這套書有幾個有趣的統計數據:
這套書最大的印數是《十日談》(選編),印了55萬冊;最小的印刷量是《古羅馬精選劇本》,僅印刷了1070冊。
在這套書中,《綠色的亨利》出版間隔最長,印數差異最大。第壹卷出版於1980,印數200000冊,下卷再版於1983,印數7800冊。下壹卷出版於1983,僅印了34800冊。古典網格版最早出版於《薩貢達羅》和《歐裏庇得斯的兩個悲劇》,出版於1956年9月。文革後,最早出版新格子版的是Oblomov,出版於1979年7月。文革後這套書開始出版的時候,由於紙張短缺,有的書是報紙書,書頁厚,書本臃腫,容易變形。至今多為黃脆,極難保存。
大家公認的目錄版和初版的最後壹個數字是指第n版和第n版印刷。許多種類的網格最初是從其他版本重新繪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