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為什麽我們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而忽略了非小說閱讀的重要性?

為什麽我們強調孩子的全面發展,而忽略了非小說閱讀的重要性?

作者:徐旭峰

大家好!作為小朵《青春》的忠實粉絲,很高興有機會和大家分享我對非小說類書籍的理解。希望對妳選擇、購買、引導孩子閱讀非小說類書籍有參考價值。

我先簡單介紹壹下自己。從認知科學的角度來看,當妳在看書或聽講座時,妳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寫書和講課的人的背景。因為每個人都是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圖式來理解和解讀世界的。所以,雖然大家都覺得要盡量做到客觀理性,但肯定有自己的喜好和局限。我先在這裏介紹壹下我自己,然後我希望大家能看到我在這裏的局限和我在這裏擅長的領域。

我的正式職業是在公益機構推廣兒童閱讀,但我首先是壹個帶孩子做親子閱讀十幾年的媽媽。同時,我在歐洲呆了幾年,經歷了歐洲的小學教育,這時候給兒子當了壹名普教老師。所以,首先我對中西方的孩子成長和教育有了更感性的體驗。

除了做與兒童閱讀相關的事情,在此之前我在時尚界做了十年的經濟分析和顧問。我的專業其實是服裝設計與管理工程,比較傾向於理性和邏輯,但是我所在的行業講究創意。這是我的兩個明顯特點。

那妳也可以理解,我不是老師,我不是教育出身,我不是學兒童文學的。其實我是站在中立而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閱讀,也是站在兒童發展的角度來看待兒童閱讀,而不是站在學校教學的角度。

在我看來,這個數字遠遠不夠。這件事也引起我詳細說說我對非小說類書籍的理解。

團裏大部分人應該都有孩子了,那麽妳還記得妳的孩子是從幾歲開始有意識地觀察和探索世界的嗎?比如開始問為什麽,開始質疑世界,開始動這動那,開始搗亂...

十幾年前,我在逛新浪論壇的時候,看到壹位父親說,有壹天他三歲的孩子整個下午都在不停地推門關門,然後推開又關上,重復著這個過程。父親也很有耐心。他在那裏觀察了很長時間,然後他想知道這個孩子在那裏做什麽。他在做什麽?他是在問陰影面積嗎?

其實父親最後發現,孩子真的是在觀察陰影的大小和門開多少度的關系。他推了又推,看了又看。

因為經常和壹些家長混在壹起,經常看到壹些很有意思的問題。下面我收集了壹些問題,妳可以看看,想想這些問題是什麽樣的人提出來的。

第壹個問題是美國學者薛永在壹篇文章中提到的,說他女兒可能在她三歲的時候給她講了壹些關於上帝的事情,然後她女兒就問了這個問題。

大家應該知道,第二個問題是魯迅先生在三潭映月讀書的時候問他先生的。結果當然是被訓斥了。

第三個問題,我兒子六歲的時候,我們剛從中國到瑞士壹個星期。有壹天我在做飯的時候,他問了我這個問題。

第四個問題很深很深刻。這個問題的提問者應該有壹定的物理學知識。妳能猜出這是誰嗎?

其實這是有壹年上海靜安區幼兒園大班壹個六歲小孩提出來的。我當時被這個問題嚇了壹跳。她媽媽給她聽過壹些物理故事,給她讀過壹些書,所以能問出這樣的問題。這個問題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問題,有些甚至是非常偉大的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是在研究室提出來的嗎?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思考嗎?

壹個都沒有。這些問題都是在孩子自然認識世界的過程中產生的。是他們之前有的壹些概念和知識,在無法解釋現在觀察到的現象時產生了懷疑。

了解了孩子成長發展的過程後,我們知道孩子壹直在努力認識和理解這個世界。通過感官感知,即視覺、聽覺、痛覺、味覺等壹些直接感受。,加上壹些基於各種感覺對事物的整體認識,這壹般稱為感官知覺。

因為雖然我們把它分為感覺和感知,但是絕對不可能把它們分開。有了感覺,必然有感知,感知必然包含感覺。這些都是對世界的最初感受,對外界信息的壹些接受和反應。

當然,人類的其他心理過程還包括思維、記憶和想象。通過這些心理過程,人們感知這些知識,思考這個世界。所有這些過程實際上是同時完成的。

比如我們現在正在聽壹個講座。如果我很久沒說話了,大家肯定會覺得:視覺上,屏幕上沒有語音消息;或者聽者會覺得沒有聲音。

從妳剛才的記憶中,妳會知道剛才信息是連續播放的。為什麽現在沒有了?這時候妳可能會想“有什麽問題?”“是網絡故障嗎?”也許妳也會想象“哦,後臺(工作)的人是不是在著急解決問題?”如此多的心理過程是綜合發生的。

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感知周圍的世界,接受壹些外界的信息,然後進行加工,有壹些思維過程。

那麽人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探索世界的呢?也就是說,我剛才問妳的,比如我們自己的孩子什麽時候開始覺得他好像沒有壹點迷茫,開始探索世界,動這個,動那個,拉抽屜,嘗這個。有印象嗎?

我在上面放了兩張圖,壹張是新生兒的視力檢查,壹張是新生兒的聽力檢查。每個人都有經驗。在眼睛檢查時,孩子的眼睛會隨著燈光或彩球而移動。鈴聲壹響,孩子就會把頭轉向有聲音的壹側。其實這個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有明顯的想要了解世界的行為了。

因為那時候他們壹定在想,“這個亮亮的東西是什麽?它去哪兒了?”“這是什麽聲音?它去哪兒了?”

隨著孩子對世界的觀察越來越多,他們獲得的概念和事實也越來越多。

偶爾他們會發現壹些事物和壹些相關關系的異同,於是他會用這些發展出來的簡單而又樸素的推理能力來驗證自己的發現,然後得出結論,進壹步提出壹些未知的問題。

舉個例子,壹個孩子可能會發現,早上起來,媽媽穿上衣服,背上壹個包,然後他就開始哭,因為他知道媽媽要去上班了,要離開他了。也就是妳已經具備了壹定的邏輯和推理能力。

在我們身邊,還有壹種觀點認為,孩子在發呆,在迷茫。他的發展過程是從浪漫到準確,就是從來沒有那麽清晰迷茫,然後慢慢變得準確,所以壹開始不用給他們那麽準確的東西,多讀童話和兒歌就行了,長大了再看科普和知識。

還有壹種觀點認為,孩子,帶著萬物有靈的觀念,認為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多讀童話有助於增強想象力。這些觀點值得商榷。

其實我們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經歷了壹個從想象神話到相對客觀的過程,但是個體智能的發展會不會重復人類歷史的發展?

這種重復理論其實只是假設之壹,並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至於萬物有靈論,人類學家瑪格麗特?根據MacDow的研究,天真的孩子所畫的32000幅畫中,沒有擬人化動物、物質現象或無生命物體的案例。所以他認為萬物有靈可能只是文化因素造成的,而不是兒童早期認知發展的真實特征。

因為研究嬰兒的認知能力非常困難,所以相關的研究並不多。有些研究可能還存在爭議,但隨著相關研究的逐步深入,很多概念可能要重新考慮。

例如,由於兒童不會說話,不能參加相關的語言交流測試,研究人員設計了壹些視覺測試,來測試他們在不可能事件中停留的時間長度。研究的前提是,如果嬰兒對事物熟悉,對司空見慣的事物肯定會很快停止觀看,但對於壹些陌生的、新的、不合理的、新奇的事物,他們停留的時間會更長。在這樣的研究前提下,有研究人員發現,早在3、4個月的時候,嬰兒就可以開始理解物體需要支撐才能避免倒塌。這是書中的壹張圖片。我會發給妳看看。

很多研究證明,嬰幼兒在很小的時候就對世界有了壹些相對確定的認識,而不是處於混亂、迷茫的狀態。然後,隨著他們的成長,他們實際上對這個世界的觀察和思考越來越多。我發現了壹些這樣的圖片,妳可以看看。

這些都是孩子主動觀察世界的場景。我想父母應該很清楚,自己的孩子總是這樣。如果妳留心的話,妳會經常發現這壹點。當然,更多的是破壞、拆卸、打碎、散落的行為。

既然孩子很早就開始探索世界,為什麽我們不給他們提供各種包含世界萬物的百科全書呢?其實看我們以前的課本,我記得我兒子上學的時候,應該是三年級左右,科普書才入文。我覺得這已經非常非常晚了。

為什麽會這樣?我認為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們說我們對孩子的理解,我們對孩子的理解,我們對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能力、思維發展過程的理解不足,我們認為也許他要到八九歲才會認識這個世界。只有這樣,我們才需要向他提供相關材料。這是主要原因。

另壹個原因是我們過去的閱讀材料太少了。小時候能記得的大概就是《十萬個為什麽》《小靈通漫遊未來》之類的科幻作品。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們認為學習課本就夠了,不需要其他課外讀物,所以課外讀物很少,科普的,非虛構的,客觀事實的就更少了。

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語言文學課程強調的是欣賞性的文學閱讀、修辭、情感表達、體驗和意境審美,並沒有把閱讀看作是壹個集情感體驗、信息獲取、思維發展和反思評價於壹體的過程。所以語文閱讀材料的準備比較少,當然在閱讀活動中進行的教學活動也比較簡單。

其實現在有百科全書之類的,妳想要的,妳想到的,沒想到的都有。包括現在出版的科普書籍,有VR系統,通過掃描會有全息投影作為多媒體。

當然,我也認為,通過我今天的介紹,會有更多的人去讀這樣的書。妳會買,會看,因為妳懂。這就好比創新的傳播。壹個新的東西要有相關的人去傳播和分發,然後有人去采納,創新才能傳播。

我把上面ppt裏的書做了壹個簡單的分類:

第壹類是壹些基本概念的書籍,比如顏色、形狀、事物的基本名稱等。

第二類是原理概論之書;

第三類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書籍。因為這本書比較早,所以提出了壹些看似不可能的問題。例如,其中壹個問題是當地球突然停止轉動時會發生什麽。它提出了很多問題,促使妳思考,並演示如何提問。第四張圖也屬於這壹類。

下面壹類是動手實驗書,可以讓妳證明壹些東西;或者先預測再確認;或者解決這個問題。

下壹種書是某壹領域的歷史書。我以前其實不喜歡歷史書,因為我永遠記不住這個時間這個地點發生了什麽。

後來發現有些領域的歷史書真的很有幫助。因為它可以告訴妳這個領域在這期間發生了什麽,為什麽會這樣,經歷了什麽才走到今天這壹步,有哪些重復、錯誤和修正,這些我覺得都是很有價值的。

就像在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我了解了文字、印刷、閱讀、圖書館的歷史,對了解現狀很有幫助。尤其是出版史,讓我發現了孩子閱讀現狀的壹些問題。

許多家長對該領域的歷史非常感興趣。希望能給孩子推薦壹些。我所知道的,比如《科學的歷程》《威爾遜談偉大的科學家》等,還有壹系列《70萬年造壹張床》出殼也很不錯。

最後壹個是幾年後的課題,我很喜歡這種跨學科的知識。這個我以後再提。這在我年輕的時候是很好的。它會圍繞壹個主題從不同的方面提供壹些相關的信息,用有趣的插圖增加趣味性,非常好。

大約從2000年開始,國內圖書出版市場蓬勃發展,各種圖書不斷推出。我記得海飛主席說過,現在世界上最好的出版物都在中國出版。這真的是壹件很幸福的事。

有壹個三年級的孩子,非常喜歡歷史。他壹開始喜歡歷史是很偶然的。《植物大戰僵屍》裏有壹本關於歷史的書,他很喜歡。到了三年級的時候,他去書店買了各種版本的《三國演義》,有漫畫版,小學生版,古籍出版社的文言文版。他前前後後買了七八個版本,自己反復對比研究。

四年級學生徐是個小軍迷。自己的著作有《百年航模》、《狙擊炮與狙擊手》、《武器百科全書》、《十萬件武器之謎》、《世界無人機百科全書》、《著名戰爭人》、《生死場》、《南京大屠殺》、《美國海軍中國海軍未來發展》、《戰列艦》等。

還有壹個五年級的同學,錢,非常熱愛古建築。他最喜歡中國石窟和敦煌莫高窟。除了閱讀有關古建築的書籍,他還在假期參觀古建築和寺廟,臨摹壁畫和雕塑。

十歲的同學王是個小“經濟人”。他看《牛奶可樂經濟學》、《窮爸爸富爸爸》、《飯桌上的經濟學》等書。他從小學壹年級開始賣晚報,也摸索出了自己的營銷策略,就是掃店;二年級開始批發輥環,邀請同學免費玩,作為展示和推廣策略。

另壹個五年級學生趙特別喜歡史前神話和古籍。先後讀完《山海經》、《錢進方》、《本草綱目》、《三體》、《廣義相對論》等。讀完方和《本草綱目》後,他給父親喝了藥酒。

當然也有很多孩子看小說,寫漫畫,童話,小說,詩歌等等。這樣的例子很多,我就著重說壹下閱讀的例子,重點說壹下非小說類的作品,供大家參考。

從孩子對世界的全方位探索,我個人認為除了給孩子提供從生活中探索、認識、體驗、觀察的機會,還可以通過豐富的知識性讀物幫助孩子進壹步發展、擴大對世界的認識,督促孩子進壹步觀察和思考。下圖是我在北京青少年閱讀世界做調研的時候,偶然遇到密雲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在那裏做免費閱讀。

我發現大約80%的孩子正在閱讀有趣的科普書籍。從滿足孩子探索世界欲望的角度出發,我覺得不應該忽視他們的興趣,而應該給他們提供更多的信息來源。前面說的例子,魯迅先生小時候問他先生:“真奇怪!這蟲子怎麽了”,被老公狠狠訓斥了壹頓。如果了解孩子的發展過程,我想這種事情應該不會再發生了。

其實我們通常說的“360行最好”,現在的職業中應該也有360行,但是這360行中有多少是需要高超文字功底的行業呢?當然,我們說寫作和寫作技巧,基本都是工作中需要的。但是,沒有那麽多行業需要特別高超的強調文學性和特殊構思的工作能力。

如果說我們的日常閱讀和學校閱讀過於強調這種文學閱讀的欣賞和鑒賞,我覺得太局限了!既然孩子有多種興趣,將來可能從事不同領域的工作,為什麽我們不能在這個時期為他們提供符合他們興趣和需求的多學科非小說類讀物呢?

另外,我認為孩子在向未來工作領域發展的過程中,有必要在壹個專門的知識體系中逐步建立正確的概念和理論體系。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布魯納認為,我們所學習的壹切知識,都是前人為了認識世界而創造的壹些假設的知識模型。

這是《爸爸去哪兒》中的壹段話。他們在臺灣省的時候,有人說臺灣省有檳榔。然後小朋友問,“冰原狼”是“非常冰原狼”?當時因為是從發音方面來講,壹個是植物專有名詞——“檳榔”和日常接觸中“冰”“郎”“郎”“冰”“狼”的發音。

從這裏可以看出專門概念體系和日常概念體系的區別。當然這是壹個很簡單的例子。對於未來想深入學科前沿的人來說,比如要掌握的概念和理論體系就沒那麽簡單,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掌握。

如果孩子們對許多不同的領域感興趣,那麽我認為應該給他們機會,讓他們盡快了解這個領域越來越多的知識。總的來說,妳知道的越多,妳對這個領域的了解就會越多,妳就會發現更多的問題,所以將來有可能有更多的發現和創新。

我們可以再舉壹個例子。很多人會說《讀書》雜誌上的每個字我都認識,只是不知道上面寫的什麽,因為《讀書》上發表的文章可能涉及文學批評、哲學等特殊領域,所以這種特殊的體系,壹般人對這些特殊的概念不是很了解。這就是領域中壹般概念和專門概念的區別。

比如“白馬非馬”這四個字,可能高壹高二的孩子都能認出來,但要真正理解這四個字背後的中國哲學和中國的邏輯推理理論,可能就沒那麽容易了。

在非小說閱讀材料中,其概念和理論體系要求真實客觀;這與小說書中的個人想象和重視個人感受和經歷大相徑庭。

事實上,我們在查閱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後發現,這部非虛構作品被定義為基於真實事實和信息的作品。筆者認為它們是客觀存在的。

這些作品的範圍包括壹些論文、新聞報道、回憶錄、日記、文件、科研報告、圖片、自傳、旅行指南、藍圖、技術文件、手冊、圖表等。涵蓋了從自然科學到地理經濟研究、歷史研究、社會觀察研究、戰爭、社會制度、政治制度、宗教、哲學、藝術等諸多專業領域。

當然,這是對壹個成年人的定義。對孩子來說,定義應該是用他們能理解的概念準備的閱讀材料。這些材料的壹個特點就是盡可能真實客觀,妳的論點是推斷性的,可驗證的。

我覺得這個對我們中國來說可能更重要。妳有證據證明妳的斷言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們的日常信息中培養這種相關思維也是非常重要的。

非小說類書籍最大的好處是,孩子讀完之後,學校裏的這些知識可能根本不是問題。

“登月艙”,壹個微信官方賬號,曾經發過壹篇文章,介紹壹個對化學感興趣的初中生。不僅初中化學課本看完了,高中和大學化學課本也看完了。然後他通過維基百科和谷歌追蹤到了這個領域的最前沿。他覺得結構化學很重要,還有很多沒解決的問題,所以決定初三做結構化學研究!

楊明勇老師也提供了壹些美國的數據。她說,美國也是最近才開始加強非小說類書籍的閱讀,但據我所知,應該比國內的推薦要早。

我們做了壹個調查,向紐約市政府詢問學校圖書館管理系統中虛構和非虛構讀物的比例。他們的要求是3: 7。很多圖書館員覺得這個比例不合理,會把虛構與非虛構圖書的比例調整為5:5;然而,小說和非小說讀物之間3:7的比例是非常令人震驚的。

還有壹些資料顯示,美國中學生建議其閱讀類別的比例為:文學2:知識2:說服2;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有壹項服務。它準備了壹個50卷的圖書包,向全國各地的圖書館提供借閱服務。圖書包中內容類別比例為:知識類6:傳奇1:繪本小說創作1:外國文獻2。如妳所見,這些非小說類書籍的比例非常高。

很多家長都問過我,孩子看非小說類書籍需要像大人壹樣做筆記或者思維導圖嗎?這取決於孩子的年齡。太小的孩子不用每次都做。他們可以選擇壹些書,比如讀五本書,做兩本,也就是選擇壹小部分做精讀,掌握這個方法,訓練這個思維,其他的可以做自由閱讀。

那麽,如何精讀這壹小部分書呢?

歐美有個表格,分三欄。第壹欄是: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想知道什麽,我的問題是什麽;中間壹欄是:看完之後,我知道了什麽,收獲了什麽知識;第三欄是:我還想知道什麽或者我的問題是什麽,妳可以填在這壹欄。如果妳想嘗試壹下,可以用這種方式,就是看書前,看書中,看書後,可以把書整理出來。

總的來說,我認為大部分閱讀應該保持壹定量的精讀、深度閱讀或細讀,另外五分之三應該讓孩子自由閱讀,以擴大知識範圍或深度和領域,因為自由閱讀是沒有評價的,不管妳讀不讀,在閱讀過程中都是享受的。這種樂趣本身會讓孩子對所讀的東西有更好的接受,當然也會有壹部分用來督促他鍛煉思維,鍛煉身體。

我覺得最好是兩者結合成壹個比例平衡。

當然,這個五分之三的比例並不是絕對的。還需要結合具體年齡段來分析。比如,幼兒正在閱讀二三十頁以上的繪本。現階段很少有需要家長分析、思考、提問的情況。這時,孩子可以更自由地閱讀;但是到了大學,妳需要花很多時間在專業領域發展,所以精讀和深度閱讀的量需要更多。

其實在做壹些書籍的精讀訓練的時候,做其他閱讀的時候可能會自動使用這些思維方法。當然,這只是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妳可以這麽做。如果妳下定決心要掌握壹個自己不熟悉的領域的知識,那就必須掌握所有的知識點。建議做詳細的筆記和思維導圖。如果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閱讀,不建議孩子做太多的筆記或者心智地圖。

在做書目的時候,我們會考慮要把所有的類目都包括進去,比如生物、植物、化學、建築、交通,盡可能全部放進書目裏,但是我對我的孩子是這麽想的:人都是全天候的,妳不可能什麽都做。

所以,如果壹個孩子願意在壹個類別上多花點時間,我覺得他可以在這上面多花點時間。也許他會是這個領域非常深入的研究者,其他的就不必平衡了。有的孩子二戰學得很好,有的孩子物理學得很好。這是壹件非常好的事情。

當然,我這裏說的是,他們會多花壹點時間看自己感興趣的這些領域的書,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對其他任何學科都不感興趣,什麽都不用看。讓他們多接觸,感興趣就能多投入精力,不必刻意遵循比例結構。此外,壹些父母說他們的孩子沒有特別的興趣。這樣不好嗎?

其實不用擔心,因為我看到這位家長的孩子已經九歲了,他的年齡正處於廣泛認識世界的階段。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特別感興趣的領域。孩子如果沒有自己的特殊興趣,什麽都讀很正常。

從孩子自身對世界的認識和我們所能提供的閱讀材料的種類來看,我想我們都有充分的理由給孩子提供這些包含世界萬物(知識或科普或非虛構)的多樣化的閱讀材料。

最後,我想引用壹句話作為我今天分享的結尾:探索事物的起源——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校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