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古詩詞故事

古詩詞故事

小時候讀古詩詞是孩子的學習語言,喜歡背誦,卻不想理解。中學時讀古詩詞,沈迷於詩情畫意中,遇到精妙動人的句子,常常被人贊美和吟誦。最近看了古詩詞,在領略詩意的同時,也忍不住偷窺壹下背後的故事。往往是壹個人,壹首小詩,伴隨著無數的想象,打發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增添了多少不必要的嘆息。可見詩的意義是無窮無盡的。

穿長袍的詩

上了戰場又冷又苦算睡覺嗎?

襯衫做出來誰知道落在哪裏?

刻意多加幾條線,感情更綿。

今生已過,願有來生?

開元年間,唐玄宗為了獎勵鎮守邊境的士兵,下令宮女們大量制作棉衣禦寒。壹個宮女在做衣服的時候,寫了壹首詩,縫進了棉襖裏,表達了對愛情的希望。後來,得到這件襯衫的士兵發現了這首詩,並報告給總司令,總司令又扮演了唐玄宗。玄宗讓宮女們傳閱這首詩。壹個宮女自稱是自己寫的,知道自己違反了規定,願意死作為道歉。但預料玄宗慈悲為懷,降旨娶她,因為她嫁給了壹個有緣分的士兵,說:“何必等來世?這輩子我就嫁給妳。”

普通讀者為這壹歷史事實叫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個敢於追求理想,心思細膩的宮女,誰不祝福?誰不指望她有個好歸宿?然而,其實這樣的組合,幸福和悲劇往往持有相同的概率。

這首詩有四個句子,但其中三個是問號。除了壹針壹線,壹點點真實的期待,毫無疑問她對其他的壹切都感到別扭。邊防軍能在寒冷刺骨的夜裏安然入睡嗎?手工制作的衣服會穿在誰身上?這個人的外貌,性格,體型是怎樣的?這輩子都沒機會見面了。下輩子能不能和他結緣,他願意嗎?

然而,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宮女這個簡單的願望失敗了。她應該是萬萬沒想到得到衣服的人會泄露這首詩,從詩的最後壹句就能猜到。士兵拿到這首詩後居然報了。他是文盲,不能理解縫紉妹的苦心?是膽小嗎?妳想邀功嗎?總之不是宮女希望的結果。將軍舉報也無可厚非,因為至少這首詩不是寫給他的。作為臣子,他有忠於皇帝的義務。玄宗似乎是個偉人,順水推舟,壹副美談。

宮女剛剛過了極刑的邊緣,面對皇帝的婚事,心情如何?總之,情況和寫詩之初的願望很不壹樣。也許那首詩只是想表達壹種希望,也許他目前無法面對真正的緣分,但什麽都改變不了。或許,生不如死。也許,自由的鳥兒比宮墻的柳樹更幸運。

據我所知,開元仕女袍裏的詩詞只是抒發情懷,有所寄托。她不期望太多。心裏有壹張帥氣的臉,壹個高挑的身材,而不是落在壹個特定的人身上。這是年輕女性對男性天生的渴望和熱愛,即使她說“還剩下誰?”其實我問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那個數字了。我希望看到光明的壹面。她不指望這輩子能自由戀愛,因為現實是不可能的。面對皇帝的婚事,如果她有權拒絕,我想她會拒絕的。她之所以期待來世,是因為她向往自由的愛情組合,而不是那種草率而強硬的組合。

壹種相思,兩個“地方”的閑愁。

再也沒有香車,也沒有了峽道的痕跡。

梨花院溶月,柳絮塘幽幽風。

經過幾天的孤獨和受傷,有壹個禁止吸煙。

魚書寄處,水遠山長。

這首詩的作者是北宋太平宰相晏殊。晏殊曾嘲諷柳永的詩是“求饒”。自然,他的詩就像他說的那樣豐富。按照他的分析,念叨財富不是金玉其外,應該著眼於閑適的天氣。這首詩,即使是關於情感的,是壹首失戀詩,但也是優雅的。

顏姝曾經遇到過壹個女人,壹輛車,壹次散步,多麽匆忙,來不及細看,卻讓他壹見鐘情。可見,女人的美,就是遇見的美。愛和向往是天生的,沒有過去,沒有死別(世俗天氣),所以純粹完全靠想象。梨花院溶月,柳絮塘幽幽風。這麽美的風景妳怎麽壹個人?悲傷來襲,寒食時節,舉杯消愁,只因為思念她的人拿不下她,找不到她,沒有寄托,沒有著落,想送五顏六色的文具和尺子。妳從哪裏知道的?我能怎麽做呢?

只嘆顏姝所愛非人,卻是神仙。只是壹面會隱入茫茫山水,不知何去何從,留人關心,誰不是神仙?妳愛的人是超乎尋常的,這種情感自然不同於世俗的孩子。

平凡的生活,遇到刺激的女人,應該是普通人的經歷。當時我匆匆路過,想再看壹眼。我想知道伊拉克家庭在哪裏。畢竟我看著香塵遠去。從那以後,我經常走神,在夢裏遇見,期待著再次相見。可是,再遇見妳,妳卻無比幸福,認為這是緣分,而她卻不知道。也許再也找不到了,孤獨,傷酒,壹場單戀,會隨著時間消失。相思的苦惱,悲傷的無奈,都是那麽可愛。

巧的是,賀鑄寫的《玉案》這首詩,也是如此的優秀。我錄了下來,壹起欣賞,希望能讓我們想起那份單純的感情,解除過去的煩惱。

淩波沒有穿過池塘的路,但是他看著陳方走了。

誰是錦瑟歲,月橋花苑,窗關,只知春色。

飛雲,冉冉,無盡的春天,蠟筆,新話題,斷腸的句子。

有多少閑暇?宜川煙草,城中風,梅子黃雨。

古詩詞的故事

看了廣告說央視要播壹個節目叫《古詩詞》,估計不錯。讓我想起了壹些關於古詩詞的故事。

我說的古詩,是指壹般的古詩,不是特指19首古詩。直到金昌給我《古詩三百首》之前,我壹直以為古詩都是以前的詩,只是觀念變了,習慣沒變,以後就壹直這麽叫。畢竟應該有很多人跟我的觀念壹樣。

金昌還是很看得起我的,不過書真的很好,講解也很詳細。金昌還在“扉頁”上寫道“青山在壹起做愛,明月曾是兩個鄉。”不知道從哪裏來的,荒涼中有壹種熱鬧。每次想起來都激動不已。

其實如果把中小學學過的詩詞都記住的話,還真不少。但是,那時候都是機械的記憶,就算妳記得,也沒想過它們是什麽意思。所以在今天,它幾乎與詩歌隔絕,經常看到正在學習語言的孩子在那裏背誦詩歌。父母聽著很開心,總以為這是父母自己的娛樂!有多少孩子能記住?我總會偶爾想起某個情境下的壹些詩詞,可能不太適合那個環境,但重溫壹下還是覺得不錯的。比如西湖上,坐在遊船上,導遊載著“水光明媚”,湖光山色增色不少。後來導遊建議去寒山寺看看,壹路沒人去。不管是不是寺廟都壹樣。我很鄙視他們的無知,但是,的確,在我的腦海裏,只有壹句話,“姑蘇城外寒山寺”。也好不了多少。

最有意思的是,我經常用自己的方式誤解古詩,這也很有意思。我和大貓都很期待去泰山,這也是我們接下來的旅行計劃。我們想到“孔子登泰山,使世界變小”和“彩雲lave?我的胸懷灑脫,鳥兒在我緊張的眼前飛來飛去..”多好的頭腦啊!到了頂上,也要好好回味壹下。但後來聽老趙說,“杜甫的《望嶽》題目裏說得很清楚。看著嶽!沒上山,視角在山下!開頭幾句還說,泰山多麽雄偉壯觀啊!,蒼翠欲滴,橫跨齊、魯兩地明明在山腳下!好像都是詩人的想象,此刻覺得很有意思。

但是,把詩中的描寫和自己的情況匹配起來,本來就是這首詩流傳的原因。人們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它是更自然的。那時候,我對著小河和校園旁的草地感嘆“星星從空地上俯下,月亮從河裏跑上來”。在別人的魚塘邊,對著深不見底的水,還吟誦著“半畝方塘開,天高雲淡”。至於“出去笑,我們這壹代是蒿麽”“既然上天給了人才,就讓它就業吧!又紡了壹千銀子,都回來了!”是無窮無盡的。

知道現在什麽叫“年少輕狂”真的很有意思。

但是,有些事情是可以正確理解的。比如有壹句詩“天冷屋窮,柴門聞犬吠,人在雪中夜歸”。記得老師跟我說,對晚上回家的人的理解是有爭議的,是“家人”還是“客人”。我壹開始沒看懂,所以這首詩成了我非常難忘的壹首。現在每天雪後的傍晚,當我看著遠處的房子時,我就會想起這首詩。我想起小時候的家,有柴門,有犬吠,更接近詩中描述的家。不過,我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家人和客人都會想到家。

王昌齡《送柴奉宮闕》

流水連著武岡,送別不覺得疼。

妳和我壹路到青山淋雨,同在兩個地方的月亮之巔?

蘇軾《飲楚青湖後雨》兩首

水明艷陽,山空陰雨。

如果把西湖比作西湖,化淡妝和濃妝總是合適的。

張繼是楓橋附近的夜泊地

月亮落下了烏鴉,冷冷地啼叫著,睡在楓樹上,睡在江邊的漁巷裏。

蘇州城外城內孤獨的寒山寺,半夜響起的鐘聲傳到客船上。